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书痴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自报家门说他是L,因为在书店里见了我写的书《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想带一本与我那书所写主题有关的。“有趣的书”来给我看。我想与他素味平生,不知道他是何等样人,一时不敢请他到寒舍来,就推说过些时候吧。  相似文献   

2.
蒲克 《今传媒》2006,(8):32-33
我这辈子有幸与“书”结缘。先是读书,然后是教书、写书、编书、管书和审书。忙忙碌碌数十载,始终是和书交朋友。“挑灯夜读书作伴,人生冷暖吾自知。”有人说我是书痴,虽有几分偏颇,但我确实喜欢,我喜欢拥有书,失去了书,就无异于失去了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人生活在现实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老毛一回宣传科,就给了我“见面礼”,是几本“搞新闻”的书。我打心眼里感激:这老毛真够意思。老毛大名毛世芳。老毛是我对他的特称,这样我感觉亲切。当初,我在基层某部当炊事员时,经常喜欢写写画画投投稿,却是屡投不中。后来,有人帮我引见大名屡见报端的新闻干事毛世芳。一见面,我就拿出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精神文明的窗口在哪里?有人说是门前设置的琳琅满目的书窗,有人说书店里摆放的色彩斑斓的专营书框。我却认为,出版社精神文明的窗口是那一进出版社大门就得打交道的,不起眼的、小小的传达室。守传达的人接待态度如何,办事效率如何,直接影响出版社的形象。 1994年6月我到南京江苏少儿出版社访友,天气闷热,向传达室同志说明来意后,他笑着把我让进室内。接着就是让坐、倒茶、递过一把大大扇子。传达室的同志说,离下午上班的时间还有40分钟,您先休息一下。说着,还递过一张报纸让我消遣。这件事使我深受感动,有温暖如家的感觉。这是一个精神文明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报上登出了张景然要出版《点校赵忠祥(岁月随想)》一书的消息。消息称赵忠祥说,该书“若真成书我可能对簿公堂”,“现在每个人都应该认认真真地作好自己的工作,而作为公众人物的自己不应该用太多的时间在这件事上,而希望能把工作干得更出色”(《无锡广播电视报》)。一位老教授很关心这件事,他问我:“你怎么看这个事?赵忠祥为自己书里的错字对簿公堂,他怎么说呢?”我看他的疑问有道理。书里的错字多,而且不是出于盗版,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不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有一个炒得很火的话题,就是纸书还能存在吗,还能存活多久?有人说,纸书必死,连什么时候死都给出了准确的时间:2018年。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他是怎么推断出来的,总觉得这么说的人故弄玄虚。当然,也有人站出来强烈反对,说纸书怎么能死呢?纸书死了,到哪儿去闻书香?好像纸书不是为了读的,  相似文献   

7.
淮南书局在江苏扬州,因而也有人称它为扬州书局。叶德辉讲:“迨乎中兴,曾文正先于江宁设金陵书局,于扬州设淮南书局。同时杭州、江苏、武昌继之”。曾国藩虽首先倡刻书,但金陵书局都不是在他手上成立的。有人说淮南书局是两淮盐运使方浚颐创办,从时间上看比较合理,经费上也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最爱看书,尤其爱躺着看,有时边吃饭边看,有时上厕所也带本书进去。读书是他最大乐趣,成了他的嗜好……毛泽东跟书籍真是形影不离。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的休息室里……都放着书。他外出时,首先考虑的是要带些什么书,他经常是亲自拉个书单,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便会根据书单所列,把书带上。在火车上,在轮船上,在飞机上,毛泽东也不会间断他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9.
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 赵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当文学慢慢沦为大众文化盛宴的点缀,当纸质阅读渐渐成为一种古典的怀旧,我不得不由衷地敬佩那些对书籍对阅读对文学还念念不忘的人,比如赵勇教授,以及他的这本《书里书外的流年碎影》。  相似文献   

10.
一说到节目主持人这行当,人们都挺羡慕的.是啊,荧屏上西装革履,话筒前侃侃而谈,真带劲!可谁知道主持人台下的那份忙活劲儿呢! 我是由记者转为主持人的,采访、写作、录音、主持、学习……常常是忙得没日没夜。要说这些年图个啥呀?不瞒您说,就图的有人管我叫“山民的儿子”。这个称呼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正儿八经地上了书的。 1988年底,我背着录音机在我们河南最高也最穷的深山沟里采访,天上下着雨,手里拿根棍,夜里就住在粮食仓库。炕头上我和老乡一边烤着火,一边聊着天,深山老林里转了一个星期,做了一个节目叫《独居户见闻录》,向人们介绍那些散居在一个个山头上的乡亲们的生活变化。没想到节目获得全国特等奖,和我素不相识的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韩泽听了节目后掉了泪,写了文章印成了书,题目就叫《<独居户>的魅力》,其中有一段写道:“感谢陈明,他的行文,他的播音,他同山里人说话时的言语举止,也都那么质  相似文献   

11.
王蒙 《图书馆杂志》2005,24(10):81-88
我今天讲的内容是关于读书的事情,读书并不能算是我的长项。因为,和一些学界的大师们相比,我读书的数量既少,记忆的也有限。比如,我们知道有些大师的佳话,他可以指着图书馆的一个书架子说:“这个架子上的书,我已经全部读过了,甚至于我已经全部背下来了。”于是,就有人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翻开至第232页,他果真能把此页上的内容给背出来。当然,这种人也不多,但确实是有。还有的人精通好几国语言,在国际会议上别人谈论到某书,  相似文献   

