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專利统計信息從2005年第2期起,《中國專利與商標》雜誌原來每期[統計資料]欄目中刊登的中國專利申請授權情况已改為在網上按月發佈,內容包括2004年P月以後按專利類別統計的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國內按地區統計的專利申請量、國外按國別統計的專利申請量、以上數據的年度匯總。鏈接地址:www.cpt.cn或www.cpahkltd.com/cn/Publications/stat.html。  相似文献   

2.
一、問題的提出中國《專利法》第29條規定:"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内,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内,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相似文献   

3.
自1985年我國實施專利法以來,實用新型專利就在其中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二十多年來,我國的實用新型制度對鼓勵發明創造,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自1985年4月至2006年7月這二十一年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215,538件,其中785,544件申請被授予專利權;同一時期發明專利申請量為993,579件,其中271,311件被授予專利權。在申請和授權的數量上,實用新型均大幅度超過發明。在審查實用新型的實踐中,專利審查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  相似文献   

4.
一、優先權的意義優先權原則起源於《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目的是便利申請人在不同國家申請專利和商標。優先權原則是指:申請人在巴黎公約成員國首次提出申請後的一定期限內,再向其他成員國提出同一主題的申請時,能以首次申請的申請日作為在後申請的申請日(稱之為優先權日)。外國優先權確立的基礎在於絕大多數國家對專利的授予均採用先申請原則,即法律推定最先提出申請的人為最早完成發明創造的人,對於同樣內容的發明創造,只授權給最先提出申請的人。優先權的法律意義在於  相似文献   

5.
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中國市場對於海外投資者變得越來越具吸引力。為了佔據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多的外國企業選擇將他們的最新發明在中國申請專利,亚將此作為企業的一項長期的市場策咯。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最近的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來自國外的專利申請已經達到85,029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28%。為了幫助外國企業及其律師正確理解中國的《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審查指南》的一些重要規定,瞭解專利申請過程中的一些實踐要求,本文擬就外國人委託中國涉外代理機構代為辦理專利申請的過程中,在程序方面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提供個人的意見和建議。  相似文献   

6.
歐洲專利局日前發佈的2019年專利指數報告顯示,中國向歐洲專利局申請的專利數量達12,247項,再創歷史新高,較2018年增長29.2%,增幅居十大專利申請國首位。分析認爲,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的快速增長,彰顯出中國在科技創新和知識産權保護領域的巨大進步。歐洲專利局2020年3月12日發佈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中,中國向歐洲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數量增長了6倍。  相似文献   

7.
按照《專利合作條約》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一件國際申請,從其申請之日起到獲得專利權,會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在國際階段,申請人可以依據《專利合作條約》第19條和第34條規定對其申請文件進行修改。在辦理進入中國國家階段手續的同時和進入國家階段之後,申請人還可以根據條約第28條或41條及中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51 條、第109條的規定,對其申請文件提出修改。正因為有國際階段的存在,使得PCT國際申請具有不同於國家申請的修改機會。申請人在國際階段所進行的修改,對其進入國家階段後有什么影響?申請人是否可以在進入國家階段的同時做出新的修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在大陸法系的專利制區中,實用新型專利俗稱“小發明“,是為了那些創造性不太高但很實用的小發明提供專利保護的制度。例如德國、日本的專利制度中,都有關於實用新型專利的規定。中國大陸自1985年4月1日開始實施專利制度後,由於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審批實行“初步審查“制,授權速度快,受到產業界的追捧,申請量逐年增加。而台灣地區於1949年建立起實用新型專利制度,早期實用新型專利審查與發明專利審查一樣,採用“實體審查“制,2004年7月實行新的專利法之後,改為採用“形式審查“制。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以來,對一些來自於外國的外觀設計申請,專利局審查員會以"在先申請與本申請不是同一主題"為由向申請入發出"視為未要求外國優先權"通知書。如果申請人不同意審查員的意見,只能先辦理權利恢復手續,然後才能向審查機構陳述其不同意的理由。對外觀設計專利審查部門的這種審查做法,各界人士質疑之聲此起彼伏,一些申請入訴諸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備受各界矚目的"萬艾可"專利無效案一輝瑞愛爾蘭藥品公司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一案作出判決,輝瑞公司一審勝訴。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在該專利的申請、無效宣告以及行政訴訟的整個過程中代表輝瑞公司全面參與了此案。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識産權組織12冃7日發佈《世界知識産權指標》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322萬件,較前一年下降3%,爲十年來首次下降。其中,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排名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2.
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與挪威工業産權局關於專利審查高速路領域試點的諒解備忘録》,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CNIPA)與挪威工業産權局(NIPO)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試點於2020年4月1日啓動,爲期三年。中挪PPH試點啓動以後,NIPO申請人可以按照《在中挪專利審查高速路(PPH)試點項目下向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CNIPA)提出PPH請求的流程》向CNIPA提出PPH請求.  相似文献   

