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衰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及社会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竞技体育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史过程作了论述,并着重从文化观念方面探寻了体育发展的历史根源。文章指出中华民族与其它民族相同,早在远古时期即具有竞争观念与竞技活动。至汉唐盛世,竞技精神昂扬,竞技活动极为兴盛。文章分析了宋元以后古代竞技意识开始泯灭,社会娱乐性体育地位日益下降的原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的最本质的文化根源是,中国古代以儒家、道家为两大支柱的封建哲学思想与竞争意识、竞技精神是相对立的。儒家的仁礼伦理文化与道家的虚无无为观念,均导致对个性的压抑及对平等竞争的体育精神的否定,因而中国古代竞技体育终于走向了衰落。此外,文章对古代民间娱乐性体育的社会地位及原因亦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用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古希腊竞技体育的宗教情结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探寻竞技体育发生的原始宗教目的。与此同时,探究现代奥林匹克所继承的原始宗教痕迹,进而对现代社会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理解与定位。结果表明:原始的宗教情结是维系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动力;现代奥林匹克所出现的一些结症,多是因为淡化了古代奥林匹克原始的宗教情结;要保持这一人类文明奇迹——“奥林匹克文化”继续造福世界,必须加大对于奥林匹克原始宗教情结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的根,为了探明中西体育养生文化的差异,揭示其融合的方法与过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融合”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逻辑分析和现实解构阐释。研究结果:1)差异是中国体育养生文化以朴素自然的古代哲学和体系完整的传统医学为基本理论,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西方体育养生文化以现代医学为基础,并深受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2)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分别根植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思维观,且二者具有不同的认知模式:中方具有“直觉、取象、辩证、经学”等特征,西方具有“逻辑、抽象、形而上学、质疑”等特征;3)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追求目标不同之处在于中方重注天人合一,内外兼修,西方则更重视人的物质形态本身,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对健美人体充满了崇拜以及对力的赞美。研究结论:使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摒弃分歧和冲突的对立格局,在冲突中发展,相互融合重构,共生与并存是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未来的基本走向。研究价值:为进一步认识中西文化的根源,加深和领悟中西养生文化及理论,促进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寻了中西传统体育文化,发现从根源上存在:开放个性与封闭保守、神本位与人本位、征服自然与顺应自然、着眼局部与考虑整体的差异,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契约与伦理宗法、冒险竞技与养生娱乐的不同,在“身”与“心”关系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身”“心”对立与统一。分析了当前中西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西:过度竞技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怀、过度商业化导致体育道德异化;中:体育文化自信丧失、养生传统被忽视,最后提出中西体育文化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寻了中西传统体育文化,发现从根源上存在:开放个性与封闭保守、神本位与人本位、征服自然与顺应自然、着眼局部与考虑整体的差异,在社会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契约与伦理宗法、冒险竞技与养生娱乐的不同,在"身"与"心"关系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身""心"对立与统一。分析了当前中西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困境,西:过度竞技忽视了对人本身的关怀、过度商业化导致体育道德异化;中:体育文化自信丧失、养生传统被忽视,最后提出中西体育文化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体育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由于其演进和转型的路径不同,风格各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中西体育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理念的中国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和以勇敢、竞争、自由、平等、节制、谨慎为核心理念的西方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成为了中西体育文化选择的趋向,同时也决定了中西体育的基本存在方式.通过对中西体育文化的核心理念--利他原则和利我原则,中西体育文化的教育模式--"羊"性教育模式和"狼"性教育模式,中西体育文化的竞技观--"射不主皮"和"认识自我"等进行全面分析,从多个层面揭示了它们之间的一些实质性的差异,回答了中国为什么没有滋生竞技运动的土壤和竞技运动为什么只能在西方产生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样,竞技体育与休闲娱乐体育也迎来了良好的、协调的发展机遇。我国竞技体育是在政府主办和主导下从国家公益走向市场化发展的道路,而休闲娱乐体育则从民间大众开始传播,而最终走向与竞技体育同步发展的轨道。虽然竞技体育与休闲娱乐体育的萌生与发展的道路不同,但它们都必将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商业形式和公益形式协调联动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文化史与中西古代体育文化比较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古代各个民族文化导向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体育传统。