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无疑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不了农村文化建设.而农村文化建设根本在树人,在造就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工、新型企业家和基层干部.必须用和谐文化来凝聚广大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应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实践的切入点,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所要探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需要,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村镇的有效途径.本文选择六安市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调查方法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它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为己任,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本文阐述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改善和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对策,以期对正在我国各地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农民群众文化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农民群众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制约因素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薄弱、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传统封建思想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等,受此影响,农村相当一部分思想文化阵地被非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占领。必须通过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是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呼唤思想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时期农民群众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现就如何培育新农民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广大农民.因此,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理论素养、道德品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其在新农村中建设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蓖大任务,要求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繁荣,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其主体为广大的农民群众,其索质高低或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因而,应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有文化、懂科学、会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而农村成人教育又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途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农村成人教育,改变并完善目前成人教育的现状,加大教育投资,加强建设师资队伍,为实现农村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要途径.嘉禾县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但还存在部分领导不够重视,经费和人才缺乏等问题.加强嘉禾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应该采取发挥政府职能、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管理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应做到:有形与无形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社会支持与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