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首先就要知读书、会读书、爱读书,把读书作为教育生活的一部分。2007年,本刊曾登载一篇反映教师读书状况的文章,一位教育局老局长在谈及教师不读书、读书少的问题时颇为担忧。教师如果不想挤出时间读书、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又怎能培养学生好读书、乐读书的良好习惯呢?在我们到一些学校采访时了解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非常注意书香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籍对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生活中有不少的学生不喜欢读书,甚至谈书色变,把读书当成了一种负担;有的学生读书如蜻蜓点水一般不求甚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习惯呢?我的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程宝平 《中国德育》2007,2(6):52-53
作家布罗茨基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最近一次调查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这个数字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校长爱读书,教师就爱读书;教师爱读书,学生就爱读书;学生爱读书,就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可见,读书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王盛林 《老年教育》2011,(12):44-44
退休十多年来,每天总要读点东西。读书有味身忘老,老年正是读书时。读书,既是一种消遣,又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相似文献   

5.
感悟读书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读书不能改变人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另一位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的穴位和经络。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叶圣陶先生的话语更是掷地有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谦谦君子、彬彬有礼、琅琅书声,经常被用作校园文明的代名词。而中国人一年的平均读书量仅仅是0.7本,韩国人是7本,日本人是40本,俄国人每5个家庭一套《普希金全集》……读书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改变中国人的读书窘境,必须从校园开始,从校长、教师开始。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校园读书,整个社会才会读书。  相似文献   

7.
读书偶感     
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天不读书,就会有饥饿感、寒冷感、窒息感、憔悴感、孤独感。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经脉的良药。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读书     
读书是什么?先以为是一种乐趣,又以为是一种荣光,再以为是一种信仰,现在我更相信读书是一种命运,命运注定你离不开书,你肯定逃不过那个“惑”字。于是,读书的行为便发生。读书是心灵的探险,思想的放牧,读书是心灵的对话,读书让灵魂向着陌生之路慢慢走向成熟。古人说:“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设计师。”读书,可帮助我们设计人生。读书,可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书读得越多,我们离世界越近,我们的生活变得光明而有意义。每读一本书,我们就好像对生活开了一扇窗户,透进来的是新鲜空气。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秧,读书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2004年2005年之交的一天,中国教育报社打来电话,告诉我被推荐为《中国教育报》年度“读书人物”。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我算什么“读书人物”?我至多是一名“读书人”呀!好意难却。我按照报社的要求,写了“获奖感言”、“读书收获”,还准备了一张自己读书的照片,一并寄去。  相似文献   

10.
一、读书的定义 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读书推进运动”是日本文部科学省新近提出的一项旨在为儿童提供读书机会、帮助他们读书的运动,此项运动始于1999年8月,并经众、参两院审议通过,将2000年定为“儿童读书年”,此后,一些积极促进儿童读书的措施次第展开。2001年12月,公布《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确定了儿童读书活  相似文献   

12.
你为谁读书?     
上初二的儿子刚学完一篇《为中华崛起读书》的课文,教师依葫芦画瓢,要求同学们也写一篇《我为XX读书》的作文。儿子告诉我,班里同学的读书观五花八门:有写为家长读书者,有写为将来找个漂亮女孩读书者,有为考大学读书者……儿子写的是《我为生存而读书》。我认可了儿子的读书观,也未贬低他的同学那些并不“高尚”的读书观。作文者,实话实说也,何必“低俗”时却伪装“崇高”?几天后,儿子大呼上当,说老爸的话不可轻信,原因是凡庸俗的读书观,不论行文如何入情入理,一律给了不及格。教师要求大家写成“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  相似文献   

13.
藏书是一件乐事,读书更是一件乐事。“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陈继儒)书籍中别有天地日月。少年时代,要为升学读书;青年时代,要为职业读书;行有余暇,可以为兴趣而读书;学有所成,可以为研究和写作而读书;年老赋闲,又可以为消闲而读书。我几十年浅薄的读书生涯,大抵经历过上述几个读书阶段。“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黄庭坚)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最可靠的老师和朋友,书是智慧的结晶,文明的向导。“书可医愚”,终生有书相伴,生命会变得格外充盈和圆满。细想一下,在我个人的生命史册中,书的分量…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读书之道影响深远。本文就其读书目的,读书方法,读书人自身的素质,读书与劳动、环境、及休息娱乐的关系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古语新讲(下)●戴海做人与读书做人的脚跟全在读书。———《沈氏家训》几乎每一本《家训》,都劝勉子孙崇尚读书。沈氏的这一训示,好在把读书与做人联系起来,强调做人要站稳脚跟。脚跟站在哪里呢?他说“全在读书”。此说未能重视实践的方面,然而,读书对于做人的确...  相似文献   

16.
《朱子读书法》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学家朱熹谈读书方法的著作,他一生酷爱读书,对如何读书有深刻的切身体会,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对如何读书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还总结出一套读书的方法。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读书方法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相似文献   

17.
读书,曾经沧海   “读书月”,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学校举办的一项活动,它更多的是让我们去感受大学校园里应有的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18.
1.读书学习促知识完善 读书活动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途径,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对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具有突出的作用。读书活动一般采取学校或教研组组织进行.为了使读书活动更有质量便于交流,学校应定期举行读书体会报告会,交流读书心得。使其便成为老师积淀化内涵的一方沃土。学校对读书的要求应是“有所选择,宁精毋多,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自学为主,并定期写出联系实际的心得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书籍这东西,除了行远和贻后,免除遗忘,更没有别的用处。学生要读书,就因为要晓得已往的种种事物,来做自己经验的材料。现在学校里——较好的——有一种弊病,就是学生在校里,只知道读书,仿佛说“读书者,读书也”。  相似文献   

20.
赵顺绪 《新疆教育》2013,(3):166-166
读书厚度成就人生的高度。众所周知,以读书学习为人生伴侣的毛泽东,之所以能从韶山冲一农家子弟成为中国革命领袖,他对读书的执着和热爱是一个重要原因。读书是提升个人品质、创造工作业绩的“催化剂”,更是与教育工作息息相关的一项活动。在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的坚强脊梁,需要崇高的师德去支撑;教师的职业品质,更需要读书来提升。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有义务把书读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