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故乡在杭州,它是世界上最美丽宜人的城市之一。杭州之所以闻名于世,与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没有西湖,杭州就失去了它大半的美。自古以来,杭州曾吸引无数文人  相似文献   

2.
我爱小西湖     
杭州的西湖名扬天下,美景令中外游客赞不绝口,我们许昌的“小西湖”虽然不能和它相比,却也别有一番自己独特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王旭烽 《广西教育》2007,(7C):86-86
人们之所以称杭州为人间天堂,很大原因,在于杭州有西湖,而西湖有人,尤其是杭州的文人。 公元822年,大诗人白居易来做杭州刺史,许多人以为年过半百官场失意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西湖为政,是一种幸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惠州西湖地处惠州市西隅,是广东八大风景区之一,在国内外都颇有名气,古人还把它与杭州西湖相提并论,因此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惟惠州足并杭州”之说。但杭州西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工湖,而惠州西湖则完全是个天然湖。因此,研究一下惠州西湖的形成、变迁和建设,充分发挥它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开发和建设这个风景区,使之更好地为日益发展的旅游事业服务,是不无裨益的。西湖的形成惠州西湖的形成,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湖盆是西支江故河床;另一说是东江堤外  相似文献   

5.
豌豆 《红蜻蜓》2024,(15):20-23
<正>小档案站点:杭州西湖种类:世界文化遗产位置:中国关键间:人间天堂、文化名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说杭州是一首诗,那么西湖就是这首诗的灵魂。2011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不少,但西湖却自有它的过人之处。它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同时它也填补了世界遗产中以突出“文化名湖”为主要价值特征的湖泊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杭州水土养育的青年,离乡数载,远赴千里求学。再度回到家乡,西湖晚风轻抚,杭帮菜馆飘香。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透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看到了它——出土于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的青瓷觚。觚,宋代以后多称花觚,是我童年最喜欢的文物类型了。  相似文献   

7.
杭州素有“楹联之都”的美誉,而西湖楹联是西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楹联不仅细致描绘了杭州西湖自然景观之美.还折射出了杭州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赖忠先 《现代语文》2007,(6):116-117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世界旅游名城,杭州之美首推湖山之秀。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矗立着挺拔秀丽的保俶塔,与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隔湖相望,被称为"西湖二门户",是杭州和西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保俶塔的周围,有不少学校、商店、银行、宾馆、住宅小区,均以它命名。在它的东北侧,还有一条重要交通干线,叫作保俶路。  相似文献   

9.
近日,刘勇强在《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小说场景》一文中探讨了以西湖为背景的白话小说的特殊性及其文学意义。作者认为,地域性是古代白话小说的重要特点,它除了可唤起受众的亲切感与现场感,也是小说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见证。西湖小说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宋以后西湖小说层出不穷,不但从一个侧面昭示了古代小说的嬗变轨迹,也折射出杭州独特的城市个性——即有商业气息,又有文化氛围。这双重性格自然地体现到了西湖  相似文献   

10.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每一卷都描写明代杭州风土人情方面人物、故事、风俗习惯等内容,可以说是唯一一部再现当时杭州及西湖风俗画"西湖小说"。最近几年随着杭州旅游资源不断整合,促进了西湖文化这一具有浓郁杭州旅游特色本土文化相对繁荣。《西湖二集》中所具有的地域性、世俗性和人文性特点会加大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份量,这一论题研究成果必然会增添西湖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今夏,静谧的夜西湖再度呈出出一片繁华景象。 每当夜幕降临,杭州西湖璀璨似锦,环湖景点及湖中三岛─—“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都亮起来了,加上新设计的各种夜游活动,杭州的夜西湖确实真正做到了不再寂寞。 今夏西湖风景区开放的夜游点有10多处。这些夜游点中,像柳浪闻莺公园的夜花园,望湖楼、平湖秋月、孤山和镜湖厅的音乐茶座等,都是深受杭州市民欢迎的传统纳凉节目。 西湖中的三岛夜游,仍是西湖旅游中的重头戏。今夏,“阮公墩”岛仿古夜游推出一台演绎水上龙宫的龙年庆典戏。“三潭印月”岛上的湖上酒肆,推出…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沂河岸边,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乡村。它虽然没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没有杭州西湖的妩媚,没有台湾日月潭的耀眼夺目,但它有自然的美,质朴的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909年沪杭铁路开通,将杭州与新兴都市——上海接驳。源源不断的上海都市客激活了西湖旅游,为杭州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上海越喧嚣,西湖越人潮汹涌。杭州“很快地发展成为中国不可多见的新都市的原因,大部分要靠着西湖。”与此同时,杭州的城市价值及西湖新兴建设的困境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清代诗人厉鹗,留下了大量描写杭州西湖的诗词。和历代的山水诗人一样,厉鹗的西湖诗词也是由他的个性、诗品和生存状态所决定的。厉鹗性情孤峭,不偕于俗,他的西湖诗词继承了唐代王、孟一派清淡闲远的风格,又“思笔出于宋人”,显得含蓄内敛,形成了厉鹗独特的有别于前人的西湖诗词。本文拟从厉鹗生平及与杭州的渊源开始谈起,着重从内涵、艺术以及与前人西湖诗词的比较这几个方面,探讨厉鹗笔下西湖诗词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焦小芳 《南昌教育》2006,(10):34-34
爱人的家乡名曰“西湖”,多么令人神往地方。可叫我遗憾的是,此“西湖”却不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西湖,而是赣江支流——青岚湖畔一道小河汊旁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16.
人间天堂新名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因西湖被称为人间天堂,千百年来,西湖的美一直为世人赞叹。如今,西湖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片:世界遗产。2011年6月25日,在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天,我整整盼望了10年杭州老房子研  相似文献   

17.
杭州西湖     
在我国,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意思是,苏州、杭州之美能与天堂相比,可见其景色有多么秀丽迷人了。在杭州,西湖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它由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组成,三面环山,一面濒市,又在杭州市之西,故统称西湖。  相似文献   

18.
杭州因西湖而闻名,景色秀美,人文荟粹的西湖吸引了历代诗人,并成为其吟咏对象。对西湖诗人及其诗词作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探究杭州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独特内涵,并对当下发展杭州文化,开发人文资源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回首西湖     
<正>"杭州山水甲天下,西湖山水甲杭州",西湖美景是苏东坡眼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是杨万里眼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今年暑假,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到仰慕已久的杭州西湖。湖面一望无际,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  相似文献   

20.
杭州是怎样的呢?林立的高楼,间或搭配着这样那样的古典韵味,显得别致而优雅。在这里,现代与古老融为一体,既散发着时代气息,又不失与世无争的悠闲。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见多识广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年毫不吝啬地如此赞美杭州。居住在北京,有人喜欢故宫,有人喜欢颐和园,有人喜欢长城。居住在杭州,肯定都喜欢西湖。在杭州居住久了的人,一离开杭州就会发疯般想念西湖,想念和它有关的种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