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之球迷必有空。球迷者,所以爱队迷球忘我者。人皆生而球迷者,孰能无爱?爱而不迷球,其为废也,终不得矣。生乎吾前,其幸也固多乎吾,吾喜之贺之;生乎吾其幸也固厚乎吾,吾恭之羡之。我恭喜者,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论吏道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能不恐而畏乎?(《柳宗元集》)  相似文献   

3.
1.所谓“士”,许慎《说文解字》云:“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段玉裁注云:“士,事,叠韵,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为士。”可见,“士”为处事有才能者。所谓“知己者”,即是被士认为与己相知深者,对己礼遇厚者,亦即礼贤下士者。《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引侯赢语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何况知士乎?《吕氏春秋》卷十六《观世》篇记越石父语曰:“吾闻君子屈乎不己知者,而伸乎己知  相似文献   

4.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①,皆有职乎车②,而轼独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其为完车也③。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④。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⑤。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⑥。虽然.车仆马毙⑦。而患不及辙⑧。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⑨。  相似文献   

5.
辕马说     
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古之车,独辀①加横(木)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其登阤②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乎?  相似文献   

6.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懼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相似文献   

7.
晏子见景公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相似文献   

8.
在《庄子》一书中,不少篇章都涉及到理想人格问题,象《大宗师》中对“真人”的描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应帝王》又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而不份。”《逍遥游》所论述的也是同样的意思,但由于作者采用寓言的形式,故而形象性、通俗性以及可读性都更强一些。庄子认为,修养至高的人是不受任何限制和摆脱了一切束缚的人,所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只有精神得到彻底的逍遥,也就是达到绝对的自由,才是人格的最高境界。《逍遥游》就是庄子这种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原文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博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为  相似文献   

10.
【原文】 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可谓臣乎?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此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己死而为己亡,吾从而死之亡之,此其私匿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相似文献   

11.
原文: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如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注释:有初学难而后易者,有初学易而后难者,因其序则皆可使之易。(人有) 刚  相似文献   

12.
晋候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相似文献   

13.
惊弓之鸟     
异日者,更赢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赢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 “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赢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赢曰:“此孽也。”王曰: “先生何以知之?”对曰: “其飞徐而呜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来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相似文献   

14.
<正>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言意为,知人之人有外在的智根,而知己之人有内在的通悟。短短两句,便囊括出为人处世、治国安邦的法则。其于现代,仍有广泛的警醒作用。人非独立的个体,唯有在这个社交网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方能在社会上安营扎寨。因此,知人尤为重要。所谓知人,先得了解他人,知其优劣,进而推贤任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若能如此,可谓智者之为。  相似文献   

15.
超然台记     
原文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  相似文献   

16.
一昔吴起①出遇敌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摇②俟:等待。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摇②故人来,方与之食()③恐其自食其言也()摇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吴)起不食待之。B.故人来,方与之食。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  相似文献   

17.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疴偻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二而不坠.则失者镭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猶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驹.吾执坠.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  相似文献   

18.
青春(节选)     
块然一躯,渺乎微矣。于此广大悠久之宇宙,殆犹沧海之一粟耳。其得永享青春之幸福与否,当问宇宙自然之青春是否为无尽。如其有尽,纵有彭、聃之寿,甚且与宇宙齐,亦奚能许我以常享之福?如其无尽,吾人奋其悲壮之精神,以与无尽之宇宙竞进,又何不能之有?而宇宙之果否为无尽,当问宇宙之有无初终。宇宙果有初乎?曰:初乎无也。果有终乎?曰:终乎无也。初乎无者,等于无初;终乎无者,等于无终。无初无终,是于空间为无限,于时间为无  相似文献   

19.
古文今解     
【古文】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①,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相似文献   

20.
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