13.
2020年6月以來,中國申請人在美國提交的商標申請量不斷增加,平均每月增長40%。僅在9月23至29日這一期間,中國申請人就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交了10475件美國商標申請,而美國品牌所有者提交的申請量爲9296件。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2日,第53屆全國藥交會開幕的當天,威爾曼公司以侵犯其一項藥品專利權為由,請求廈門市知識產權局在藥交會展館現場查封了由山東瑞陽製藥有限公司生產、廣州白雲山科技總經銷的抗生素"百定"(其通用名為注射用派拉西林鈉舒巴坦鈉)。然而,耐人尋味的是,威爾曼公司請求予以保護的專利權竟然是一件由於權屬糾紛而處於中止狀態的專利權。根據《審查指南》的規定,專利權中止後,將停止包括無效宣告請求在內的全部程序;但是,現行法律法規中並沒有對處於中止狀態的專利權的行使作出規定。筆者擬就這一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專利權轉讓是一種普通的民事行為,所涉及的交易內容並不複雜。但是,如果當事人對此類轉讓缺乏必要的瞭解,則可能產生不必要的糾紛。下述案例分析或許能夠說明問題。案情發明人A和發明人B共同作出一項發明,就其申請并獲得發明專利。發明人B於1997年12月移居澳大利亚,並書面授權發明人A代表其處理與案涉專利權相關的一切事宜。  相似文献   

16.
現行《審查指南》規定,本國申請人為單位時,需具備法人地位,否則不能申請專利。這就將一些依法成立並能對外承擔責任且在民事訴訟中擁有訴權的非法人組織排除在專利法的保護範圍之外,不利於鼓勵發明創造和成果轉化。本文對此作出了分析,並就《審查指南》的修改提出了建議。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年會於2012年3月28日-30日在北京中國知識產權培訓中心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專利代理機構、大型企業的代表及專家等50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年會期間,分別召開了協會常務理事會、理事會、同時還舉辦了協會第三屆知識產權論壇。  相似文献   

18.
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專利保護是一種比較強的保護手段。對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企業一般會選擇用專利保護。然而,當遇到專利侵權時,由於專利涉及複雜的技術問題,打這類官司最為費時費力。面對有時長達數年的訴訟,一些外國公司甚至選擇了離開中國市場。英國StriX公司是留下來的大多數外國公司之一,它是全球最大的小型自動溫控器製造商,在中國擁有近100件專利。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Strix產品開始進入  相似文献   

19.
2004年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實施後,對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的服務也開始向香港居民開放,其中允許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參加中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在考取"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後,需要在內地批准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實習一年。一年後,如繼續在內地批准的專利代理機構中執業,則可以領取内地的"專利代  相似文献   

20.
等同原則作為專利侵權判定原則,一經問世就備受爭議。即使是在專利大國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於如何適用等同原則進行專利侵權判定,看法也經常搖擺不定。其中原因之一,在於法官認定等同侵權時,較多地行使自由裁量權,增加了判案的不確定因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法院在專利侵權訴訟中運用等同原則審理專利案件。在等同原則的適用中,需要在保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和保護公眾利益之間尋求平衡。本文試從一起被列為2004年浙江省十大知識產權典型案例的元大金屬實業(深圳)有限公司訴天旗運動用品(寧波)有限公司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糾紛案入手,探討等同原則的適用範圍與合理的限制,以期更加準確地理解專利保護制度,真正做到在保護專利權人權益的同時,又不侵害公眾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