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粗心是每个人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经常出现的现象,不仅学生容易犯粗心的错误,大人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粗心的毛病,但是粗心的毛病在学生的身上就表现得更加明显突出,粗心的影响可以实时体现,特别是在计算时,如何纠正学生计算粗心的毛病?  相似文献   

2.
庞钊峰 《广西教育》2013,(29):80-80,82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难免会出现粗心的问题,拿到批改下来的作业本或试卷才发现丢分都是因粗心而导致的,但又总避免不了这些因粗心而犯的错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归纳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必须指导和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本文主要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粗心的成因——注意力不集中、粗心的性格、教师过于严厉的批评三个方面,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粗心”是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的表现,是一种不良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严重的影响。有的教师认为,粗心是天生的,只与遗传有关,教育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教师甚至错误地认为,往往是那些粗心大意的学生聪明伶俐,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聪明是很聪明,只是粗心一点”,这样的评价易给学生以误导,使他们认为粗心与聪明是相关联的,从而不去重视克服自己粗心的坏习惯。粗心是天生的吗?是不是越粗心的学生就越聪明、学习成绩越好呢?学生的粗心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带着这样一些问题,笔者以“你觉得‘粗心’对你的学习成绩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粗心可以说是不少同学存在的顽疾.说来也怪,就是这个粗心问题,学生或是赌咒发誓,或是顿足捶胸,可到头来粗心依旧.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不同种类的粗心.1.性格原因导致的粗心这类学生普遍性格急躁、经常丢三落四,做事图快  相似文献   

5.
“粗心”在字典上的意思是:不谨慎,不仔细。而我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发现学生对“粗心”的理解是懂的内容做错了,学生会,但做不对、做不全。解决的方法就是以后做题仔细点。问题是在今后学习中,很多学生想仔细却细不了,不想粗心却总是粗心,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令学生苦恼。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A2):5-6
<正>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批改试卷的同时连连为学生的粗心摇头可惜,在无需讲评的情况下学生能独立订正好大部分错题,优中差各个等级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情况,虽然粗心是难免的,但是倘若以此为借口不加以重视,必将导致更多的粗心。粗心是考试中的心魔,最大限度地避免粗心是取得高分甚至满分的保证。下面我就小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存在的常见粗心问题和应对策略谈谈看法。小学数学考试中常见的粗心:  相似文献   

7.
“粗心致错”是指学生因为粗心大意致使不该错的作业做错。这是一个使教师烦恼、家长困惑、学生本人懊丧的问题。如漏题、抄错数字、简单的计算错误、忘写单位名称、不写答句、填序号却填了答案等等,都不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没有理解、掌握,而是由于“粗心大意”所致。如何认识学生的“粗心致错”问题,找出“粗心”的原因,采取措施,使学生变“粗心”为“细心”呢?一、“粗心致错”的原因分析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业错误的原因并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学生作业粗心致错也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结果。内因来自学生自身方…  相似文献   

8.
当学生解题发生错误时,老师、家长经常会用"粗心"两个字来评价学生,只是提醒下次注意就轻轻一笔带过.由于老师、家长对"粗心"无意识地放纵和宽容,结果孩子屡错屡犯.有时学生反思自己时也常用"粗心"来解脱自己.为什么学生"会解"的题目还会出错呢?是粗心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一起来剖析“粗心”背后的真相,并寻求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从进入二年级,我发现学生计算正确率明显下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造成的。时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交流孩子的学习时总会不约而同谈到“粗心”这一话题:不少学生因粗心没有得高分,因粗心导致成绩低下,因粗心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粗心与好学校失之交臂的也不少……故而,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是数学教师首要攻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一提到错误,很多人都会想到粗心,粗心当然是错误形成的原因,但是不粗心就一定能避免错误吗?把错误笼统地归结为粗心,不做具体分析,结果只会掩盖真正的原因,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真倾听学生错误的思考过程,不但会找到错误的真正原因,还会发现错误想法中有很多精彩。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让错误闪亮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粗心”是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通病”,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一再提醒,然而还是听到这样的抱怨:“唉!题目又不难,本应做得对,就是一时粗心大意而弄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学习中的大敌,那么如何防止粗心呢?本文就粗心的原因及采取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考试以后,经常听到学生说:“我真粗心啊!”其实,细细查究造成粗心的心理机制,往往是一些较为稳固的条件反射。所以,即使让学生再检查自己的答卷和作业时,也未必能发现“粗心”造成的错误。“粗心”多半是由于对概念、法则、规律不清楚,对定理、公式不理解或是由于运算不熟所造成的。下面谈谈我对造成“粗心”原因和改进“粗心”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常常会出现粗心的毛病,虽然是小毛病,可是如果不管就会造成大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等方面寻找小学生粗心的原因,并对症下药,采用各种手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耐心,使学生彻底与粗心说再见。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业粗心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读题解答习惯而造成的"真性粗心"。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出发,运用圈一圈、标一标、补一补、添一添、想一想等策略,强化学生的习惯,从而减少"真性粗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教师经常把学生的计算错误用"粗心"这一理由来解释,那么,到底学生计算粗心都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粗心现象?如何解决这些粗心现象?笔者通过访谈和思考的方式对此进行了探究。案例一:强化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中的失误除了常见的知识性、方法性错误外,因粗心而造成的错误也普遍存在。因此,了解学生学习粗心的现状,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粗心的成因,采取有效的矫正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做练习或考试的过程中,难免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粗心”所致。常常听到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就是“粗心”。我们当老师的也时常批评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粗心’,本来会做的题也做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中存在的通病。怎样对待学生“粗心”的毛病呢?埋怨和批评都是无济于事的。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弄清导致学生“粗心”的心理原因,并想出办法,加以克服。一、学生“粗心”的原因1、“粗心”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学生在做练习时,常常出现抄错题的现象。抄式题时,不是把数字抄错,就是把运算符号抄错;有的甚至上题抄一半,下题抄一半,头尾不相符;还有的把竖式中计算的正确结果,或演草纸上的正确结果,移到横式上就变了样;写递等式时把原来对的写成错的,或漏掉一部分没移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究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粗心"的三个原因:1.家庭习惯问题;2.心理定势是形成粗心的条件;3."伪"粗心。并针对以上原因及不同情况的学生应从几方面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计算,除了常见的知识性、方法性错误外,计算粗心的错误普遍存在.因此,要了解学生计算粗心错误的现状,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其计算粗心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矫正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一、学生计算粗心的现状剖析从前馈理论看,教师掌握学生由粗心导致错误的反馈信息,在教学中给予有意控制,是防止错误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学生计算粗心主要表现有:(1)观察不细,忽视审题;(2)不择算法,计算无序;(3)字迹模糊,抄错抄漏;(4)应付了事,不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粗心"是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通病",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一再提醒,然而还是听到这样的抱怨:"唉!题目又不难,本应做得对,就是一时粗心大意而弄错了。"可见"粗心"是学生学习中的大敌,那么如何防止粗心呢?本文就粗心的原因及采取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