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父亲的外衣     
父亲是一家工厂的普通职工,平时穿梭于家和工厂之间,一件普通的工作服便能应对各种场合。衣柜里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于是,家长会成了我最难堪的时刻。父亲常常来不及换衣服,穿着一件油渍斑斑的工作服就来了。有同学笑话我,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是,这感觉从来没有跟父亲说过。有一次,我被评为优秀学生,学校要家长来现场参加颁奖大会。我马上打电话给父亲,父亲爽快地答应了。电话一搁,我猛地想起了父亲的外衣,要是父亲穿了不得体的衣服来,那我不是很没有面子吗?怎么就没想到提醒他一下呢?那半天太难熬了,我后悔、担心、焦急。父亲来了!穿了…  相似文献   

2.
父亲一生质朴无华,默默无闻。父亲留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他说过的三句话,记忆中,是那么的朴实,又是那么的炙热! 还记得上小学那会儿,因家境拮据,我所穿的衣服常常是哥、姐穿过的“接力服”,由于姊妹多,待那些衣服轮到我穿时,往往不是破烂不足以蔽体,就是里长外短、参差不齐。因为这,我在小伙伴面前老是抬不起头,我总是变着法儿转移大家对我衣服的注意力。然而,一次恶作剧还是使我在大家面前大为丢脸,班上一调皮鬼趁我不备时,将手指头伸进我裤子的破洞里使劲一拉,我冻得发青的光屁股便暴露无遗。只记得,那稚嫩的自尊在刹那间土崩瓦解,一阵嚎啕大哭后,我发誓再也不去学校。那天晚上,父亲的旱烟味弥漫着整个房间,他抚摸着我的头叹息地说“孩子,不怕衣服破,就怕肚里没有货”。在父亲的一再劝导下,第二天,穿上母亲重新缝好的裤子,我昂然步入了学校。这是父亲留给我难忘的第一句话,直到现在,我常常用这句  相似文献   

3.
锲而不舍 1956年,袁聚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在六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父亲是煤矿工人,本为干部,在"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母亲是普通农民,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父母把我们六个孩子拉扯大,真是太不容易了.比起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的孩子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 回首过去,袁聚祥无限感慨:"父亲除了去煤矿上班,还要加班去地里干活,母亲也忙里忙外,十分辛苦.吃不饱、穿不暖,这在当时太正常不过了.即使轮到哪个孩子过生日,小寿星的伙食也没啥改善.穿的也很困难,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给老三……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作为老二,又是男孩,我穿新衣服的感觉是去大学报到时才平生第一次体会到."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11,(10):11-11
他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十五岁,长得又瘦又小,父亲是卖水果的,母亲在学校边上做修鞋匠。 他的父亲没受过教育,却花了很多钱让他上这个重点中学。从第一天起他就受歧视,别的孩子穿名牌衣服,书包和铅笔盒都要几百块。他们笑话他的破书包,他哭过,可他没告诉父母,因为怕父母伤心难过,这个书包是妈妈攒钱给他买的。  相似文献   

5.
读大一时,与我同寝室的五位同学,每人都有一套名牌西服,唯独我没有。穿着粗布衣服在同学们眼前晃来晃去,总觉得自己掉价。但我来自农村,能读书已经是一种奢侈,当然也就别想去穿什么名牌西服了。但我实在禁不起名牌西服的诱惑,一个星期天,我特意回了一趟家,同父母要钱买名牌西服。父亲听后低头叹气,母亲则哽咽着说:“孩子,咱家里穷,爹娘对不起你,让你在外面受苦了,等有了钱,再给你买,好吗?”我带着一腔怨气离开了家,回到了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来学校找我,他把我叫到一个无人处,说:“孩子,穿上名牌衣服,看上去好像有了身价,但脱了之后呢?…  相似文献   

6.
感动     
从小学6年级以来,我一直很讨厌我的父亲,也许是思想“成熟”了,嫌弃自己的父亲了。我怨他长得那么矮,还把这一基因遗传到了我的身上;我怨他穿的衣服破破烂烂,没有一件像样的;我怨他不给我零用钱,身边的同学总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我只能眼巴巴地羡慕;我怨他给我的  相似文献   

