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影响网络学习环境的大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满意度的六个因素进行分析,设计调查问卷并提出研究假设。以有效性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得出学习者特征、协作态度、社会临场感、学习效果、技术环境与学习满意度显著性高,教学设计影响度较不足。并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总结提出了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满意度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自主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大班英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大量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学生建立小组协作,使教师实现异步指导。因此本文就在大班授课环境下,讨论如何对网络自主学习进行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3.
英语口语小组合作学习即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确定每个小组的组长和记录员, 共同完成英语口语课前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做好记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口语课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达到每个同学都参与口语活动,都有机会开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使每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传统方式产生的合作小组更容易使成员把职责期望放在组长一个人身上,削弱组员的角色责任感,影响合作过程中的个人贡献和对他人的贡献期望值,最终影响整个合作学习效果。自主决策的小组合作有更多的空间来决定组内再分配,有更多的自由来决定小组的合作步伐,也有更多的团队管理分享。本文中的实践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小组自主决策的模式更利于组员均等参与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5.
以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计算机支持的运动认识策略,实现教师-小组专家-多媒体-学习者的多元互动。同时,设计实施了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教学策略有关,采用小组合作课堂同步教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受到当代高校学生的追捧,其提供的环境和功能为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了验证基于人人网建立学习协作平台的可行性,以及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协作能力培养的正向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借助人人网搭建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协作学习平台,通过在该平台上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研究结果表明:构建SNS网络协作学习平台有利于高校教师开展网络教育工作;服务网络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是构建网络协作学习平台的核心;构建SNS网络协作学习平台有益于大学生协作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物流服务集成商(Logistics Service Integrator,LSI)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获取资源的方法,根据获取资源类型的不同,将LSSC网络划分为社会关系网络、物流协作网络、物流创新网络、声誉网络、市场网络等5种子网络,运用实证方法对子网络间关系及各子网络对LSI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物流创新网络和市场网络对LSI的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声誉网络对LSI的绩效产生负向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和物流协作网络对LSI绩效的影响会通过他们对其他子网络的影响进行传递.各子网络之间存在相互重叠和影响:社会关系网络会影响市场网络和物流创新网络,物流协作网络会影响市场网络、声誉网络和物流创新网络,物流创新网络会影响声誉网络,声誉网络会影响市场网络.  相似文献   

8.
Web 2.0时代,SNS成为大学生广泛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主要平台。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入手,综合分析信息化时代网络应用对教学活动的促进与影响。依据学习连续体的教学理念,从知识获取、自主学习、交流协作、教师指导等关键环节设计新浪微群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并以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生为例进行《新媒体研究》课程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师指导下的"微群"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大学习特点及学生学习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任务驱动"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小组协作完成"讲授"任务,并对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应用,提出了"储备知识→提出任务→分工协作→完成任务→讲评总结→评价反思"这样一种基于任务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协作的意愿表现强烈,考试通过率有所提高,达到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网络校际协作学习蕴含着共同性、差异性、建构性等三个基本特征。本文从"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环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角色定位"三个方面对基于差异的高校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策略研究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高校网络校际协作学习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