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社机构改革的设想邱慧当前,出版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已是大势所趋。从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下脱胎出来的出版社,如何在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同时求得自身的发展,并最终引导图书市场走向健康、繁荣?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尽快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的同时,进行机构建制的改...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开始,我国又展开了新的一轮从中央到地方的机构改革,部分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机关被撤销、合并或改组。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仍在进行。为确保在地方机构改革中档案不受损失,合理处置机构变动部门和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首钢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内部厂矿、子公司等部分单位相继改制成独立法人单位,走向市场、自负盈亏。北京首钢设计院作为首钢内部设计单位,也改制为独立法人的企业,走向市场,承担对外工程设计项目并实施工程总承包。首钢设计院在改革建制过程中,在组织结构的调整上首先解决的是精干主体的问题,确定了对与设计、技术工程等业务和职能管理无直接关系,又具有一定闯市场能力的辅助服务单位及人员采取主辅分离的办法,首钢设计院档案处作为辅助部门率先进行了机构改革的一系列尝试。首钢设计院档案部门是一个处级建制,原有工作人员16…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北京大学出版社努力实施制度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2001年出书1908种次,印制总码洋(3.06亿)、发行总码洋(2.15亿),总回款(1亿)等重要指标比五年前都接近翻一番,总体经营状况比同期增长25%,发行册数和码洋增长为35%和45%。 一、创新、改革,推动发展 北大社这几年对社内的体制、组织结构、分配制度做大的调整,建章立制,制定适合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原有8个编辑室整合为4个编辑部,以后又根据市场发展增设信息技术编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正在逐渐深化,传统企业正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以便适应市场经济机制的运行;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同样面临着转变职能,按市场经济规律更有效率地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宏观管理.随着中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形势,出版产业化已势在必行.关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改革,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指出,要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要着力进行宏观管理机制创新,微观领域结构创新,市场组织体系创新,投资融资体制创新.新闻出版署署长石宗源在2001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也强调,要强化管理,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局社分离.  相似文献   

6.
出版改革的发展趋势康庆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对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版改革和出版社的发展至少将出现6个趋势:一、出版社组织性质的企业化趋势理顺产权关系,明确市场主体,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  相似文献   

7.
单位组织沿革是记载一个机关、企事业的体制、组织机构和人员演变情况的参考资料。其内容一般包括:单位的建制变更,名称改变,成立、合并和撤销的时间,职权范围,隶属关系,领导成员的任免,编制的扩大与缩小、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变化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李梅 《图书馆学刊》1994,16(2):14-15
图书馆工作改革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李梅(鞍山市图书馆)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就暴露出很多弊端。作为图书馆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发挥自己的社,职能,更好地为社会和读者服务,是当前急需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和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还远不能适应客观上已经迅速发展了的新形势。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改革图书购销形式。过去长期实行的单一的征订包销制度,其最大弊端就是不利于把图书流通搞活,不利于调动社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图书发行体制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来,基层书店的经营  相似文献   

10.
孙旭培 《新闻界》2001,(2):8-10,20
在新世纪的头一年里,新闻界终于迎来了以“创新”为大旗的改革,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的改革,要积极主动,加大力度,深入创新,稳步推进,要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进一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要着力进行宏观管理机制创新,微观领域结构创新,市场组织体系创新,投融资体制创新,要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过渡从重点突破向整体推进过渡。”(1)在上述4个“创新”中,投融资体制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带有根本性,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3个创新,值得认真探讨,因为它对于我国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增传媒实力,更好的参与国际传播竞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各省的机构改革正全面铺开 ,为从机制上、体制上激活档案领域 ,以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省级综合档案馆应不失时机地组建信息机构。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一、突破传统机构模式 ,创建档案工作新格局。1 适时调整 ,优化结构 ,实现动态管理。我国的档案馆工作几十年一贯制 ,延续着前苏联档案工作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 ,在过去的阶段 ,它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当今时代 ,世界经济一体化 ,信息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原有组织机构设置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致使档案信息工作明显滞后于图书、情报、文物等其…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与探索──佛山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改革回溯陈志仁(佛山大学图书馆)机构改革是图书馆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同行们一直关注和经常讨论的问题。1993年广东高校图书馆馆长会议纪要上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如何调整和组建才能适应管...  相似文献   

