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任海英  李真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9):117-129
[目的/意义] 基于专利文献识别产业技术领域的核心技术链,对于梳理产业核心技术架构,分析我国核心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技术攻关方向,完善技术链和产业链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 改进经典的SAO结构,提出基于输入输出型SAO网络的核心技术链识别方法。从领域专利文本中提取输入输出型SAO结构作为技术要素,根据技术要素间的输入输出关系构建技术的领域知识网络;运用加权k-Core方法获得包含主要技术关系的核心知识子网络,并通过识别强连通分量实现核心知识子网络的分解;利用主路径分析等方法识别核心知识子网络中的外部核心技术链与内部核心技术链,并参照其涉及专利对核心技术链进行解读。[结果/结论] 将所提出方法应用于量子计算领域,识别出其中蕴含的外部和内部核心技术链,通过专家验证以及与相关学者研究的对比,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该识别方法具有技术链关系连贯、自动化程度高以及灵活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基于AToT模型的多维动态演化分析,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技术主题的动态变化,把握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的技术布局变化,还可以掌握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发展状态,为企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方法/过程] 首先提取专利文献摘要中的名词或者名词短语,然后利用AToT模型揭示专利文献中隐含的主题演化及专利权人的技术关注点,最后结合产业链信息把握产业各个环节的发展状况。[结果/结论] 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地分析专利的内容,揭示企业技术主题的动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区块链金融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识别区块链金融产业的关键技术,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精准的风险防范措施和技术监管政策,以期增强区块链应用的合法性和可控性,保障金融稳定。[方法/过程]通过收集区块链金融的专利数据,利用组合分词方法和LDA模型识别关键技术主题,拟定关键技术,再根据产业关键技术特征衡量指标判定区块链金融的关键技术,并探究识别结果对于促进区块链金融产业发展的作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区块链金融产业的三大关键技术为点对点分布式技术、共识机制、哈希算法与加密技术,并从上述识别结果出发对区块链金融的技术提升和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专利转移对象识别对高校有的放矢推送专利、提升专利转移效率、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高校专利信息和企业多源信息进行语义抽取,构建能够体现企业产品/技术纵向延伸需求的领域技术树,最后建立高校与企业间的技术-需求匹配模型,依其匹配程度进行高校专利转移客户识别。[结果/结论]以我国气凝胶领域的高校专利为例对识别方法进行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识别出具有产品/技术纵向延伸需求的高校专利转移对象,应对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促进高校专利转移、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应急处置与管理是社会持续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产业竞争态势与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背景,立足产业应急处突场景,构建数据驱动与多元主体共融的产业应急情报协同共享模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设计/方法]以协同理论为指导,采用联盟区块链技术构建产业应急情报协同共享模式,阐述产业联盟链应急情报全过程协同共享框架及保障机制。同时,以半导体产业面对“四川限电”突发事件的应急情报协同共享场景为例,阐释该模式的应用流程并剖析其价值。[结论/发现]首先,通过Hyperledger Caliper平台对联盟区块链进行测试,验证该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然后,借助案例证明了该模式可有效实现产业应急情报多元主体协同和情报数据协同,打破数据壁垒,提升产业应急情报数据的安全性、可信度和可追溯性,加速了产业应急响应和处置速度。[创新/价值]本文采用“技术框架搭建—协同模式构建—场景应用剖析”的研究逻辑,提出应急情报协同共享模式,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应急情报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6.
