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意境是中国艺术家毕生追求的艺术至境,也是中国古文论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长期以来,有人给它以本体的地位,有人将其归入作品论的范畴,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充分重视文本与接受主体在意境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文本只是意境存在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条件,是接受主体也只有接受主体才最终使意境得以实现。这里引入西方文论中的“文本”和接受美学的理论,以期对意境有一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接受理论的接受主体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收机制中接受主体的需要、知识结构以及情感控制机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影响,提出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充分重视接受主体的需要、培养人们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思想情感、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思维方式、构造良好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新时期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主体间性越来越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对主体间性方法的兴起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显得十分的必要,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向科学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哲学”是一门研究教学主体,通过教学中介,作用于教学本体,形成教学行为的内在要素、关系及其规律的高职教观和一般方法论的理论学说。“高职教哲学”主体论是高职教哲学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教师主导行为与学生主体过程的矛盾为动力,以教师主导论、学生主体论、能力资本论的界定及其否定关系为内容而构建的逻辑体系,具有解析性、批判性、重构性和方法论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对提高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的“期待视野”包括动力、目标、加工、调节四个子系统,可通过满足接受主体的自我需要、构建切实可行的目标导向系统、优化接受主体的加工系统、构建积极的调节系统,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伟 《教育科学》2006,22(6):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现代教育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是在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确立之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和“知行合一”。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1、中国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未能古今贯通和中西合璧;2、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着“五多五少”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速度;3、教育哲学的理论困惑。促使新世纪中国教育哲学更好地发展,可以从四方面把握:1、确定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关于文学接受主体有许多论述,其中以下三点得到特别重视和强调:工于诗文;研究理论;追求真理。它们是钱钟书感应特定时代语境所提出之观念,具有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主体教育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联合主办,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主体教育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月14日至17日在河南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反思与构建。来自全国10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特邀专家以及4所中小学的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着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时代反思、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主体教育理论研究、主体教育理论的建构以及主体教育研究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动力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集中表现为客观性、鲜明阶级性、动态变化性、复杂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特征对探索激发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动力的实践策略,落实“三贴近”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问题既是近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又是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90年代初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逐渐重视,主体性教育成为时代的教育哲学。当代,主体性教育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态势: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成为研究主体性教育的新视角,并拓宽了教育研究的视界。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主体教育是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框架下建立的,随着哲学主体性在现代社会步入“黄昏”,现代主体教育理论也陷入了自身的困境。反思现代主体教育,要求我们超越主体教育自身的弊端,走向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的主体间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理论拓展了网络文学研究的视野,用主体间性理论解读网络文学,使网络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文本主体、创作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明晰,有益于深化对网络文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包括内动力、外动力与合动力,它们共同推动着接受主体内化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标的活动。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得到接受主体的充分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达到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动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主体教育研究面临着“过时论”、“抽象论”和“终结论”的挑战,需要认真审视主体教育的现实针对性、理论定位和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人的主体性的成长和主体教育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尚未过时;主体教育不是抽象的哲学理论,它为当代教育实践明确了新的价值取向,为科学的认识教育活动中人的特性、教育过程的性质以及科学地揭示人的发展机制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立足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带来的活动的交往性,以及文化的群体性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可能和制约,将促动对主体性的内涵、生成发展的机制以及研究范式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纠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彪 《教育导刊》2011,(1):13-16
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正在走向主体间性哲学,这一走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突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诉求主体间性,交往式和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8.
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要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就必须肯定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中的主体地位,借鉴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在简述接受理论后,认为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有:要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区分接受主体的层次性,重视研究主体的接受障碍。  相似文献   

19.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争论中比较集中的三个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有无必要引进这对哲学认识论范畴;受教育者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主体;怎样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性质?本文认为,争论的原因主要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上存在重大分歧.因此,要在理论上搞清楚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从方法论上应有两方面的约定:一是在一定阶段的研究中需将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二是在考察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时,需从特定的视角出发确定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中国教育学研究进入历史新时期。教育学研究表面热闹甚至繁荣背后,主体迷失现象同时开始暴露:教育学常常成为其它学科的“领地”,当代中国教育研究者常常“不在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既有源于西方学术话语强势地位的外因,也有源于教育学科独特性萎缩的内因。走出研究主体迷失的泥潭,需要当代教育学人的主体自觉,有赖于教育学科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