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欧建招 《广西教育》2012,(16):46-47
所谓新手教师,即是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尚未有多少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来看,也就是还处于"专业形成期"的初任教师。一般而言,新手教师往往热情有余、经验不足。因此,新手教师要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熟练教师,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一、对新手教师的分析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来说,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才能和专业情意。  相似文献   

2.
新手教师通常处于转变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会面临不同的工作困扰,其中"教学问题"是新手教师最大的工作困扰。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对中小学新手教师进行调查,发现新手教师入职初期教学困扰依次表现在教学实施、发展他人、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教学设计及基本技能6个方面。为此,需要在大学阶段通过采取增加实践性课程设置、转变在职培训观念、创新培训模式、推行导师制及加强新手教师自我发展主动性等措施,对上述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弗兰德斯的言语互动分析法,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在"盐类水解"这一课"同题异构"教学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种类型教师的差异。依此提出使新手教师尽快成长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经验移植研究是教师在现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引进外来先进的教学经验,经过自己的“深加工”之后再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移植研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1992年我大学毕业,至今从教近20年,不断追求教师更高的境界。从一个教学新手成长为高级教师。参照国内专家"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的研究(连榕,2004;潘贤权等,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和立足点。对新手教师在"磨课"活动始末,所上两节课分析研究发现:上课者在教学内容呈现、课堂活动时间分配、教学语言、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教师指导者是加速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三研讨二反思三实践"磨课模式是新手教师加速成长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关注课堂、分析课堂应成为学校的重要教研活动和每位教师永恒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早期受教育经验"一般是指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生活经历,这是教师个人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度剖析了"早期受教育经验"对新手教师教学实践影响的可能性、影响的表现及其潜在的危机,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新手教师从专业性的视角重新对"早期受教育经验"进行反思和再诠释,使其真正成为新手教师专业化教学实践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过程中,同一知识点,新手与专家传授的方式是不同的。新手一般是直接灌输的,而专家(或有经验的教师)则会利用种种手段,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使  相似文献   

9.
教学语言直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从语用学角度比较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代数新授课教学语言,得到结论:两位教师都重视使用教学语言,语言时间占比均超过50%;新手教师频繁使用肯定式语言,次数是专家型教师的两倍;新手教师探索新知环节宣告式语言多用于简单重复学生答案,所占时间短;新手教师巩固新知环节教学语言过多,学生思考机会少。由此得到启示:精简教学语言,合理把控教学语言时间;善用肯定式语言提示学生,给予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避免简单复述答案,巧用宣告式语言提升反馈质量;合理使用教学语言,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0.
帮助新手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专家教师是教学设计研究人员的重要职责.本文以专家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专家教师的教学设计情况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总结了专家教师的教学设计专长特征;在此基础上,为新手教师教学设计专长培养提供了三点建议:(1)要求新手教师进行整体备课,转变新手教师的设计思维;(2)提倡新手教师开展“一课多案”的多样化教学设计,培养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3)鼓励新手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反思,增强教学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博客的价值和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博客的出现,将在传统的“课堂式教育模式”之外,催生出开放的“集市式教育模式”。文章在探讨教师博客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教师博客具有反思日常教学、开展教师教育与培训、提升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并试图通过对教师博客面临发展困境的探讨,以期为教师博客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模式将由传统的学科体系导向模式向就业导向模式转变,随着教育模式的深入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都要随之变化,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与相关企业深度合作,教师长时间系统的参加企业整个生产过程,切身体会企业文化,为高职教师自身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参与应用戏剧教学法的培训过程中,通过在虚构情景中扮演与体验“假想(what-if)角色身份”,使其“本然”(what-is)的自我角色身份起了变化.他们在经历自身的转变后,促使他们反思旧有的教学观念,以新的目光去看待自己及自己的教学身份及与学生的关系,从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个案剖析教师在学习及实践戏剧教学法的过程中,所经历以上提及的变化,从看待自己的角色转变伸延到教学上的角色转变,影响学生对他们的态度转变,正面促进师生关系.探讨关于持续维持这些转变的因素如教师信心建立、外力认可、教学氛围、实践机会与校方鼓励的不确定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对台湾技职教育师资培育的历史发展、内容以及实施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可供中国大陆职教师资培育借鉴的经验,即:科学化、具体化的职教师资培育政策设计;实施“教师赴业界研习方案”和“双师制度”,实现校企优势资源“双向”沟通;建立、健全职教师资专业标准,引入产业界专家入校任教等。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many authors claim benefits of teaching portfolios for use in higher education settings, there are few empirical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these benefits.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eaching portfolios are used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if so, which effects they bring about. Furthermore, the attitude of teachers towards the use of teaching portfolios is examined. The study shows that currently not very many teachers are using teaching portfolios. When used, a teaching portfolio is an instrument that can bring about some important positive effects. Respondents report that, due to the use of portfolios, they were stimulated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teaching, to actualise the learning content, to improve their course materials, to search for alternative educational methods, etc. When teachers are using teaching portfolios it is important that, besides any negative effects, they also experience positive effects. If this is not the case, teachers will see the teaching portfolio only as an extra administrative inconvenience.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多数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水平处于中等以上;湖南省体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明显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湖南省体育教师认为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对于“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和“师生交往”这一环节可以做得比“教学策略方法运用”和“课堂管理”这两个方面要好;长沙市体育教...  相似文献   

17.
王倩 《学科教育》2013,(4):91-96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经验是什么?这个问题目前还有很大的探究空间。从杜威的经验观来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主动和被动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由此给予有机体各种刺激,使有机体在实践中获得反思,建构经验。观照中国汉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发现,教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实践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优秀教师以此为参照,激励学生也积极地展开自觉的实践和反思,创造自己的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为反思的魅力所吸引,投身于“教学相长”的情境中,这也就是理想的“乐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工科类大学教师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核心力量,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提出工科类大学教师应是"卓越工程师"与"卓越大学教师"的结合体。工科类大学教师要具有卓越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真实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卓越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同时,教育管理者们在制定相关的入职资格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学历、专业等因素,更需要重视"准工科类大学教师"们的内在能力与素养,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资格标准,为培养新时期的"卓越工程师"提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plores four students' attempts at teaching science in the real world classroom during their initial student teaching practicum, including their struggles and successes. When pre-service teachers enter their initial practicum experience they are confronted with differing teaching philosophies of their own, their university professors, and their school mentors (Sullivan, Mousley & Gervasioni, 2000; John, 2001; Fu and Shelton, 2002). Within this situ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struggle to find their own niche of teaching science and learn to reflect as both learner and teacher (Kelly, 2000). Our goal as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is to help pre-service teachers have an easy transfer from personal university experiences to teaching science in the real classroom environment while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newly learned teaching strategies (Segall, 2001). This work adds to and helps guide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in identifying difficulties pre-service teachers' experience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methods courses 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20.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解决教育教学实践情境或情景中的问题或困境的知识。师范生"试讲"时却明显忽视这种知识的积累。究其原因主要有:师范生缺乏积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意识,试讲课堂缺乏习得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情境。师范生"试讲"指导:应遴选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试讲指导教师,要指导试讲者在"行动中反思",对试讲评价不能忽略实践性知识这一维度,要指导"学生"营造教学的问题情境或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