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无论如何,做书店就可以痛快买书了啊!我们卖书、卖黑胶唱片、卖鸡尾酒和咖啡。我,白天看海发呆,晚上喝酒听摇滚乐,从此过上神仙般的生活。"对回声图书馆的创始人LINLIN来说,这样神仙般的日子一过就是六年。她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生物化学系毕业后,做了一段时间销售和管理,不到三十岁就"退休",和爱人在大连开了一间叫"回声"的有咖啡吧的小书店。从第一家店到第三家店,从开在海港边的书店到城市深处、坐落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旁的图书馆,六年间,大连独立书店死了大半,回声却一日比一日响了起来,成了这座海的城市里文艺地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故事     
故事一卖专业书,找好财路杭州市有家“枫林晚”书店,主人叫朱升华,他的书店很有特色,卖的都是大书店里找不到的专业书籍,今天,“枫林晚”已拥有了6家连锁店。1997年,朱升华大学毕业后辞掉收入不错的工作,立志开辟自己的事业,打造“枫林晚”专业书店。杭州是文化古城,他因地  相似文献   

3.
阿笨猫很想开一家书店。可是,开书店要很多钱。阿笨猫想:“要是我把家里的旧东西都卖掉,就可以开书店了。”就这样,阿笨猫先开了一家旧货店,店里只卖阿笨猫家里的一些旧家具。小刺猬来了,买走了闹钟。胖小猪来了,买走了桌子。小兔子来了,买走了沙发。小山羊来了,买走了衣柜……最后,阿笨猫家里一样东西也没有了。“好啦,现在我正好可以用这间空房子来开书店了。”阿笨猫用卖旧货得来的钱去进货,拉来了很多新书。书店终于开起来了。“快来买书啊,世界上最好的新书到啦!”阿笨猫喊着。可是,动物们看了都说:“书这么贵,我们买不起呀!”“那怎么…  相似文献   

4.
“迷宫书店”英文原名为LABYRINTH,我是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赫德逊河畔初识这家书店的,当时给我的感觉用“惊艳”两字来形容应当是毫不过分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如我已说过的,我刚到普林斯顿时就遗憾地发现那里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学术书店,NAssAU(拿骚)街上看上去一家很有品位的书店当时好像在装修,后来却再也没有开张,许是改卖普大的“文化衫”了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5.
诚品制胜     
有时,曲线才是最好的捷径。于创业之初,他说:诚品不只是卖图书,更主要的是“卖阅读”。他就是诚品的董事长吴清友。诚品书店开办第一年,亏损;第二年,依然赔本。但他却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理念公之于众:“我们欢迎读者在书店逛好几个小时,却一本书也不买。”有人会认为,这样他的书店该是人满为患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吴清友于是开始反思:不花钱阅读,许多人也不愿待在书店,一定是书店不够完善。他去请教著名设计师陈瑞宪。在看了他的书店后,陈瑞宪说:“这样吧,下一个书店让我为你设计。”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的中国漫画市场一改过去D版占据天下的局面,部分合乎手续的正版漫画浮出了水面,出现在过去只能见到D版漫画的书店里。这些漫画因为是通过正当审批手续合法出版的所以书店的老板们卖起来就安心多了,不用再怕被工商、城管等等和“抄没”这两个字沾得上边的部门来查抄。  相似文献   

7.
何捷 《教育文汇》2008,(4):33-33
“书店有教参卖喽!”一开学,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在孩子间风传。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对于教师而言,这却是一种讽刺与考验。  相似文献   

8.
一得集     
我班有的幼儿分不清“卖”“买”的发音和词义,常常把“卖”说成“买”,把“买”又说成“卖”。我就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做《开商店》的游戏,请发音不清或不懂词义的幼儿做营业员。游戏时,“顾客”要讲清我买什么,“营业员”也要讲清我把什么卖给你。通过游戏反覆练习,全班幼儿都分清了“买”和“卖”的发  相似文献   

9.
台北师大附近有家远近驰名的“水准书店”,书卖得特别便宜。不大不小的书店里挤满各式各样的书。有趣的是,水准书店显眼位置摆放的并非一般书店摆的畅销书,而是老板推荐的文学书,畅销书反而得花点心思在角落书柜找寻。店里的书未标售价,结账时完全看老板心情决定书价。书店老板的阅读品味,往往决定一家书店的氛围。陈旧干净的书店满是书香,以及触目可及的文学书,就是我对水准书店最深的印象。就像《岛上书店》中的怪咖老板A.J.一向偏好引进文学书一样。  相似文献   