12.
同道俞晓群     
在电话里,聆其声,听其调,你会觉得,此人不会是一个太热情的人。我说,我迟早要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物杂写,他照样是不冷不热。他赠送过他写的个人著作《数术探秘》,书却我不大懂。一次刘杲同志跟我说,俞也送了一本这样的书给他,他也说他看不懂,好像一本天书。刘杲同志,在出版界何许人也,能经他提起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孬种。于是,这样一个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人,长时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和一团悬念,我有了进一步观察和探究的兴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不记得与他是什么时候相识的。相识何必论迟早,反正都在出版界内做事,都有志于出版事业,是彼此都知道各自的名姓的。只记得最初的印象,很深的有这样两件。他从关外出差到了北京。从我们共同的朋友处,他知道我也要从长江边去那个地方。当我到达北京车站时他将到了机场,两人要错肩而过。为了和一个不曾谋面的朋友见上  相似文献   

13.
类别:采访艺术编号—一两翼采访有人问“记者型”作家叶永烈:“您的作品获得成功,受益于哪些因素呢?”他回答说:受益于主干和两翼。我的主干是采访,两翼是档案馆和图书馆。张春桥化名“狄克”给鲁迅写信那件事,我是在上海图书馆里查阅到的。一本1936年出版的书中,提到“秋克”就是张春桥。这本极其珍贵的书,当时只印了1000册,非常幸运的是,上海图书馆里珍藏了一本。又比如文革期间,马思聪从大陆逃往香港后,在海内外引起极大的震动。马思聪是怎样走的?乘什么车?多少次?连他本人都记不清楚了。所幸的是当时公安部成立了专案组…  相似文献   

14.
说经典阅读     
说起读古书,我们会想起鲁迅。 鲁迅说过逆耳的话,那是忠言。有人说,他自己读了很多古书,却反对读古书;不让别人读,自个儿躲起来悄悄读。我读过鲁迅的书,他的想法没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喻建章 《出版史料》2007,(4):112-115
我第一次见到边春光同志,是在1964年1月参加全国农村读物出版工作会议上。当时他是中国青年出版社总编辑,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在会上他作了如何抓好重点书的典型经验发言。他的发言很有分量,也讲的很有气势,他说要运用毛主席战略思想对重点出版物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编辑出版工作要围绕重点书全力推出,对其他出版物要能起带动作用。他的发言印成了书面材料,我带回来作了传达并留有较深印象,内心里赞赏他是一位出色的出版内行领导。  相似文献   

16.
提名理由他一直坚守在书业里,开人文书店。但不同于一般的开书店者,书店是他的外在寄托,出版才是他的内在精神。他始终带着问题意识,希望所出的书能契合当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重大问题。但与此同时,他不因一己的思想立场而有所偏废,而是海纳百川。严搏非并不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你了解我是什么人吗?""你知道我们今年做了什么吗?""你们确定提名我吗?"……刚刚在季风书园茶室里坐定,几乎没有寒暄,严搏  相似文献   

17.
编辑人才与经济出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社会上或出版界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经济七好售,经济类出版社日子好过。我们且不说这种评价可以挤出几许水分,就算有六、七分事实,可这种局面会是长久的吗?中国的经济政策和高速度发展的经济建设,无疑给经济图书提供了市场。改革开放前很少有人看过经济书,那时全国一年只出百十米种经济图书,多数的经济图书又是一般人无法看懂的。有位六十来岁的读者曾对我说,他上中学和大学时印象里就是一种《政治经济学》。90年代以后呼就有天壤之别了,九年中的印数是六亿四千万册,保守地说,接触过经济书的读者可能上亿。这的确是世界上罕…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客寓北京,两位来自遥远北国的年轻人敲开了我的房门。他们作了自我介绍,其中一位叫王俊,他说他正在编一本书,是献给他母亲的,希望我能在书前写几句话,代他表述对母亲的这番心意。这事我听起来有点奇怪,忙问编的是什么书,他说是当代文化人的一些手迹。我问,这是他母亲所爱好的吗?他说他母亲没上过一天学,却一直支持他做这件事。我问他自己的文化程度,他说很低,只有中学。这几句问答把我深深感动了。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小时候家乡已经很少有人识字,但不管是老大娘还是小伙子,只要是见到路上有字迹的纸张,都绝不踩踏,总是恭恭敬敬拣起来送到庙里焚烧,焚烧炉上写了四个字:“敬惜字纸”。我在王俊母子身上看到了这种行为的延续。他让我写几句话,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19.
28岁的胡桐在北京地安门附近租了两间平房来存放他所拥有的一万多册古旧书。他的电脑上堆着书、房梁上塞着书、个人衣物只能挤在书桌下一个小立柜里,睡觉时要把床上的书挪到地上,房间里充盈着老书发霉的味道……纵使“爱书成痴”,但胡桐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完整地看过一本书了。他说现在只看文献学方面的书,一翻开目录,发现自己还缺哪些书,就千方百计它们搞到手。“藏书,”他  相似文献   

20.
老爸彭东海,年届40,头发稀少,自称“聪明绝顶”,挺着个啤酒胜,预示着胖坛上将升起一颗新星。老爸给我买了许多书,我将它们胡乱地放在老爸为我做的小书橱里。老爸常望着这些书说我幸福、我不能理解。于是,老爸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是26年前,在湖北大冶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个乳名叫细毛的小孩子,很爱看小人书。妈妈给他一分一分的钱,他都攒起来买了书。一次,妈妈给他3角钱,让他去30里外的栖儒桥把寄往在一个奶妈家的侄女接回来。这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想,3角钱可以买两本小人书哩,他决定省下这3角钱。早上6点,他出发了,在坑坑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