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普职融通是世界高中教育改革的主旨追求,也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走向。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普职融通改革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普、职不等值,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高考相关改革滞后,尚未建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普、职壁垒森严,缺乏区域性的统筹与协调;政策停留于提倡,缺乏具体的实施建议和强有力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加速演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和融合,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普职融通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政策话语和改革方向。普职融通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普职融合、普职沟通和普职衔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推进普职融通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指引相关政策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价值导向。推进普职融通是教育制度层面的改革、协调与重构,要积极探索以机构重建优化学校教育制度,以要素融通丰富教育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纠偏教育脱离生产劳动为主的普职分离期;开展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职融通雏形期;探索高中普职融通的政策探索期。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基础教育普职融通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普职融通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缺乏职业启蒙教育理念的引领;各学段普职融通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在新时代,我国应加强劳动与职业启蒙教育的顶层设计,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普职融通衔接框架,完善基础教育普职融通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4.
“职普融通”是国家近年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内涵上说,“职普融通”的前提是坚持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关键是促进职普教育双向融通,途径是促使职普教育课程等值化。课程的“教育性”水平决定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全面性与均衡性,是职普教育课程价值的衡量尺度。裴斯泰洛齐基于“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明确提出增强课程“教育性”的理论方案,即“要素方法”。“职普融通”背景之下,现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结构的“均衡性”较弱,二是课程内容的“要素性”缺失。当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心是增强自身的“教育性”。具体而言,一是要调整课程结构,大力提升德育与体育的重视度;二是要精炼课程内容,科学提取各类课程的基本要素;三是要建立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合理提取的职业教育基本要素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5.
普职融通是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融合、沟通、衔接,其核心理念是“适性发展,多元选择”。普职融通办学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和特长发展。苏州市吴江区针对普职融通办学存在的问题,思考发展方向:建立配套支撑体系,提升社会认可度;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注重差异性;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提高融通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家杜威十分重视普职融通,并把它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初期,他批判旧的狭义职业教育,倡导以普职融通为理想途径的大职业教育,以适应新时代新社会的需求。杜威坚持的普职融通就是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内容、方法和精神上相连,并强调职业教育的首要价值是教育性的、职业教育不等同于行业培训以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隔的危害。杜威所提倡的普职融通不仅凸显出时代性和前瞻性等特点,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综合高中是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学校类型,它的发展有助于深化教育民主化的现代教育理念、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综合高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普职教育基本等值的观念没有得到认可、办学定位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综合高中发展的路径是: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适应综合高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立足普职融通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找准综合高中的办学定位;深化综合高中的制度革新;加强综合高中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试办“普职融通班”、校际合作,实现综合高中的稳步转型。  相似文献   

8.
普职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维度,目前已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借助对其概念的学术表达,剖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视角分析普职融通存在的现实困境,可以对其实现路径进行前瞻性思考.文章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希望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打破普职壁垒、实现普职融通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中学教育阶段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势。推行普职融通,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从政策到制度到操作,从模式、课程到教师再到管理、评价等,都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和变革。构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国家层面要从普职融通本身需要出发,依据普职各阶段培养目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范围来看,普职沟通是各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各国为推进高中普职沟通,一般采取了以下关键举措:以政策为先导,力促普职教育的基本等值;以评价为突破口,确保普职沟通的有效落实;以课程为切入点,搭建普职教育的沟通桥梁;以区域统筹为着力点,推动普职教育资源的合作共享。借鉴国外改革经验,我国高中普职沟通需要从政策安排,区域统筹、课程整合以及制度改革等多个层面来整体考虑、分步实施、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1.
张慧敏 《职教通讯》2016,(11):11-15
"普职融通"是当前构建现代职业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各地建设特色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柳州市普职融通教育实施情况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普职融通教育改革的对策,一是要扩大职教改革政策的宣传范围,二是要明确普职融通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三是要在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重点改革中高考招考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职普融通提升为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落实职普融通,首先要定义其性质。职普融通问题的关键分歧点在于它是手段还是目的。影响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的技术。技术影响职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教育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匠技术阶段、机械技术阶段和人工智能技术阶段。智能化技术促使职业之间的关系由科层化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融合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成为当前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在机械技术时代建立的,随着经济社会步入智能化时代,职普融通已成为教育体系改革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职普融通达到理想状态是远期目标,当前的改革目标应更具现实性。职普融通教育体系改革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前提,形成立体化的多层次融通体系,并把增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选择性作为重点。职普融通的实践框架可从课程互设、学校互融、学制互通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这三个层面虽然在复杂性上呈递进关系,但改革实践可从任意一个层面开始。  相似文献   