7.
"世间有许许多多值得让我们感谢的人,也是我们应该感谢的人。这些人中,我认为我们最该感谢的人是我们的母亲。如果没有母亲,就不可能有我们;如果没有母亲,我们就不可能无忧无虑地长大;没有母亲,我们就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人们说过母爱是最无私的,我十分赞同这句话。在下雨时,冒雨给我们送来雨伞;在天冷时,叮嘱我们多穿几件衣服;在生病时,在我们的身边细心照顾我们……这样的一件件事都体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相似文献   

8.
父亲     
父亲 41岁了 ,和他的同龄人比起来 ,他显得老许多。父亲从不讲究穿着打扮 ,一年四季就只是那么两三套衣服。每当母亲提出给他添几件衣服时 ,他总是说 :“有穿的就行了 ,省下钱来给孩子买几本书吧。”邻居们都夸父亲能干 ,一个人用劳力赚钱来供四个子女上学 ,却从不道一声苦 ,也从不哀求别人帮忙。脸上总是挂着微笑 ,可我知道父亲的内心是最苦的。每到开学时 ,父亲就用他那双长满老茧的黑黑的手从箱子底摸出一叠人民币 ,颤抖的数着 ,嘴里总不忘叮嘱几句 :“你们要好好学习 ,知道吗 ?这钱来得不容易啊 !”当我从父亲手里接过那一叠他用血汗换…  相似文献   

9.
待我归来时     
正北方的雪黎燕归很喜欢缠着我给她描述北方的大雪。我叫江棋,从小在北方长大。北方经常下雪,新雪踩上去很绵软。但事实上,我对于北方也就只有那么一丁点残存的印象,无论好坏我都依然充满热情地喜欢着它们。我小学毕业时,父母离了婚,母亲又嫁给了一个南方的老实男人。我记得母亲带我走的那天晚上,她自顾自地收拾一些还能穿的衣服,父亲有点局促地想帮母亲收拾些什么,一边搓手一边在小小的过道里来回地走。可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东西是母亲还能带走的,所以我在那一刻明白了她为什么会带走我。去车站的路上夜色浓重,无星也无月,风狠狠地刮过我的耳侧,但我还是听见了父亲在后面的叹息。我回头看他,却看不清十几步之遥后的父亲有怎样的表情。看着我一个劲地回头看,母亲在我身侧,偷偷地哽咽住了。  相似文献   

10.
影片的开始就是一双苍老的手,一针一线来回穿梭在一双粉红色的破旧小鞋子中,这个特写镜头就如同针线一样让我感到纠结——主人公阿里的父亲在清真寺里帮人泡茶,母亲卧病在床。也正因为如此,小小的阿里从小就懂得自己在这个家应该负起的责任。阿里弄丢了妹妹萨拉的鞋,但他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和妹妹相约穿同一双鞋上学。  相似文献   

11.
Easy Know Star     
对权相佑来说,他对父亲的记忆只能通过照片来接触。在他还是六个多月的婴儿时,身为小学教师的父亲就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家道中落,令权相佑从孩提时代开始就与母亲、哥哥过上候鸟般的生活。一家人不停地搬迁,辗转住在廉价的出租屋里。甚至有一段时间,权相佑一家还住在街道专门用来堆放杂物的旧房子里。回看那段贫苦的日子,权相宇说,“虽然那时没有什么玩具,穿的也尽是些亲戚给的旧衣服,但妈妈会把衣服洗得很干净,然后安慰我说,‘相佑,你不要难过。’至于父亲,在我上小学三年级前,母亲一直骗我说父亲到美国去了。所以,童年的我是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的,不知道愁苦是什么滋味。”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我不知多少次展纸想写我的母亲,但当我每次提笔的刹那间,又不知从何写起。因为我害怕写出隐藏在我心中的那份酸楚与悲哀。我没有写母亲的勇气。今天,语文老师的那番话给了我足够的鼓舞,使我终于又重新提起笔来写我的母亲。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没有多少文化,更不善于言谈,每天过着一成不变的劳累生活。每当看见别人的母亲穿得很漂亮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古朴而又破旧的衣服;每当听见别人的母亲大声谈笑的时候,我又会想起母亲的寡言少语和她那枯黄的脸颊……父亲常年重病在身,每天都要吃药,这样给家庭带来的贫困就不用提了。更糟糕的是,债…  相似文献   

