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因此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寻找作文素材,不仅要“身人生活”,更要“心人生活”。  相似文献   

2.
作文要与生活相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文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对于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息。因而,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语文课程标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段富有诗意的话语,包孕着深刻而朴实的作文教学的道理: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缘于生活,这既是事实,又是法则。如何引领学生走向生活,撷取生活的美丽?做法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开启写作的大门、消除学生作文的模式化痕迹,让作文成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捕捉生活的闪光点,积累有意义的生活资源。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因此,强化体验对作文教学极为重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不变的真理。然而,有些老师往往知道这个道理,却不善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而只是习惯于在教室里,在课堂上,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教学生审题、谋篇和遣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难作文,原因何在?学生说:"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即缺乏作文材料。作文材料哪里来?叶老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个性。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9.
作文源于生活,回味品赏,写出真情片段,说出独特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告诫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生活中的人事都可给学生很多思考和启迪。让生活与作文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用作文,在作文中再现生活,把丰富的校园生活、多彩的假日活动、温馨的家庭生活引进作文课堂。让学生向生活要素材,让作文走向生活,让学习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离开了生活,写作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对学生作文言之无物,动辙古人的现状。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把时下最流行的微博这样一种文字呈现方式引进作文教学的课堂,为作文寻找源头活水,极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求,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都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的素材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行为、情感发展的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眼睛认识生活,通过行为感受生活,通过|情感享受生活。只有来自生活的作文,才是真实感人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可是许多作文老师发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情况很难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学生们觉得提笔无话可说,找不到作文素材,作文越来越难写,"难于上青天".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在我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文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学生只要实实在在地关注生活,真真切切地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就能书写出真实、深刻的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他们的作文才能春意盎然、意蕴常新。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它注重引领学生走进生活,面向生活,立足生活.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新理念,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吃透《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提出的要求,讲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作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小学生作文中往往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生活范围是极其有限的,这造成了小学生感悟的匮乏。为了让小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只能让他们从平常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到底从什么地方入手?怎样把作文变厌学为乐学?我认为,注重平时的积累才是写作的基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泉源就是积累,就是素材。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器物。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积累素材,以丰富作文内容。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早就对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作过精辟的论述:"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于漪老师在谈写作时也说:"任何文章都是一  相似文献   

18.
作文,这两个字谁看了谁头痛。学生习作是东摘西借,东拉西扯,写不出真人、真事、真情。不要说学生,说是教师谈起作文,说起作文也是头疼。"有什么可写的呀?"这是1994年我刚刚结业时发出的慨叹。自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以来,我潜心钻研,深刻体会到作文教学应从实践活动出发。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  相似文献   

19.
作文者,乃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之需而作,内容为生活,形式为生活,终极目的为生活。离开生活,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我认为: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研究生活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捕捉人无我有的新材料,对此,我做了如下尝试:一、感悟生活,表达个性化生活处处有作文。对此,叶老曾打过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其个性。只要…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