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4):47-48
语言是诗歌的灵魂,在儿童诗言语世界中,其语言不仅承载了儿童诗对童真、童心、童趣的坚守,而且映射了儿童诗教学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学生读诗、写诗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儿童诗的创作,可以大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进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以儿童诗语言为跳板,可以为儿童诗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更是引导低年级儿童逐步领略儿童诗的独特魅力,习得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诗充满童趣、童心、童真。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儿童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编者也意识到儿童诗教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关注童诗的教学,还要引导儿童写儿童诗,积极培养他们写童诗的兴趣。首先,要引导学生诵读童诗。读是写的基础。优秀的儿童诗一般都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的。  相似文献   

3.
童真、童心、童趣集中反映在儿童的言语上,连缀在一起就是一首精美的诗。学习富有童真童趣的儿童诗,诵读诗文是基础,展开想象是关键,仿写创作是终点。朝着这三个目标努力,儿童诗教学的春天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4.
罗阳 《文教资料》2013,(10):72-73
儿童诗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在于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涉及儿童诗的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诗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发展儿童语言和开发儿童思维的重要作用,儿童诗教学应该契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重点从对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这两方面来对小学生进行培养教学  相似文献   

6.
儿童诗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给人带来想象空间。小学高年段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时期。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儿童发现诗歌的美。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具象、吟唱涵泳、情景相生等方法提高儿童诗歌审美和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徐燕霞 《教师》2020,(3):44-45
儿童诗富有童真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明朗的节奏等特点,又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内心世界,易于让学生接受和喜爱。但在儿童诗教学中普遍存在侧重朗读和理解或是注重仿写等依葫芦画瓢的教学误区。在当前核心素养时代,儿童诗的教学应该是以读写训练为核心的语文实践活动。文章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儿童诗《彩色的梦》为例,探讨如何解读文本和有效进行读写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儿童诗顾名思义是以儿童为读者,叙事生动形象,想象丰富,语言稚嫩活泼,节奏琅琅上口,融童真、童心、童趣为一体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开发儿童潜能、张扬儿童个性、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比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就安排了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读诗、赏诗、写诗活动.基于这种认识,儿童诗的写作教学成为了一门亟待探索和研究的新型课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诗歌的灵魂,在儿童诗浅语世界中,它的语言"真善美"之上,不仅承载了儿童诗对童真、童心、童趣的坚守,而且映射了儿童诗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策略。剖析儿童诗语言的"真善美",实际是对儿童诗进行的一场从形式到内涵的循序渐进的总结和审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语文教材中增选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儿童诗歌。儿童诗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具备了诗性和儿童性的双重特征,体现了儿童精神和诗歌精神的完美统一,深受儿童喜爱。教学现代儿童诗时,教师应当自觉树立文体意识,从找准诗眼、链接生活、放飞想象、品位语言等方面,提高儿童诗教学实效,发挥其特有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儿童诗主要是以儿童为接受对象,适合儿童阅读、吟诵,可以分为古代诗和现代诗,这些诗歌应该符合儿童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儿童诗展开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提升儿童的道德品格和思想内涵,激发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小学生的年龄跨度在6-13岁之间,这个阶段正适合儿童诗教学。本文从独钟于"情"的方面进行儿童诗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诗歌情感,通过创设诗歌情景获得情感体验,指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情感之美,进而探究儿童诗教学,从而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12.
侯秀娜 《成才之路》2011,(18):83-83
儿童诗是以诗歌的形式、精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独特的视角来表现生动活泼、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和情感世界,充满着无限的童真童趣,是一种艺术语言。儿童诗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于他们阅读欣赏。  相似文献   

13.
儿童诗是由儿童的身体感官可以直接领会其精神实质的文字,这正与多感官教学法的要求不谋而合。儿童诗歌教学应从知情意行来激发孩子对儿童诗的兴趣,注重聆听、朗读、仿写和想象等多感官的运用,切实发挥儿童诗的诗教价值,培养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儿童诗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学习语言的典范。儿童诗的教学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把儿童诗还给儿童,使儿童诗真正地融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让他们在赏读品味儿童诗的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语言魅力,在充满童趣而又贴近生活的儿童诗学习中,发展心智,享受诗意的童年。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一颗宝石,闪烁着熠熠夺目的光彩,它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儿童诗作为最珍贵的那一颗,在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诗富有童真、童趣与童情,对于低学段儿童语言的积累具有基石性的作用,而如何有效地指导儿童背诵儿童诗,使其在积累语言的初始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对低学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儿童诗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出记忆儿童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的小学生情感纯真饱满,喜爱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儿童教学中,传统教学观念深厚,教师只注重儿童诗的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注重灌输式的教学,单一枯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社会各界越来越注重儿童诗诵读应该建立在儿童本位的基础上,本文从儿童本位出发,探讨了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吴建明 《天津教育》2021,(9):137-138
本文立足于儿童诗教学的真实情况,从“多媒体融合构建儿童诗教学新样态”“电子杂志助力使儿童诗教学注入有根的灵魂”“微信短视频构建儿童诗学习新场域”“互联网生活渗透让儿童诗学习真实发生”“信息化教学平台提供儿童诗教学新场所”五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提升儿童诗歌学习质量进行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泰戈尔曾说过:"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字,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新课程下,教学过程中关注的不再只是重点、难点和考什么,而是更多地去思索什么地方打动了学生,什么方式学生最喜欢。尊重童真、童趣,把游戏、故事、艺术、表演等巧妙地引入教学,让学习成为儿童幸福童年的快  相似文献   

19.
儿童时期是如诗一样的年华,小学语文课本就给了儿童最好的馈赠——儿童诗。如何让儿童诗教学为学生的美丽童年增添一抹亮色呢?试从诗的情感、情趣、情境等方面,浅谈小学语文儿童诗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邢娟 《早期教育》2014,(3):54-56
长期以来,幼儿园儿童诗教学存在生态化缺失,教师对儿童诗内容的选择忽视了"儿童的存在",对儿童诗内涵的把握缺乏"深入浅出",对儿童诗教学方法的提炼难见"扎实灵动"。我们应着力构建幼儿园儿童诗生态化教学,从评价方式生态化、课程资源生态化、实施策略生态化、艺术融合生态化等维度优化儿童诗教学活动,使儿童诗教学更具全面性、人文性和情感性,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