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词教学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结构助词"的"作为虚词的典型成员,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也是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错的地方。基于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高级阶段留学生结构助词"的"出现的偏误进行统计,总结出偏误类型,分析出偏误原因,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常馨 《教师》2011,(8):123-123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3.
甲级连词"而且"是留学生产生系统性偏误的常用虚词之一。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归纳、对比发现"而且"的使用偏误类型集中在误代、误加、遗漏三个方面。除去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些偏误主要是由留学生对"而且"及其他相混淆词的语义及语法用法的不知、不明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语料,详细分析了留学生关于"别人"与"人家"这对意义相近、用法相似的人称代词的偏误情况,并采用统计分析、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出偏误类型,以期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收集整理的语料,归纳出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关于程度副词"极"的使用中存在的五类偏误现象,并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对误例的偏误进行分析。通过汉英对比、近义词对比、语言负迁移影响探究、HSK大纲分析等方法对造成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错次数高达2031次。就"已经"的偏误情况看,偏误类型主要有错用、误加和缺省。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于泛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日本留学生学习介词"从"的偏误例句进行了归纳,同时对这些偏误例句做了总结和分析,将偏误例句分为错序、遗漏、误加和误代四种偏误类型。以偏误类型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体标记词"了"时常会产生偏误。本文基于HSK动态语料库讨论韩国留学生习得"了"所出现的偏误,分析了学生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泰国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其在标点符号功能使用上的偏误类型,并总结出偏误的特点,进而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终于"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副词,使用频率很高。在实际运用中,留学生使用"终于"一词出现了较多的偏误。尽管目前关于"终于"的本体研究较多,但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终于"的研究不充分。本文基于HSK动态语料库,对"终于"这一语气副词进行分析,讨论出现偏误的类型和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偏误的方法,希望能对"终于"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量词是汉藏语系中特有的词类,因而也是许多汉语学习者感觉非常难学的一类词。其中,个体量词"个"是学习者最早接触到的量词之一,且其使用频率高、适用范围广,是容易出现偏误的量词。文章主要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关于"个"的语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偏误原因分析,以期使学习者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量词"个"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韩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体标记词“了”时常会产生偏误.本文基于HSK动态语料库讨论韩国留学生习得“了”所出现的偏误,分析了学生产生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像”作动词时,主要表比喻和比较。它在汉语中的实际用法较为复杂,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偏误。基于配价理论,本文具体辨析“像”的用法,试图归纳不同语义类型“像”的配价类型和格式,参照格语法理论探讨其深层语义的表达模式。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留学生使用“像”字句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总结其偏误类型和偏误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像”字句。  相似文献   

17.
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作为语料来源,分析并归纳了留学生在汉字习得过程中的别字偏误类型。文章对别字进行了分类归纳得出:别字偏误的类型主要有形近别字、音近别字、异形同音字。本文在分析中又考察得出别字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原因:汉字文化背景因素、汉字认知心理、汉字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给"是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的一个介词,也是学习汉语的二语习得者使用时偏误率较高的介词之一。本文选取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使用"给"出现的所有偏误句作为研究对象,归纳留学生使用介词"给"的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并归纳了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使用"是……的"句的情况,然后依据偏误分析的理论框架进行归类,并揭示这些偏误出现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彤 《中国轻工教育》2019,(2):35-39,49
"在"在现代汉语中是集动词、副词、介词、助词词性于一身的语法词,是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之一。本文总结归纳"在"的用法,采用偏误分析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学习"在"时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语法词"在"时,提供些许分析偏误类型的思路,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