杨艳萍  董瑜  韩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9):143-148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专利组合分析构建关键技术识别分析框架,可为产业、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专利共被引聚类获得若干个聚类簇;再通过领域专家对聚类簇进行判读和命名;最后从专利活动和专利质量两个维度对聚类簇进行专利组合分析,其中专利申请数量和被引频次均较高的专利簇即为关键技术。[结果/结论]与已有方法比较研究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识别产业关键技术,还能在中观的产业层面揭示出切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方向,也可为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不同的技术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肿瘤疫苗领域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演化特征,为我国肿瘤疫苗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提供思路。[方法/过程]提出一种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演化特征分析方法和框架。首先引入专利指标法,通过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系数、技术衰老系数和新技术特征系数等指数的定量计算对肿瘤疫苗产业技术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合作网络,从节点数、网络密度、中心势、核心-边缘分析等维度对合作网络的拓扑结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从中心度、凝聚子群分析、创新机构等维度对核心个体演化规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肿瘤疫苗产业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结果/结论]以肿瘤疫苗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案例进行研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肿瘤疫苗领域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合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了解专利与产业的映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整理归纳专利与产业的分类体系,分别阐述国外与国内专利与产业映射的研究现状,对比并总结其主要映射方法。[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国外本领域的研究早于且成熟于国内研究,映射方法主要有基于专家判定、基于交叉检索和基于概率计算3类,最后,指出各类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并对下一步国内专利与产业映射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通过技术专利研究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全面分析和评价产业集群的技术核心点,为产业集群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 在传统GEM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技术专利为核心,将产业环境作为单因素加入专利GEM模型中,形成专利GEM-S技术竞争力模型,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专利进行评价。[结果/结论] 专利GEM-S技术竞争力模型不仅专注于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的发展,而且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技术竞争力,能全面地认识产业集群的技术竞争力。引入产业环境作为核心单因素,弥补了专利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为技术专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分析新兴技术的产业化潜力对于产业投资决策、专利前瞻布局、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技术市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系统总结现有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多源数据的产业化潜力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对政策环境、产业技术和市场行情的分析以及对产业化特征的融合解读,以基因工程疫苗技术为例,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立足技术领域全景,集成多种数据源,将技术产业化的局部特征融合为整体特征,可通过多维分析结果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获得更具参考价值的产业化潜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针对技术研发端与产业需求端的信息对接问题,建立一套利用本体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知识表示和供需信息知识匹配的知识组织模式,以提高供需对接质量、促进专利技术的产业化。[方法/过程] 从专利技术供需对接的内容与流程出发,设计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框架,对其结构和应用过程进行描述;以变量农作机械领域为例,基于语义TRIZ理论与结构化本体构建方法,分别构建领域本体、专利技术供给本体和专利技术需求本体,设计供需匹配模型,并对专利技术供需信息匹配任务及其知识关联进行形式化描述。[结果/结论] 通过对专利技术供需匹配工作流中的知识单元分析和对供需匹配任务求解过程的理解,综合本体技术、语义TRIZ、知识与任务的形式化表达研究等,提出一种新的利用本体技术求解专利技术供需匹配任务的知识组织思路和方案体系,在方法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为下一步具体平台研发提供研究框架与实验原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对现有识别技术转移潜力的专利分析方法及制约技术转移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为今后有效识别具有转移潜力的专利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过程] 针对专利分析方法在技术转移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从国内外识别技术转移潜力的分析方法的相关成果以及制约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进行综述。[结果/结论] 现有识别技术转移潜力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专利引文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二元语义分析法和TRIZ分析方法等。这些方法均处于探索阶段。而制约专利技术转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为专利价值或专利质量。未来识别技术转移潜力分析方法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专利转移的直接影响因素及其实际影响效果;研究企业与大学专利转移行为的差异性;建立有效识别技术转移潜力的综合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3.
黄颖  叶冬梅  丁凤  徐畅  张琳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22):142-154
[目的/意义] 开展面向特定技术领域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有助于梳理技术发展脉络进而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做出合理预测,对识别科技优先领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在梳理技术演化与技术演化路径的相关内涵的基础上,简要辨析了技术演化路径相关概念;进而从专利文献中的不同信息出发,从专利分类、专利引文、专利文本以及融合多种字段信息来总结技术演化路径识别研究的主要进展,并进一步归纳出该主题的整体发展趋势。[结果/结论] 技术演化路径识别研究主要趋势包括:数据来源从单一数据转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研究方法从注重定量转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关注视角从历史演化路径识别转向未来演化路径预测,应用场景由一般性技术到颠覆性技术转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采用hLDA从专利语料库中抽取层次主题,以描述隐藏在专利文本中的技术结构,并基于层次主题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过程] 从专利术语中获取闭频繁项集,并基于此建立关联规则网络来度量术语的重要性和术语间语义关系强弱,进而对语料库进行重构,并对不同时间片段的专利集合进行层次主题结构抽取。[结果/结论] 将本方法应用于硬盘驱动器磁头领域的专利数据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技术演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研究总结产业特色数据库后续建设情况,分析如何提升信息机构开展特色数据库持续建设的能力,为持续建库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根据网络调研与实地调查,指出产业特色数据库持续建设中的问题,以宁波产业特色数据库为例提出持续建设产业特色数据库的思路与方法。[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信息机构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后期应注意平台升级,探索健全考核评估的形式、创新宣传推广的方式方法,以促进产业特色数据库持续建设,为其他各类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帮助技术转移人员对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提高专利交易效率,促进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方法/过程]以我国11所一流高校专利转移转化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法律、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方式四个层面设计解释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研究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影响因素。[结果/结论]转移转化方式这一因素对高校专利转移价值的影响程度要显著强于技术、市场和法律因素;同族专利数、发明人数、文献页数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申请人数对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四个变量回归系数显著性不受市场、转移转化方式因素的影响,是评价高校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价值较为稳定的指标;不同转移转化类型、不同定价形式、不同组合交易方式的专利,其转移转化金额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从法律、技术、市场、转移转化方式四个层面对高校专利转移技术转化价值进行评价的可靠程度在逐年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