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驰  杨璟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79-80,82
从多角度总结了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在其执教2a多的时间及在世界杯上给中国足球带来的变化,并提出了世界杯后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米卢离开中国的5个理由 1.中国队基本没有可能在世界杯上冲入第二轮 中国队出线后面临的问题就是世界杯的比赛。以亚洲球队在世界杯上表现,以中国足球目前的水平,中国得以参加世界杯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要想在世界杯上有出色表现几乎是痴人说梦。米卢的金字招牌是多次带领弱小球队从世界杯决赛的小组赛中出线,如果中国队这种可能几乎没有,米卢干吗要砸自己的金字招牌呢,他可以再挑另外一支球队去重现自己的神奇。 2.米卢不想以失利来结束中国队的执教生涯  相似文献   

3.
也许米卢真的是中国足球的福星,至少在世界杯出线问题上如此。要不怎么会突然间我们的国家队就来个180度的大转弯,用一个一塌糊涂的比分告诉米卢,中国足球队的老病根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4.
盖沛东 《新疆体育》2001,(2):8-12,31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才能算作中国队出征世界杯的时间呢?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都不是。米卢找到了一个时间。2000年12月13日米卢亲自把世界杯预选赛倒计时的牌子挂在了国家队训练场的栏杆上。至此。中国足球一个新的轮回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卡卡 《网球》2010,(1):142-143
作为中国曾经最红,也最牛B的教练,米卢除了把中国足球第一次带进世界杯.还带来了“快乐足球”的理念。当然,米卢不是让球员们在场上一边跑,一边咧着大嘴傻笑,最能体现他这一理念的是”网式足球”。  相似文献   

6.
日前米卢来到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游览江南美景,适逢国际旅游小姐大赛也正在这里举行,米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佳丽们合影留念,同时米卢的心也记挂着中国足球。曾带领中国国家队历史性地冲进世界杯的神奇教练米卢想挂帅中国国奥,除了塞尔维亚和墨西哥,米卢已经把中国视为他的第三个故乡。离2008年北京奥运的时间在不断缩短,米卢感受到了中国足球的“一切以2008奥运为重心”的足球  相似文献   

7.
老黄 《新疆体育》2001,(5):29-29
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复筛选,前前后后共考察了近60名球员,直到最近才向外界抛出了他组建的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名单。除了杨晨之外,有可能在这24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力队员的全是中国国家队征战上届世界杯预选赛的主力队员一一米卢在中国这一年绕了整整一个大圈,这份名单其实没有什么意外,这一切又将米卢脑海中的谨慎主义尽皆折射到了世人眼底。  相似文献   

8.
我想每个中国人或者是喜欢足球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2002这个数字,因为这个数字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是的,这一年我们中国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在名帅米卢的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杀出重围,冲出亚洲,迈进世界杯的的殿堂!只是缺乏大赛经验的中国队未能为我们带来  相似文献   

9.
米卢来到中国后,在他挖掘的诸多“新人”中,至今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仅有江津、李小鹏和李玮峰三人。世界杯上他们的表现将是对米卢眼光和执教水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打进了世界杯决赛圈,预测纷纷,说打进16强的,说进前8强的,甚至说得更动听的,都有。根据之一是有经验丰富的“神奇教练”米卢。这些朋友的愿望不可谓不好,谁不希望中国足球能来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然而,事实是不讲情面的。  相似文献   

11.
戴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42+102-42,10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对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八强国家以及上届世锦赛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在本届世锦赛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和世界强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提出:继续发扬拼搏努力的作风以及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是中国男篮跻身世界强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中锋和5个对手的中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后移动长城时期中国男篮中锋进攻能力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中锋身高、体重在亚洲篮坛依然拥有优势,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投篮得分能力与对手相比拥有较大优势,不过2分球、罚球命中率和对手有一定差距。队内中生代、新生代中锋球员远投能力远弱于老队员,要提高远投得分能力;助攻和前场篮板球能力远强于对手中锋,队内新生代中锋助攻策应能力弱于老队员,前场篮板球拼抢能力已超越老队员;在减少失误方面和对手中锋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篮队员3分球投篮的准备时间、准备动作和投篮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男篮的3分投篮时的准备时间比与赛队长、跳投能力不如与赛队,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伦敦奥运会的中外男篮主力组织后卫的传球技术运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组织后卫在传球方式上运用的次数与国外组织后卫有明显的差距;在传球状态上,移动传球次数和跳起传球次数上均落后于国外组织后卫,两者有一定的差距;在传球路线上,直线传球次数落后于国外组织后卫,两者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组织后卫在解围性传球次数、攻击性传球次数和助攻次数上均落后于国外组织后卫,但中国组织后卫传球失误较少。  相似文献   

15.
从第28届奥运会看中国队男篮技术差距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建传 《体育科技》2006,27(2):31-33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和数据统计,对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比赛数据与阿根廷、意大利、美国及立陶宛男子篮球队的比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国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中国篮球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男篮的现场表现,对参加第16届锦标赛的中国男篮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指出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主要差距,并为中国男篮参加以后的比赛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和对手的前锋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对中国男篮前锋队员的比赛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前锋在身高、体重上和对手相比存在一定优势,平均年龄处于球员的成熟期,缺乏新生代球员;中国男篮前锋投篮得分能力和对手差距极大,创造投篮机会的能力低,三分远投能力差。老队员竞技能力保持差,得分能力已远落后与对手老队员。中生代前锋得分能力已超越老队员,而且得分能力也远超对手的中生代球员;在控制支配球方面弱于对手前锋;中国男篮前锋和对手前锋在防守能力上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法,对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比赛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技战术水平的下降,体能以及对抗能力的不足,球队缺少系统的合练,球员缺乏斗志,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男篮的失利,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姜明  段强 《安徽体育科技》2013,34(4):32-34,4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无姚时代"伦敦奥运会篮球小组赛的防守技术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篮的整体防守技术落后其他5支球队。比赛中场均防守篮板球和抢断上与对手有着显著的差距,场均盖帽数在小组赛中处于优势,并且失误与犯规方面也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文献法对2013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各位置队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内线上仍具有一定优势;外线队员得分能力明显不足;中国队整体上对篮板球的控制能力较弱;中国队各位置队员在防守端的攻击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