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钓高眼鲽     
高眼鲽,学名Cleisthenes herzensteini。俗称高眼、长脖、片口、比目、地鱼、扁鱼、大高眼。这种鱼属鱼纲,鲽科,比目鱼类。一般体侧扁,不对称,两只眼睛都生长在鱼体右侧。口前位,下颌稍有突出,前鳃盖骨边缘通常游离。有眼的一侧呈暗褐色,大都与海底泥沙颜色协调一致;无眼的一侧呈浅白色,这与它经常埋藏在泥沙中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垂钓季节:一年四季可钓,秋季最佳,春季次之,再次是冬夏两季。 钓偏口鱼(比目鱼):清明前后,南风4~5级以下,清水海,在沙底海域,这段时间,偏口鱼数量多,单尾重200~600克。其它季节仍然可钓,不及此时鱼多,鱼肉鲜美,偏口鱼喜光,夜间不觅食,只宜白昼垂钓。 钓(鱼光)鱼:每年秋、冬、春三季可钓。秋季单尾重多是100~300克左有,冬季天气寒冷,很少有人出钓。  相似文献   

3.
尖吻黄盖鲽(pseudopluyonestes heyzensteini),鱼纲,鲽科,比目鱼属,亦称高眼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海、渤海及辽南沿海等地区俗称为“小嘴”、“鼓眼子”、“大偏口”等。该鱼体型延长,侧扁平,不对称。口小吻稍尖,牙齿细小尖利在无眼一侧。双眼在鱼体的右侧凸起明显(俗称“鼓眼子”据此由来)。有眼的一侧体色多呈黄褐或黑褐色,无眼的一侧为白色,体被鳞小且紧密,  相似文献   

4.
一、延绳礁石底钓方法 自然条件:水深5~10米,水底有礁石。4级风以下,水清鱼喜欢觅食上钩。风浪海无鱼上钩。3~11月是垂钓季节,春秋两季鱼多,秋分至立冬鱼最多。可钓鱼种有:黄鱼、黑鱼、偏口鱼(比目鱼)、(鱼劳)板鱼、青鲷、海鲋、黄(鱼古)鱼、(鱼光)鱼、鳗鲡、鲈鱼等。偏口鱼、黄鱼夜间不觅食,鳗鲡、黑鱼、鲈鱼、黄(鱼古)鱼白昼较少觅食。昼夜都可下钩,每百只钩,每昼夜可钓5~10公斤。  相似文献   

5.
杜新财 《钓鱼》2005,(8):40-40
石鳉鱼,学名石鲽,鱼纲,鲽科,比目属。体形椭圆扁平,口小细齿,眼睛集中于身体一侧。有眼一面呈灰褐色或深褐色,背鳍内侧边缘排列大小不一弧线状石斑,背体表面分布白色或黑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6.
柳明 《钓鱼》2008,(2):52-53
简介 比目鱼是两只眼睛长在一边的奇鱼,被认为需两鱼并肩而行,故名比目鱼。它是海水鱼中的一大类,包括有鲆科、鲽科、鳎科的鱼类。鲆科中常见的有牙鲆、斑鲆、花鲆等:鲽科中常见的有高眼鲽、石鲽、木叶鲽、油鲽等;鳎科中常见的有舌鳎。有3亚目9科约118属538种。  相似文献   

7.
郭凤 《钓鱼》2004,(1):47-47
很多人觉得冬季垂钓很无聊,认为这个季节是垂钓的“淡季”,垂钓也要随着鱼儿的冬眠而“冬眠”,其实不然。在冬季垂钓能够让许多人施展自己的钓技水平,收获一年中最多的鱼获和乐趣,尤其是在冬季垂钓突眼河鲈更是要比在其他季节里要刺激得多。突眼河鲈的好斗喜动的本质、通常栖息的水域、喜欢群居的习性,都让这个冬季的冰钓变得诱人。选定一个位置,并且根据河鲈的习性来决定自己的垂钓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建防 《钓鱼》2009,(14):50-51
石鲽属海洋底栖性鱼种,多栖息于海洋生物丰富的近岸沙滩。洄游规律是晚秋进驻,隆冬撤离,冬末再入驻,初夏再撤离。在水温较低的时节,当其它惧冷鱼种多游至越冬场越冬后,石鲽仍坚守“阵地”,正弥补了垂钓季节上的这段空白,这也是其深受海钓发烧友喜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海鱼大观     
《钓鱼》2006,(24)
钝吻黄盖鲽(蝶科) Pseudpoleuronectes yokohamae地方名:黄盖、沙板、小嘴、田鸡鱼、扁鱼、冷水板、小高眼、沙盖。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重200~400克。头小,口小,两侧口裂不等长。两眼小,均长在头右侧。有眼一侧为背面,呈深褐色,被栉鳞,有不规则的斑点:无眼一侧为腹面,呈白色,被圆鳞。有眼侧上下颌无牙或仅下颌有~2个牙;无眼侧上颌9~13个牙,下颌12~15个牙。背鳍由眼部直至尾柄前端;腹鳍由胸鳍后部延续至尾柄前端;尾鳍  相似文献   