10.
詹亚心 《小读者》2013,(1):50-51
放假之前,我们几个好友就商量着假期里当一回小商贩,做些手工品卖。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妈妈笑着揶揄我:“不要到时候哭着找大人收拾烂摊子就行。”各自拿到家里的“准许令”后,欢呼雀跃的五人组开始分工合作。说是分工,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一起行动。先在书店挑一本《手工编织大全》,然后去小商品集市批量购买颜色粗细各异的线绳、大小材质不同的珠子、贝壳、铃铛等材料,接下来在其他人找摊位的同时,我就开始制作啦。  相似文献   

11.
袁浩 《师道》2015,(3):16
见过大米、白菜论斤卖,您见过正版新书论斤卖吗?近日,记者在齐齐哈尔市某大型超市见到了这新奇的一幕——正版新书论斤卖。有儿童读物、育儿读本、汤饮养生、文学小说、历史故事等各种图书。图书论斤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多年前就有书店打出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崔玉娟 《成才之路》2010,(14):I0004-I0004
“中关村有4种人:既会做又会卖的,不会做不会卖的、会做不会卖的和会卖不会做的。谁能做得比较成功?”这是著名决策咨询专家、另类思维学者王力与柳传志曾经探讨过的一个话题。王力的观点是:“既会做又会卖是最好的.最惨的就是会做不会卖的。”在他看来,会做不会卖的还不如不会做也不会卖的。  相似文献   

13.
观察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下册中刊登了《画杨桃》这篇文章后,那个将杨桃画成“五角星”形状的男孩就“火”了起来,很多卖水果特别是卖杨桃的,都纷纷找他做代言人,打出诸如“五星级杨桃,  相似文献   

14.
宋磊 《今日教育》2012,(5):53-53
有人说,一个城市里书店的品质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品质。我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如今的书店虽很多,但你去看看书架上都有些什么,看看最红火的书店里卖的是什么:考研、考级材料,小学、中学教辅材料,致富经、成功学,最好的也只是一些名著导读,当然也只是导读而已,谁有闲工夫去读那些“无用”的大部头。这究竟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5.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书店里,一个男子问道:“那本书要多少钱?”“1美元。”店员回答道。“要1美元!”那个徘徊良久的人惊呼道,“你能便宜一点吗?”“没法便宜了,只能卖1美元。”这是他得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招牌     
工厂里依着围墙建起了一溜儿“门面房”,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厂子里的下岗、待业和退休人员。母亲自“一刀切”后一直赋闲在家,这次便租了一间小门脸儿,打算办个小书店。一来找点儿事干,二来也可以改善改善生活。母亲把书店“命名”和做招牌的大权交给了当美术教师的我。还郑重地提出几点要求:这店名即要简单,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又要有特点,富有文化色彩。这招牌即要美观大方,又要醒目。书店叫什么名字呢?“书中自有黄金屋”,对,就叫“黄金屋”!不行,有点像金银首饰加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叫“破万卷”吧!也不行,…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著名的商业网站上浏览的时候,突发奇想,在论坛上发了个帖子:“假如你有100斤黄豆要卖出去,可现在市场上黄豆滞销,请问你有什么办法把豆子卖出去?”一时间,跟帖的网友纷纷支招儿,其想像力令人叹为观止,仅列举如下三种:第一种方法:把豆子剥成豆瓣,卖豆瓣;如果豆瓣卖不动,就把豆瓣腌了,卖豆豉;如果豆豉还卖不动,那就加水发酵,改卖酱油。第二种方法:将豆子制作成豆腐,卖豆腐;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硬了,就改卖豆腐干;如果豆腐不小心做稀了,就改卖豆腐花;如果实在太稀了,那就改卖豆浆;如果豆腐卖不动,就放几天,改卖臭豆腐;如果还卖不动,就让它彻…  相似文献   

18.
张娟 《早期教育》2000,(10):34-34
中小学生“减负”像一股骤来的龙卷风,给各级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带来很大的震撼。从形式上看,在各级教委的三令五申下,“减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暗地里书店里的各类辅导教材却卖得火热。其实这也不能怪家长,因为他们自打孩子上幼儿园起就接受了给孩子“施压”的教育观念,时至今日已经习惯了。那么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们,在“减负”的呼声下有何作为呢?  相似文献   

19.
“书店”过去也叫“书局”,古时则叫“书肆”。书肆产生并见诸文献,是在西汉时期。书肆又叫“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等,既刻书,又卖书。古代也有直称字号的,有“富文堂”、“养正斋”、“鸿运楼”、“崇文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小朋友们,寒假到了。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我们为你做了这样的设计:阅读经典,过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童话”寒假。你觉得如何?在这里,编辑部特别挑选了几部世界经典童话作品,介绍给大家。这些作品想象力丰富,故事生动曲折,读来令人回味。赶快找来原著一饱眼福吧。如果你的书架上没有这些书,你可以去书店买,书店也没有的话,就到网上“百度”或者“狗歌”一下,运气好的话,就会搜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