13.
30年:高校出版实现历史性跨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曹巍 《现代出版》2008,(5):13-19
从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首批恢复建制到今天,中国高校出版社走过了30年不寻常的创业发展之路。30年来.高校出版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办社宗旨,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办社思想、目标任务不断明确,出版规模不断扩大,出版质量不断提高,在整体上已经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地域布局广泛的高校出版体系。中国高校出版社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所在高校的整体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高校出版社还通过出版物将大学精神、知识文化和创新理念辐射社会,服务社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出版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传统出版机构大多采用的是以编辑室和发行部为建制单位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这种管理方式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具有积极意义。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嬗变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出版机构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从管理模式寻求突破,进行创新。项目运作制能够提高出版企业的经营效率,释放潜在的出版生产力,为培养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层面的支持。本文拟就项目运作制在出版业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期刊管理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发轫,随着中国加入WTO,期刊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每个期刊都在国际大市场的搏弈中经受着存亡的考验。期刊怎样面对国外文化市场的冲击?期刊怎样抵御市场风险?在目前的情况下,期刊走集团化、规模化的道路,不失为一种抵御市场冲击的良策。但是,期刊真正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期刊的创新能力,期刊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期刊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体制,如果说观念的创新是期刊创新的先导,那么,体制的创新是期刊创新的先决条件和有力保障。传统的期刊管理体制是期刊社隶属于某一个部门主管。刊社事业单位的性质又使其处于超稳定的状态,导致期刊社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官本位思想严重,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工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期刊社的人事管理缺乏竞争精神和激励作用。这种体制使期刊社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因此,要使期刊创新,要使期刊社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必须要创新期刊社的管理体制。创新期刊管理体制的前提一、加大期刊社自主管理的力度。期刊社和其主管部门应当处于一种什么关系,是一种从属关系,还是一种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是主管部门事无巨细全权管理,还是主管部门只对期刊社的工作做宏观管理?这是期刊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蔡玉明 《传媒》1999,(6):23-24
出精品,多出精品,是我们期刊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多出精品的社会责任和激烈的期刊竞争市场,我们和其他同行一样,被推上了探索之路,改革之路。我们似乎在同一时间发现,改革我们原来的管理机制,探索和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竞争的期刊管理机制,已成为我们期刊管理者的头等大事。当前我们刊社的体制,是一个“四不像”体制:一不像机关,二不像企业,三不像事业单  相似文献   

17.
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创新的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融合为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市场定位、组织机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竞争模式等的创新,广播电视将迈出产业融合的坚实步伐。为加快这一步伐,广播电视体制需要在广播电视属性定位、大传媒管理机构设置、真正实现管办分离等方面做出改革。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二级学院资料室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办学体制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办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行二级学院建制有利于学校人、财、物等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分散的学科力量进行科学、有序的组合,利用群体优势占据学术制高点,找到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同时这一举措也为加强院系图书资料的管理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契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经济增长速度年平均为11.6%,年度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只有一两个百分点,成为建国以来经济增长最快、波动幅度最小的时期。 五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表明,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0.
<正> 讨论高校图书馆的改革时,笔者认为现行业务机构的建制必须改革.高校图书馆的现行业务机构,大致上是按工作流程的阶段分工来设置的,设采购、编目、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组.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现行的阶段分工建制,割裂了图书馆工作各工序间的有机联系,背离了知识的科学分类原则,因而在具体工作的组织领导、专业人员的使用与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弊病,阻碍了工作的开展,必须予以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