10.
在山东莱州湾畔,每年的8-11月,是垂钓痴鱼(学名虾虎鱼)的黄金季节。在最佳的垂钓日子里,沿海垂钓者络绎不绝,估计至少也有数百人之多。在垂钓过程中,挂钩、丢坠、断线的事故频频发生。有一次我到三山岛老港钓痴鱼,因不了解海底状况,一连丢了6挂钩坠,一挂新买的钓线也所剩无几。算起来虽仅是10元左右的损失,却使垂钓的乐趣大打折扣。其他钓友,也常有类似的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长岛海钓     
长岛县,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有大小岛屿十几个,与蓬莱市隔海相望,乘轮渡班船40分钟抵达,每小时一班船,可以带汽车。长岛县府驻南长山岛,与城市一样,食宿都很方便长岛县各岛屿,四面环海,处处可下钩,四季能垂钓。本文主要介绍群岛最南边的南长山岛与相连北长山岛的钓情。如有机会,到北部几岛垂钓,鱼更多更大。可钓鱼的品种约有十多个,主要有海鲋、青鳞加吉鱼(青鲷)、黄鱼(六线鱼)、黑鱼(黑)鱼、偏口鱼(比目鱼)、白米子鱼、黄鱼、鲈鱼。鲜鱼、鳝鱼等。到北部南隍城岛、北隍城岛等岛,秋季可以甩鲅鱼(鲐鱼)。垂钓最佳季…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7,(22)
去野外垂钓,有一件事情令钓友十分讨厌,那就是蚊虫及其他昆虫(如蚂蚁、小黑虫等)的袭击及干扰,蚊虫及昆虫至少有两大公害,即影响垂钓和传染疾病。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各类小虫叮咬)的垂钓场所,由于水、  相似文献   

13.
张仲斌 《钓鱼》2007,(11X):51-51
去野外垂钓,有一件事情令钓友十分讨厌,那就是蚊虫及其他昆虫(如蚂蚁、小黑虫等)的袭击及干扰,蚊虫及昆虫至少有两大公害,即影Ⅱ向垂钓和传染疾病。夏秋季节(其他季节也有各类小虫叮咬)的垂钓场所,由于水、草、闷热的气候等诸多因素,促使蚊虫繁殖达到高峰,这对喜欢去野外垂钓的朋友来说,确实是头痛之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我国海钓活动开展较普及的城市之一。这里群山环抱,岛礁众多,暗礁密布,海水清澈,可供垂钓的主要有黑鲪鱼、六线鱼、海鲈鱼、鲽鱼、黑鲷等30多种鱼。  相似文献   

15.
《钓鱼》2007,(22)
秋天是春天之后的第二个垂钓黄金季节,秋钓具有日夜温差大,鱼类摄食凶猛,鱼体个大肥美等季节特点,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经验总结出来的适合秋钓大鱼的七个注意事项,跟钓友分享。  相似文献   

16.
威海斗大鳐     
盛夏7月,还算不上海上垂钓的好季节。但是,持续几天的高温天气,陆地上热气逼人、星期天的午后,我和钓友老李为避暑气,便带上手把线,划一条小船,来到了距岸2000余米的垂钓锚地。 小船稳定后,我俩就在钩上挂上新鲜的小乌贼,然后把钓线垂下海底,静等鱼儿上钩的信息。这片海区水深30余米,烈日照不透,是夏日垂钓的理想钓点。 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海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虽然我俩都在不停地抖动钓线,但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竟然没有一条鱼儿问津。我俩只好不时收上线来换一换那泡得发胀的小乌贼。要知道,对那长时间受水浸…  相似文献   

17.
冰钓大眼鱼     
赵强 《钓鱼》2004,(2):40-40
“大眼鱼”的体形和大小与麦穗鱼相仿,只是身体略微透明,长着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比麦穗鱼招人喜欢,有的人甚至养在家中的鱼缸里欣赏。该鱼抗寒性极强;即使在数九寒冬也照样觅食,垂钓季节里无人垂钓这种小杂鱼,都远远地躲着它;就怕它闹窝,但一到冬天它就和鲫鱼一样,成了主要的冰钓对象。冬天钓瘾难难时,我就常去钓这种大眼鱼。  相似文献   

18.
菱角塘一般水层深浅适度,水底较平坦,并且有相当厚度和肥沃的淤泥。由于塘主把经济收入的着眼点放在品种优良的菱角上,所以一般很少放养鲢、鳙、草、鳊等经济鱼种,内中多为土生土长的野生鱼类。这些池塘垂钓季节也有别于普通鱼塘,传统概念上的垂钓旺季,菱角塘却被密集的菱禾和纵横交错的菱根覆盖难以下钩,只有在深秋之后到开春之前,即冬天,才是垂钓菱角塘的好季节。  相似文献   

19.
孙美理 《钓鱼》2007,(11X):38-39
秋天是春天之后的第二个垂钓黄金季节,秋钓具有日夜温差大,鱼类摄食凶猛,鱼体个大肥美等季节特点,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经验总结出来的适合秋钓大鱼的七个注意事项,跟钓友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如何垂钓“变天”时 1.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是影响钓获量的首要制约因素。一般来说,气温在10∽30℃之间,适宜鱼生长及摄食。此种气温,多在春秋两季,因此,春秋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这是普遍规律,但也有特殊情况。这些特殊情况,即使在春秋季节也经常出现,不利于垂钓。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