作为中西古代体育史的比较研究,应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中西方文化取向与体育发展道路之间的联系与异同。运用现代科技哲学、文化学、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与方法,从体育文化史研究的角度指出了中西体育文化比较中在体育价值观、体育理论与方法论、体育哲学思辨等方面的误局或错位现象,为中西古代体育史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人类学、宗教学相关理论对宗教文化中的身体进行发掘和考证。研究认为,宗教文化内含清晰的身体线索:宗教崇拜中的身体偶像经历了从自然灵魂崇拜阶段身体的缺位,向图腾灵物崇拜阶段的身体隐现,再到祖先崇拜阶段的身体显现的演进。宗教仪式曾经对体育活动占据全面的主导地位。体育的世俗化倾向和近代宗教对体育的适应性促进促成了附属于宗教仪式的竞技体育向独立竞技体育的迈进。宗教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现代体育有“类宗教”回归甚至发展成新的崇拜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彝族祭祀性体育的功能主要在于娱神、娱鬼、自娱及娱人,其表现形式可分为竞技性体育、娱乐游戏、体育舞蹈三类.这些活动源于其先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古代战争与军事活动,而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则是其最初的源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其祭祀的成分和功能正在弱化,体育的内涵逐渐与现代体育的竞技和健身内容对接,演变成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甚至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却又坚硬地存续下来,成为展示民族精神、尤其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因此,进一步研究彝族祭祀性体育,其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学生机体维生素A、维生素B_2和维生素C 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使用国产YA—Ⅱ型暗适应计对110人进行了维生素A 的测定,暗适应时间均值为48.04±21.03s;采用4h 维生素负荷试验,对43人进行了尿中维生素B_2和维生素C 的测定,尿中维生素B_2排出量男女分别为:1150.28±1837.50μg 和867.20±564.70μg,总缺乏率和不足率分别为20.9%和48.8%;尿中维生素C 排出量平均值为13.54±25.20mg,总缺乏率和不足率均为34.6%.  相似文献   

12.
手纹具有显露人体遗传记号的特征,因此为挑选运动员提供了皮纹选材的可行 性.对广东少儿运动员皮纹选材的研究,可为今后运动员选材提供皮纹学参数。研究结果揭示, 广东少儿运动员皮纹特征为:(1)手指各种纹型出现率顺序为斗型(W)-尺箕型(Lu)-弓型 纹(A)-桡箕型(Lr),弓型纹(A)出现率高于普通人群,并有非常显著差异。(2)在田径和 篮球项目的运动员中双箕斗(W)出现率较其它项目高, 男子乒乓球,女子游泳运动员出现的弓 型纹(A)较其它项目的多。(3)广东少儿田径、足球和篮球运动员atd角小于其它项目的运动 贝.(4)广东少儿运动员的大鱼际和小鱼际的真实花坟出现率男子低于女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Hodhkin-Huxley方程解的分析,可知它与神经脉冲对应。不同神经脉冲速度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快速脉冲具有渐进稳定性,慢速脉冲则没有。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的神经脉冲有一个对应的临界电荷。脉冲的碰撞、在分枝处的相互作用等的讨论,多重神经细胞的简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58名体育系男性学生推拿前后肢体血流量的变化情况,观察了推拿对家兔肌腱损伤后修复的影响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变化,发现推拿可以明显增加组织的血流量,加快损伤后的组织学修复和生物力学性质的恢复。探讨了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scribe,compare and analyse the spacecharacteristics of movements of competitive rhythmic gymnastic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body and the equipments as well as the condition of space, the space height associated with comptitive rhythmic gymnastics is divided into 5 gradations. And through studies on top group exercise of the world,it reveals the pluralism of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gradation of group exercise,the distributive state of space of movements of human body and the equipment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tics of 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gradation of movements of different equipments.  相似文献   

16.
不同项目运动员骨矿含量探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骨矿含量测定仪进行测定,共测450人,其中运动员308名,普通大学生47名,老年人63名。以了解骨矿含量(BCM/BW)与性别、年龄及运动特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体育院校学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评估学报学术质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竞技运动中熵的变化与兴奋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已开始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对人体机能的影响,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高度有序的,兴奋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有序性,但对人体整体的综合影响则是促进有序向无序转化的熵增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