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笔者从体育意识、体育动机、体育行为等多角度、多方位对福建省各高校800名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对锻炼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但自觉参与的程度较低.仅1.55%的群体有体育锻炼的习惯,其他都属于无规律或不锻炼状态,表现为体育意识和行为的不一致性;(2)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大多集中在跑步、羽毛球、排球、篮球、乒乓球和跳绳,项目覆盖面不广;(3)体育锻炼需要、体育锻炼动机、体育锻炼态度是共同影响福建省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观因素,"增体促健"是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女大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体育锻炼,以需要层次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为框架,采用锻炼需要量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48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女大学生锻炼需要、目标定向、体育行为间的关系,构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锻炼需要-目标定向-体育行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具备多维度需要、高自我定向、低运动量特征;锻炼需要和目标定向各维度均与体育行为显著相关,其中,任务定向与高一级锻炼需要密切相关,自我定向与低一级锻炼需要密切相关。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女大学生的目标定向(任务定向或自我定向)在锻炼需要解释体育行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其效应值占总体近16.67%。  相似文献   

3.
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高校女生对体育的多元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高层次的需要.但在实际参与中带有很大的被动性,缺乏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动机是为了体育考试和达标;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短,强度小,频度低,项目选择单一且以考试内容为主;缺少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是影响女大学生所喜欢体育项目和实际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陇南地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与行为进行分析探讨。旨在研究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为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树立正确的锻炼动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对体育锻炼的选择和需要以及体育设施、场地和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运用运动心理学理论、学校体育学理论,对大连市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健身动机与体育行为的特征进行全面地描述与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出适合于现代女大学生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并且为大学生体育健身的改革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及为高校开展合理的丰富的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拖延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考察锻炼动机的中介效应。方法:在理论研究与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Aitken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体育锻炼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09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具备中低度拖延倾向和中等水平的锻炼动机,其锻炼行为亟待改善;锻炼动机和锻炼行为在性别上存在差异,而拖延在性别上却具有同一性;拖延对锻炼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在拖延的基础上,锻炼动机对锻炼行为的回归效应显著,在拖延解释锻炼行为时的中介效应显著,并且,不同自我决定程度的锻炼动机在此关联的中介效应具有特异性。结论:拖延对大学生锻炼行为具有阻滞影响,以及锻炼动机在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上具有的重要作用。研究为制定大学生锻炼行为激励策略提供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探索中学生运动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中学生体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运动调节行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定西市4所中学的564名中学生的运动动机及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由高到低依次是认同调节,内摄调节、外在调节、内部动机、无动机。且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与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内摄调节、外在调节及无动机则与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及运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内部动机及认同调节能够有效预测体育锻炼行为,且外在调节、内摄调节对锻炼强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无动机对锻炼频率、强度都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已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目的、组织形式、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频度、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及相关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和坚持锻炼的因素、终身体育锻炼观、体育锻炼研究的方法学以及锻炼行为的干预等9个方面.还对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重要性指数分忻,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所产生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行为的动机目标,并在一定的条件保障下,就会促使锻炼行为不断重复、强化,从而形成习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体育认识水平、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效果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运用行为学通过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其体育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锻炼参与率总体水平较低,其中,体育锻炼参与率男生高于女生;乡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受学生身体条件的限制较大,心理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肥胖人群的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特点,通过598名西安市知识分子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肥胖人群和正常体重人群的健康状况、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并考察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知识分子中肥胖和较胖人数占33.2%,他们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体重正常的人群,是慢性病高发人群;2)肥胖人群外貌动机最强,是肥胖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心理动力;3)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显著相关,内部动机更重要;4)肥胖知识分子促进健康的方法应首选体育锻炼,需要在体育锻炼中培养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肥胖人群的锻炼行为和锻炼动机特点,通过598名西安市知识分子问卷调查,对比分析肥胖人群和正常体重人群的健康状况、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并考察体育行为和锻炼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1)知识分子中肥胖和较胖人数占33.2%,他们的健康状况明显差于体重正常的人群,是慢性病高发人群;2)肥胖人群外貌动机最强,是肥胖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心理动力;3)知识分子的锻炼行为与锻炼动机显著相关,内部动机更重要;4)肥胖知识分子促进健康的方法应首选体育锻炼,需要在体育锻炼中培养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  相似文献   

13.
整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和拖延理论等相关理论,考察自我效能感、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综合影响,并且检验特质拖延的中介作用.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大学生拖延行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495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具备了中低度的特质拖延和中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但余暇体育的参与现状却令人堪忧;自我效能感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正向影响显著,特质拖延对女大学生余暇体育的负向影响显著,而且,二者对锻炼频率的正向(或负向)影响皆最为密切;分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特质拖延在自我效能感影响女大学生的余暇体育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而且,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值的21.05%.结论: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善拖延倾向可能是促进女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一个有效策略.研究可为培养女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ERC需要理论对体育教育的意义;体育需要与体育需求、体育动机、体育行为、体育兴趣具有本质性差别,是高于个体的普遍存在。研究认为,高校体育教学应从大学生的需要入手,使学生各个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自我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的女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我意识。设置调查问卷,对女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导致体质下降的认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环境氛围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提示应从培养体育兴趣,增加一些女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等方面增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观念、结构、动机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江苏省有71.8%的大学生支持节俭体育消费观念,应加强这方面的科学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实物需要动机是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动机,娱乐消遣次之,最后是求取知识;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子分别是消费者因子、环境因子、市场因子、企业因子、教育因子和宣传因子。其中消费者因子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我国高职高专学生体育投入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体育投入理论研究为理论支撑,对21世纪我国高职高专学生体育投入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高职高专学生在直接体育行为方面态度积极、参与程度较高、动机明确;在间接体育行为方面,学生为了体育锻炼饮食消费明显增加、饮食习惯明显改变、家长支付学费有明显增长,体育消费在不断提高;在智力体育行为方面,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态度是鲜明的,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支持是明确的,这一研究结果将为全面深化高职高专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体育投入理论体系提供科学数据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北高校大学生的健身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结论:1)湖北高校大学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49.1%,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学生总数的50.9%。其中,男生有体育锻炼习惯人数远远高于女生;2)对健身的兴趣、意志品质、设施器材因素、健身的情感体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健身的认识、各种体育竞赛影响、专人的指导和带领、是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3)影响男、女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并不完全相同,除以上共同因素外。有无特长项目和人的惰性两因素对男大学生影响较大;而自身的需求和天气环境两因素对女大学生影响较大;4)场地器材设施因素,即场地器材匮乏一直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客观因素。建议:学校高度重视体育场馆建设,改善健身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始终将培养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重视传媒宣传作用,引导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以跨理论模型作为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工具,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大学生体育认知、体育行为、体育效能、决策平衡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最后提出不同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具体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基础上研究当前长春市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体育消费的水平,体育课教学效果等体育锻炼的现状,探讨促进其中的不足和改善途径,从而为优化大学生体育行为,促进其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