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结合小学习作教学实际提出了“真我写作”教学观,并与语文同仁共同开发了“真我写作”课程。经过较大范围的推广和验证,“真我写作”教学观指导下的写作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开发写作课程,写出“真实生活”“真我写作”的“真”聚焦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就是要求学生努力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对接。要让写作与生活深度融合,凭借空洞的理论是很难取得效果的,而开发以真实生活、个性特征为基础的“真我写作”课程无疑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
甄珍 《宣武教育》2008,(1):34-35
我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姓‘甄’,叫‘珍’,做事求真。我是教师,特别喜欢用‘真’字来思考教育。所以,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对事业的不懈追求。22年的教学实践,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用“真”知培养学生、用“真”爱滋润学生、从而培育“真”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当下大部分的小学作文教学,由于忽视学生真实的写作动机,造成小学生作文所写的内容空话连篇、假话连篇。我们怎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小学生作文的效率,同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呢?笔者发现:让小学生经历"拟真"的生活情境,可以唤起他们真实的写作动机,激荡起他们的语言生命。下面我就以"小跳蚤市场"活动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拟真"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动机,增强他们写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应达到"真实"的标准。学生写作时不仅要确保素材的真实性,更应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个人独特的风格。教师可从文本题材、内容描写技巧以及抒情手段等角度,指导学生以文传情,写出真我。  相似文献   

6.
笔者梳理文学写作教学价值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后,发现承载“我与生活”的“生活叙事”是解决当前文学写作及教学问题的突破口;因此尝试让学生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一个“表达我表达生活”的完整写作单元深度整合阅读与写作,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经过两个周期的实践,得出结论:“表达我表达生活”正是文学写作的起点,独特的“我”写出了“我的生活”才有可能写出与众不同的“他人”及“他人生活”。最后站在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维度拓展思考“表达我表达生活”文学写作单元的价值及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文字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感情,只有同时做到两点,才是真切的、活生生的:一、作者的写作活动,首先是真实的心理活动;二、描写他人,刻画他人,首先应该体察该人的真实思想、真实行为。有一个常用词,叫作“真实”。以此要求作者,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要求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表现、描绘,就是要写得真实。有人问,在写作中什么最难?回答是:写像了最难,写真实了最难。“真”与“实”不是同一个概念。写“真”了,难;写“实”了,尤其难。“真”是指外观上的“大概”准确;“实”则是指内在的、精微的准确。对所爱的人和事,自以为爱得很“…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在话题作文教学时,是如何教学生选材的。一、真这里所说的“真”,指的是叙真事、抒真情。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而这种反映是一种“真实”与“本色”的不掺假不走味的反映,即生活的原汁原味。“作文要‘百分之百的真实,百分之百的本色’,我觉得非常重要,真实、本色是作文的高境界。”(特级教师方仁工)在以“代沟”、“渴望”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许多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读来让人能了解学生们真实的内心、真实的渴望。而有些学生的作文,已习惯于编造,脱离生活,脱离自我。为了编造而绞尽脑…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创新作文?我认为,只要能用我笔写我心,抒我情,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的,就是创新作文;只要是有新意的表达就是创新作文。如何教会学生写“创新作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从情感入手奠定思想基础教学中老师要促使学生树立“为情造文”“因情而感,因情而发”的写作观点。教育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点缀,鼓励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二、从深入生活和阅读积累入手奠定材料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尽可能的扩展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以文字形式表现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感情 ,只有同时做到两点 ,文章才是真切的、活生生的 :一 ,作者的写作活动 ,首先是作者的真实心理活动 ;二 ,描写他人 ,刻画他人 ,首先是体察该人的真实思想、真实行为。有一个常用词 ,叫作“真实”。以此要求作者 ,就是要忠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以此要求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表现、描绘 ,就是要写得真实。有人问 :在写作上什么最难 ?回答是 :写像了最难 ,写真实了最难。“真”与“实”不是同一个概念。写“真”了 ,难 ;写“实”了 ,尤其难。“真”是指外观上的大概上准确 ;“实”则是指内在的、精微的准确。作者提…  相似文献   

