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读书,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意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喜欢读书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何让学生喜爱阅读,我想,只要用心为学生营造书香氛围,耐心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精心为学生组织读书活动,就能让学生愉快而自觉地读书。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的课余阅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大量的书籍,报刊,文献资料,数据库资源可供学生阅读。因此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指导读者读书,使读者不断提升阅读层次。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成长史,童年的阅读更是人生的一摸底色。利用有限资源,加强对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指导。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其次授之以渔,使其会读书方法,从而有效汲取更丰富的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快乐阅读。  相似文献   

4.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同时引导其内化阅读内容,从而提高阅读质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适合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的有效途径、方法、原则,形成"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操作体系,达到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与读书指导课的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了课外阅读的范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养,有效促进了读书指导课的教学,推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开展课外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享受读书的快乐,同时又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遵循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阅读规律,指出了当前部分语文教师指导经典阅读的误区,提出了一些有效指导课外经典阅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阅读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课外拓展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外拓展性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阅读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营造?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几点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勤于动笔,从读书中吸收营养,提高写作的能力。在教材的处理上,在力量的使用上,可以有轻有重,通过有效的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的素质,阅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丰富学生的词汇,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因此,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也说过“读书万卷始通神。”面对众多的学习科目,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业,我们的学生如何能够“读书万卷”呢?当然,这里不仅仅是在追求数量,而是要强调“读书”二字,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简单地这样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地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他们不仅要阅读--“披文得意”(读懂理解),而且要思考--“运思及物”(阅读创造)。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如何抓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采取初读重感知、精读重感悟、积累重运用的递进式策略,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与习作结合。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仿写,能丰富情感,增强语言积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如何抓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采取初读重感知、精读重感悟、积累重运用的递进式策略,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与习作结合。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仿写,能丰富情感,增强语言积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高校学生读者的阅读现状,即:读书时间碎片化、读书方式电子化、读书类型专业化、读书兴趣选择化的趋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在改善阅读环境、注重阅读宣传、激发读书动力、树立阅读价值观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150万字,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由此可见,拓展学生阅读总量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还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走进他人的世界中,产生更多的感悟,积累更多的经验,使他们的人生得以充实、完满。  相似文献   

17.
屠晓英 《科教文汇》2011,(11):105-105,157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希望营造书香校园,让经典滋润学生的童年,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遇到了种种困难,如学生没有书读,缺少读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些方法,认为要改变学生目前的这种状况,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3)落实好检查,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8.
课外阅读能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课外阅读能陶冶学生情操,积淀丰厚的知识;课外阅读能发展学生智力,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需要讲求一定的方法,而学生的阅读往往是处于无计划、无序、无方法的状态中。因此,需要我们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空间和正确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有效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向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82-283,285
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大学生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和空间,还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在关注学生阅读倾向,开展各种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时,积极开展推广集预防、治疗和发展健康心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阅读疗法服务,调适和化解大学生心理障碍.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疗法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不仅能丰富人的认识、情感,更能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对于当代学生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培养阅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享受读书。读书伊始,先让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前言部分,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背景、脉络或大意。教师在给学生充分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组织全班交流,进行精彩片段的分享和评析。要求学生跳出一本书来,活读整本书,发挥文学作品对人的情操的陶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