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谓史政不分家、史地不分家,无意中已将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知识融于历史学科之中。正是因为历史学科的这种亲和性,在文科综合考试模式下,无论是综合型的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大都是以历史学科为主体情境而设置的。由于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故此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对较大,是学生综合考试中的主要难点。笔者总结近年文综卷中曾出现过的此类综合选择题,简要说明其主要的类型及解法,供大家参考。一、史地综合类时空两维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坐标,也是历史与地理天然联系的纽带。人类社会所有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进行,历史学科已突破了以考察基础知识为主的局限,成为考察历史本学科综合能力和政史地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可见历史和地理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史地分析能力,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是适应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一句老话:“史地不分家”。这句话最能揭示历史与地理之间至为密切的关系。中学生要想学好历史,就必须注意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学会学科交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科学结构,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跟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门"开放的复杂巨大系统"。常言道史地不分家,地理和历史有着众多的联系,特别是世界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一、精选与地理教学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永恒主题,应该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广大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史地不分家”,地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有声有色的历史话剧都是在一定的地理舞台上演出的。特别是中学地理与历史之间联系紧密的知识点较多,一定的地理条件往往成为历史活动、历史结局的某种重要因素。如把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紧密的横向联系起来,就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之成效。  相似文献   

6.
“文史不分家”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语文课堂不可能不引入历史知识,历史课堂也不可能不涉及语文知识,这既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又是综合实践课所必需的。因此,文史知识的整合,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我在长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坚持引入语文知识,以辅助历史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芸 《现代教学》2007,(11):24-26
地理学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而地球表面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决定了地理学必须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地理学研究既注重空间的变化,也注重时间的变化,所以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将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起来,或者将历史知识落实到某一地理实体上,两者貌合神离。这主要是由于未能将时间动态的视角这一历史思维的方法贯穿到地理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史地不分家",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历史学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果高中地理教师能够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历史知识,非常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历史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的必要性1.地理学与历史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任何历史活动和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所以二者经常相互影响。例如,中华文明诞生于黄河、长江流域,这是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历史和地理本不分家,即"史地不分家"。经过修订后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史地的关联和结合,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上用地图来印证历史就尤为必要,本文结合教学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地图进行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处理学科内综合与学科间综合的关系 科综合能力测试与单学科考试的测试目标有相同之处,都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不同的是单科考试主要考查对某一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科综合能力测试则是分别或同时对地理、历史、政治三个学科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史地不分家,两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于地理学科的分支学科《旅游地理》而言,由于其涉及到了更多人文文化和历史典故与传说,这就使其与历史学科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作为一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地理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在这方面略有体会,在此把这些体会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2.
常言说得好",史地不分家,史地是一家";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用到历史知识或历史背景的地方有很多,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的学习,历史与地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地理学与历史学从一开始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地理与历史一直都在互为依存,也是互为促进的。  相似文献   

13.
邵新力 《历史学习》2005,(10):24-26
时空两维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坐标,也是历史与地理天然联系的纽带。人类社会所有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这也正是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所说的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的“地缘因素”。因此,近年高考文综卷对史地综合题的命题层出不穷。笔者在此做一些简要的总结说明,供大家参考。一、地理因素影响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型例1当时(北宋)经汴河运往东京的稻米主要产自(2002全国文综试题)A.华北平原B.汉中平原C.太湖平原D.江汉平原解析: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受地理因素中地形、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地…  相似文献   

14.
一、把握文科综合考试的特点 《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文科综合考试与单科考试的测试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都侧重考查考生对所学专门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不同的是单科考试主要是对某一学科基本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测试,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试题可以是分别或同时对地理、历史和政治三个学科基本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测试。文科综合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练合能力考试的全面推进和迅速发展,跨学科综合的比重日益增大。因此,各科教学要相互渗透,在历史教学中,尤要注重挖掘与政治、地理学科的内在联系。这既能巩固本学科知识,也能提高学生总揽全局、高屋建瓴的能力。这不仅是科综合考试的需要,也有助于激发人情怀,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以史地知识为时空框架开展文科综合课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科综合课程教学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变革的需要.以历史地理学科为时空框架,开展文科综合课程的教学是一条很好的路子.树立时空观,找准史地知识的结合点,以时政热点为向导,进行文科综合课程的教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招生考试通讯》2013,(3):I0023-I0028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3.试卷结构与题型: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1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所有的历史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展开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这正是文科综合《考试大纲》中所说的人类社会活动现象的”地缘因素”。因此,近年高考文综卷对史地综合题的命题层出不穷。笔者在此做一些简要的总结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综合历史、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一直是综合文科教科书编写的难点。企图在新的教科书知识体系下维持史地知识系统性的努力难见成功范例。各种范式的知识体系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其实效性受课程体制的深刻影响。因此,必须从现存课程体制出发,选择适合课程结构的教科书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史地知识,这样的综合文科教科书在实践中才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文科综合考试模式下,无论是综合型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大多是以历史学科为主体情景而设置的。由于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故此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对较大。笔者总结了近年文综卷中曾出现过的此类综合试题,简要说明其主要类型和解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