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难点。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特殊在什么地方?它与有丝分裂又有什么异同点?在复习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的安排顺序进行复习,即复习第一章时复习细胞的有丝分裂,到  相似文献   

2.
课题:减数分裂与孟德尔定律(复习)1.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同源染色体?何谓染色体组?(2)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学生讨论回答,师生共同点评。通过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重视后,启动多媒体,屏幕显示课堂练习:证明Cn0 C1n Cn2 …… Cnn-3 Cn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节包括:(1)什么是减数分裂?(2)精子是怎样形成的?(3)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其中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重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是本节的难点。由于本节知识基本概念多,理解难度大,需要前后花  相似文献   

4.
本节教学以制作模型—分析、修正模型—完善模型为线索,突破什么是减数分裂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5.
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导”如得法,则事半功倍.如何导?导什么?我的做法是这样:一、科学引入——指导看课题的引入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将要学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为什么要安排在这里学.且作学习技巧、方法的指导.如在减数分裂一节教学时,先让学生做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练习题,讲评时指出有性生殖是高等动植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两性生殖细胞时要经过减娄分裂.然后,指出减数分裂内容承前启后,前是有丝分裂后是遗传、变异,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下功夫学好.如何学,从练习中启发,同有丝分裂一样,把握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高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和减数分裂”一节的复习课上 ,一个学生突然发问 :“着丝点是什么 ?”虽然此前我已经引导学生从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直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而且反反复复地引导学生做了很多练习题 ,但是这个学生的发问却使我突然意识到 :在一部分学生的头脑里可能连最基本的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作为教师的我不得不反省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 :我是否帮助学生理解过“着丝点”这个概念呢 ?似乎没有正确解释过。因为我以为在前面的章节里 ,如“有丝分裂”一节中已经讲到了着…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模块二《遗传与进化》与以往旧人教版教材相比,最显著的差别是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提到了减数分裂之前,这也是与其他版本教材在顺序编排上的最大差异.这一顺序上的改变,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使许多教师尤其是教了多年旧人教版教材的教师倍感不适,他们的理由是:后讲减数分裂会使学生理解遗传定律的难度加大,教学效率降低.网络媒体上的争论也很激烈,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笔者所在地区,尽管新人教版教材已经使用了许多年,但至今依然有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调整,依旧先讲减数分裂再讲遗传定律.新人教版教材为什么要将遗传定律前置呢?这种顺序上的改变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8.
<正>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导言学生在学习完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以后会想知道:"遗传因子"即"基因"到底有没有物质基础?它到底是不是像孟德尔所描述的颗粒状?如果是,它又存在于细胞的什么位置?"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导言的问题正好契合学生的思维,把学生引向了更深的思考中。教师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带领学生进行减数分裂相关实验的分析、观察与推理,让学生认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需要经过染色体减半的减数分裂过程,精子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07,(6):58-58
<正> V567V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A.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此题答案我选B。 cdw987983 问题的关键在于:减数分裂算不算是细胞增殖。胡光减数分裂不是精原细胞的增殖。 V567V 减数分裂为什么不属于细胞增殖方式之一呢?  相似文献   

10.
本刊在1996年第二期刊登了“也说减数分裂”一文。文中说雄蜂是单倍体,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不进行减数分裂。我认为该提法不妥。应该说,雄蜂在配子形成时,进行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首先,雄蜂在形成配子时,包括一次染色体复制和两次细胞分裂,这符合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式。所不同的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只形成单极组捶体,从而使所有染色体移向一极,染色体是不分裂的,数目也就不减半(仍旧是16条),接着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只产生两个精子,每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其次,从结果看,二倍体细胞通过减数分…  相似文献   

11.
例1 下列各图中一定是减数分裂的是( ). 解析按常规思维可能选答案C或D,因为课本上把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的数量均以二位体为例加以表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实现了同源染色体的两两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依据呢?  相似文献   

12.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染色体数目能减半,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在减数分裂前期出现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所谓联会,是指各对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进行准确的配对、同源染色体为什么能准确配对?怎样才能有效率并准确无误地找到各自的同源染色体呢?这一直是遗传学家所困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国顺 《生物学教学》2008,33(12):63-63
1等位基因一定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的吗? 等位基因通常确实是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间期DNA复制时发生了差错导致基因突变,则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就会存在一对等位基因,这样的一对等位基因则是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过程中随着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分开的。  相似文献   

14.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也是学习遗传学和胚胎学知识的基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它是指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全一册第三章)。凡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都需发生减数分裂。而经过分裂之后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从原来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各地的模拟试题,有很多考查减数分裂的题目.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在遇到减数分裂过程中涉及异常配子产生的题目时,学生常常由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解题时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人在讲解过程中,紧扣减数分裂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通过以母图为依托,进行分析,发现就可以理清脉络,化难为易.现将讲解过程展示出来,愿与同行交流、切磋.  相似文献   

16.
儿时问过的许多“为什么”如今大都已经成了常识,其实现在所谓的“常识”有许多还是没有回答出来的“为什么”,尤其是那些关于我们自己神奇的身体的问题。什么时候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的存在?什么时候我第一次做梦?什么时候我第一次听?什么时候我第一次看?割下的头还能存活吗?人体能预测地震吗?是否有一天我们可以用机器人来代  相似文献   

17.
<正>减数分裂是遗传学的基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的,其上的基因也随之变化。减数分裂试题,尤其是异常减数分裂试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倍受高考命题组的青睐。那么,此类试题究竟该如何解答呢?例.(2022·湖北模拟)某种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AaBbDdXTY,其中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D、d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8.
<正>二次备课是教师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升素养的有效手段。那么,到底什么是二次备课?为什么要二次备课?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如何实施与保证二次备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以飨读者。一、什么是二次备课近些年来,在基础教育界,二次备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中小学把二次备课作为提升教育  相似文献   

19.
“全国现有多少人口?最近苏联移交给我国哪四个中苏合办公司?”“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务是什么?”“毛主席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的我们总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1 相关概念 1.1 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含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是针对有丝分裂而言的。对于减数分裂,一定要注意: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共同叫做“一次减数分裂”,经过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投有也不再进行连续的分裂。而且细胞周期概念中还有一个“周期性”的意思内涵:一个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又恢复到了初始状态(染色体解螺旋,条数不变,),然后马上进入下一个周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连续,已经失去了周期性。所以减数分裂不谈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