11.
《中文自修》2009,(12):54-56
写作离不开生活,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写作。对写作能力的检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感受、表现生活能力的检测。文章不能做到“有思想”,表达“真我”.动辄表现为假意崇高,空洞废话连篇,原因就是缺乏对源头活水“生活”的感受洞察能力,结果只能八股僵化,人云亦云。“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力求有新意”,首先强调的就是文章写作要“有思想”,然后这种思想的表达应是发自“真我”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不少同学在写作中深感沮丧的是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没有飞扬的文采,认为自己的作文平庸,不耐看。自卑之下,对写作缺乏自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情节离奇固然夺人,辞藻优美固然可嘉;但事情平实、语言朴素,也同样可以成为感动人的佳作。动人的关键是要把握住一个“真”字:即事情真实,合乎生活;感情真挚,合乎人情;道理真切,合乎常理。这个“真”字如何体现呢?我想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事真动人。生活中有很多真人真事,看起来是那么平淡,那么不起眼,但它又是那么真切,那么动人。这些平凡的真实事情一旦形成文字,就会使读者感受…  相似文献   

13.
<正>大庆路小学大力推行项目式学习,在不断地教学探索中,总结出项目式学习的“四真三通”模式。一、“四真”驱动成长,让项目式学习真实发生所谓“四真”,即满足学生真实的需求、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指向真实的项目成果。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往往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现实生活情境进行分析与探究,将教材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吴锋 《湖北教育》2023,(12):23-25
<正>2023年10月26日,记者前往宜昌市科技高中采访该校化学教师、湖北省第四届“教研名师”龚韦韦,当问及她所倡导并在很多高中推广的“生动化学”教学观时,龚老师这样解读:“我所倡导的‘生动化学’是一种围绕‘生动’展开的指向有效教学的教学观。‘生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指学生‘动’,即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双手和各种感官,让他们借助双手、感官之‘动’直观、具体地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化学现象,感知化学规律,具体包括嘴动、手动、鼻动、眼动、耳动和脑动等;另一个指教师教学生动,即教师对化学知识的讲授要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5.
董秋健 《广西教育》2004,(5A):25-2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得心应手写出好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真、情、新”三字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人,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自恃佷用之病多,孔子所以‘无固’‘无我’也。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韩昌黎所以‘惟古于词必己出’。”(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为人,不可以有我”,我不大赞同;但“作诗,不可以无我”,我深以为然。这其实就是说写作中要有“有我意识”。什么是写作中的“有我意识”?即在写作中加入作者自己真实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的自觉意识,这是很多同学容易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尊重学生写作个性、提倡学生写个性化作文,已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旋律。“所谓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能自主的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内涵。”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  相似文献   

18.
<正>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要注重引入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真实情境”的写作是符合语文课标要求的,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语文课标对第四学段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语文课标注重在习作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出发,找寻生活的素材,写出有情感的作文。教师为学生创设写作的“真实情境”,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我们学校的作文教学,始终提倡一个“真”字——从真实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抒写真实的思想感情。这组作文,可以说是这一主导思想的体现。很多学生慨叹写作没有生活来源,这很可以理解。请看学生的生活是多么单调:学校-家庭,学习-复习-考试、老师-父母-同学,几组词语似乎足以概括当今学生生活的全部,个性、爱好等都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了。可是,有心的同学仍能从单色的生活中过滤出多彩的画面。在我们这片校园里,有过被评为“全国十佳文学少年”、出版了小说《天才“集中营”》的曾蓓,有过小学出版《老虎拉出我敢坐》、中学出版《我和…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需要和生命过程,走真实的写作之路。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提前指导,延展"真我"习作之长度;限时作文,增强"真我"习作之效率;范读评改,提升"真我"习作之档次,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