13.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父母要求保守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成龙!父亲有他的事业和影迷,我和母亲都成为生活在他背影里的亲人.他基本上一年只到洛杉矶和我们待上两个礼拜,而且从没有带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14.
总在饭后 ,父母喜欢拿对方的缺点开玩笑。不算过火 ,却很有趣。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几句话 ,道出了父母共同走过的青春岁月。灯光里 ,两张被岁月磨蚀的面孔 ,在风风雨雨的日子里 ,心中永远都为对方点着一盏长明灯。他们 ,是幸福的。父母大半辈子就这样走过来了。平淡的岁月里 ,总少不了磕磕绊绊。记得从前休假时 ,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广告一串儿一串儿的 ,母亲总是边看边怨父亲没有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有时也会当着他的面 ,使使小性子 ,父亲是平静的 ,即使面对母亲像广告一样没完没了的唠叨。我知道 ,此时的父亲在以他最大的宽容去谅…  相似文献   

15.
从记事开始,我就被父母要求保守一个秘密:不要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成龙!父亲有他的事业和影迷,我和母亲都成为生活在他背影里的亲人.他基本上一年只到洛杉矶和我们待上两个礼拜,而且从没有带我出去玩.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     
在我的眼中,父亲是一位忠厚、仁慈、通情达理的人。父亲对我的关心、教育,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而我对父亲的爱也是永远不变心的。父亲出生在贫穷的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所以父亲一生下来就摆脱不了农民的命运。父亲已五十三岁,长年的劳作,使地头上布满了白发。父亲的生活极为简朴,身上穿的衣服没有一件像样的,但父亲一点也不计较。父亲也是个好劳动的人,经常干活到很晚才回家。父亲差不多是个文盲,除了写自己的名字以及看一般信件外,其他就不认识了。听父亲说,以前由于家里很穷,小学还没有念完就辍学了。直到现在,父亲还为…  相似文献   

17.
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 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眼前就 会浮现出父亲那被烈日晒得干黑的、满 是皱纹的脸……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也就继承 了农民勤俭的性格。衣服总是洗了又 洗,过年时都不买件新衣服,只是把旧 衣服洗洗就穿上了。妈妈要给父亲买 时,他总是说:"庄稼人穿那么好干嘛? 弄脏了怪可惜的。"父亲从不乱花一分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18日是我的生日,妈妈专程从上海赶回来给我过生日,我十分开心。这一天也是住在我家楼下有一个叫小伟,从小就没有了父母,和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爷爷相依为命的小朋友的生日。他平时没有好衣服穿,也没有好鞋子穿,更没有漂亮的玩具,甚至连饭也是饱一顿饿一顿的吃不饱。我善良的奶奶时常给他端一些好一点的饭菜去。也许他从来也没有体会到过生日的快乐。那天,我告诉妈妈,我想和小伟一起过生日,想让小伟  相似文献   

19.
1997年12月8日10时整,在辽宁省抚顺青台子监狱接待室里,一对母子在抱头痛哭,这对母子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过面了。哭得死去活来的小伙子叫张锐,哭后他平静下来了:“妈,你们既然都不要我,为什么要生我?’还在流着泪的母亲马秀芬给儿子讲着过去往事,儿子也把自己二十多年经历告诉了母亲。于是,我们知道了这个让人流泪让人伤痛让人思考的真实的故事。1974年春天,张锐才4岁,可他就要永远离开妈妈了,也几乎是永远离开爸爸了。小张锐的父母离婚了,他判给了父亲,母亲含着泪离开了家,可父亲并没有和他生活在一起,而是把他送到了奶奶家…  相似文献   

20.
父爱如杉     
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那一年父亲只有23岁,还走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晴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常常可以从邻居们口中听到我记事以前父亲的艰辛养育:我饿了,没有奶水,就哭。父亲先是熬米汤,一口一口吹凉后喂我。偶尔我会刁嘴不喝,父亲就抱着我串乡走户,去找刚刚生了孩子的女人讨奶。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可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回去。这样来回跑,误工又误时,有人劝父亲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