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  相似文献   

2.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相似文献   

3.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相似文献   

4.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相似文献   

5.
“悲凉”是郁达夫《故都的秋》的主旋律,一开篇,作者就为全文奠定了基调:“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使众多“阅读指导”确定郁达夫笔下的“秋味”充满了“深远的忧虑和孤独者冷落之感”。诚如钱理群教授所言,由“时代的苦闷”而推出“作品必定是充满了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是“审美的误差”,但并不影响读者从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品出孤独和悲凉,只是对于这种孤独和悲凉感的成因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研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强烈感觉。故都的秋味实在深浓,我们来和作者一起饱尝一尝这"秋"吧。本文的第一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生出一些疑问:既然作者说任何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而故都的秋尤其好,那应该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这里不应该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可是"啊?这不犯了语法错误吗?还有秋天清、静、悲凉,已经令人情  相似文献   

7.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即北京)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相似文献   

8.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高中生》2012,(34):18-19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  相似文献   

9.
经典文章,反复阅读,仿佛含英咀华,让人口齿留香,方能体会文章的节奏、韵味和气度.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中的一句话说起,谈谈文章的节奏、韵味和气度. 一、例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这篇课文的开头一句话,特别是后半句,更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反复读上两遍,就会感到节奏上特别的纡徐舒缓,韵味上特别的含蓄隽永,气度上特别的雍容优雅.  相似文献   

10.
秋天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惜我生长在北方,却从来没有品尝过秋的味道,总觉得夏天刚刚过去冬天就来了。秋天仿佛是夜空中的流星,还没有看清它的模样,它就消失了。秋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不知道,记得小时候,学校开联欢会时总是提到“金秋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教师节”,九月已经是秋天了吗?九月初,太阳还不依  相似文献   

11.
上《故都的秋》前,有一学生抱怨:"老师,故都的秋天味在哪儿?郁达夫喜欢它什么呢?"我发现这个疑惑很普遍.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找到了文章开头一句带有总括性的话:"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要求学生回答:"清、静和悲凉表现在哪里?"课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们顺利地找到了相关句子来印证故都的"清、静和悲凉",但我分明看到了学生脸上的隔膜和漠然.  相似文献   

12.
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文章不论是描绘北平秋色,还是赞美自然风物,抑或是表达对故都的向往眷恋,始终都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那就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不但是北国之秋突出的特点,而且是作者对北国之秋深切的感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郁达夫幼年丧父,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忧郁、沉闷的个性;后东渡扶桑,受尽异族歧视,更让其苦闷和消沉。何况作家“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而至北平,正是“九一八”之后,此情此景,故都的秋,令这位本已伤感的文人品尝到的个中滋味,除了“清”、“静”、“悲凉”,还能是什么?抓住了这条…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的散文佳作《故都的秋》,通过一系列对于北京秋色的描绘,写出了故都的秋的特色和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抒发了自己对秋的、特别是对故都的秋的深情厚意,着意突出了一种情、静、悲凉的秋的意境。清、静、悲凉是作者所描绘的意境的主题。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明确地点出了这种秋的意境的主题:“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是指秋的纯净、清彻;“静”,是指秋的静寞;“悲凉”,是指秋的气氛、万物的衰弱、给人的感觉;这三点概括了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的意境是通过对于北京一系列秋色的描写体现出来的。首先,作者描写了在北京的院落里所看到的秋色。早晨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碧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是一幅充满了秋色的天高气爽的清静的秋天院落图,在纯净的高空中,响着驯鸽的飞声,这给人的感觉是秋高气爽,静中有动,又是响在纯净的碧空中,还有那“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  相似文献   

14.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这是铁定了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三个“来得”句是《故都的秋》的文眼,这也是铁定了的。我并不想提出什么异议,因为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于别人的见解的地方。但从8年前由我拟题的一次新教师招聘,  相似文献   

15.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所以,作者在最后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相似文献   

16.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它以情贯穿,构思精巧,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千里追寻,情在意中。首段说,北国的秋有“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接着作者写自己从千里以外的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曲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从千里以外赶来寻秋呢?这是因为他对故都的秋有着特殊的眷念的感情。前段的意中显情在尾段得到了深化。作者想留住北国的秋天竟说“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  相似文献   

17.
北国的秋天     
记得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说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的确如此,现在让我带你一起尝尝北国的秋滋味吧!北国的秋天是美丽的。北国的秋风来得又急又快,像一把刀子,又像一把扫帚,把树的叶子一扫而光。踏着落叶,漫步在林间路上,脚下发出“沙沙”的声音,它们好像向我们絮絮低语,倾诉衷肠。道路两旁的花被清凉的秋风一吹,花瓣散落下来,飘在空中,落在地上,远远望去,像美丽的蝴蝶。蔚蓝蔚蓝的天空下,斑斓的树叶和缤纷的花瓣,构成了美丽的油画。北国的秋天是温暖而清爽的。金色的阳光照在树上、照在楼房上、照在人们的身上。农贸市场…  相似文献   

18.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老篇目,许多教师在授课时每每要引导学生去理解文中“淡淡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还要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作者感时忧国的情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去追索忧思与孤独感的根源。对此笔者颇有异议,希望与诸位商榷。忧郁美的艺术追求在文中,作者直接道出北国秋的特色:“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那破屋破壁旁冷冷的牵牛花的蓝朵、那落寂的无声无息的槐树落蕊、那秋蝉衰弱的残声、那一层比一层凉的秋风秋雨……汇成了故都“清”、“静”、“悲凉”的秋味。如果武断地套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似乎就可推导出作者在文中“流露了淡淡  相似文献   

19.
正《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郁,意味隽永,文辞优美,通过对故都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这些景物分别为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并能集中体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学生在阅读此篇文章时也很容易找到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是这却不能解决本课的根本问题——郁达夫先生怎么会喜欢带有这种悲伤调子的秋呢?而本文却恰恰相反是在对秋的清、静、悲凉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家乡的爱,对自身经历的体悟,对家的安全、舒心的体悟,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主张散文应写得“情景兼到,既细且清,而又真切灵活”。他的《故都的秋》便是如同他的主张一样的意境悲凉、韵味隽永并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优美散文。北国之秋,在作者看来,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接着作者选取了破屋、天空、驯鸽、牵牛花、槐树、槐花、扫帚丝纹、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意象来描写故都的秋。破屋不言凄凉,凄凉无限。天空很高,又是碧绿色,说明秋清,很能引起作者幽远的感触。驯鸽有声以动衬静,写出了秋静。碧绿的天空,驯鸽的羽毛或灰或白,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并以秋草作陪衬均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槐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