13.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以“普职协调”代替“普职分流”,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中职教育要转变发展思路,以高质、基础、融通为导向,满足普职协调对中职教材发展提出的新诉求。然而,目前中职教材存在教材职业特色不明显、教材内容衔接不当、传统教材形式僵化的问题。现实之困与应然之态的矛盾呼吁中职教材的“普职协调化”:以类型教育为底色,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促进中高衔接;以创新开发为抓手,深化普职融通。  相似文献   

14.
肖龙 《职教通讯》2022,(5):30-37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分析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问题,需以普职教育关系为探讨语境和思考基点。从普职教育关系出发,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在理念上需从强调普职“异质化”转变为促进普职“多样化”,关注“多样化”背后的共同本质,守护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在方向上需从走普职“区别化”之路转变为探寻普职“特色化”之路,避免类型化改革落入“内在否定主义陷阱”,从而提升职业教育“质”的纯正度和充实度;在体系上需从倾向普职“双轨化”转变为推进普职“融通化”,通过一种过程化的普职融通机制,促进职业教育既富有自由性又具有类型特色。  相似文献   

15.
石伟平 《教育》2012,(34):29-30
《教育》旬刊:为什么中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这么低?石伟平: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教直通车,通过国家资格框架,实现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等值,加强普职融通。澳大利亚构建与普通教育相对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一、二级证书与普通教育的初中和高中学历文凭沟通;还在职业教育高级文凭上,开设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课程,促使职业教育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引。职普融通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是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工具。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要求职普融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教育政策的科学设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普惠公平;坚持协调发展,推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然而,当前职普融通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不高、配套政策亟须完善、运行机制不协调和就业渠道不畅通等现实困境。以职普融通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树立职普融通管理体系的坚强核心;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政策制度服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教育普惠公平的内生动力;夯实协同基础,完善职普融通保障机制建设,为职普融通持续助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一直保持着普、职双轨并行的发展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中教育重心的逐步下移,打破普职壁垒、实现普职融通将成为新时期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整体趋向。普职融通,这既是世界各国高中教育改革的普遍诉求,是高中教育逐步普及后的必然走向,也是克服我国当前普职分离带来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的当然之举。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实现职普融通。现阶段,我国中等层次教育的职普融通并不全面,许多问题呼唤全方位、深层次的职普融通。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的培养方式缺乏终身教育、生涯教育的意识,课程设置侧重就业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不够;制度上不允许学生在普教和职教间互相流动,不是本质上的融通。职普不融通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中等层次职业教育的角度,审视职教与普教,承认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差距;从课程设置、学分互认、证书等值等方面入手,建立职普融通的"立交桥",多渠道探索职普融通的路径,促进职普融通的发展,形成制度,从而为建立健全的职教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融合。历来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反映了国家构建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与诉求。职普融通的学术表达在不同时代的学者研究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内涵。推进职普融通的有效策略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与实践路径两个方面:内容上,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穿基础教育阶段;路径上,建立综合中学、实行校际合作与校企合作、采用学分制以及构建国家资格框架。  相似文献   

20.
英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相对成熟的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证书体系:一方面,通过综合高中同时开设普/职两套课程体系、职业高中大力开设普通教育课程、"拼盘式课程",以及校际课程资源共享促进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普职融通;另一方面,通过"资格与学分框架"将各级各类普/职教育证书纳入同一框架内,促进了证书间的互认与转换。然而,当前的教育证书体系、学校课程体系、教育投入与评估体系,以及升学与就业标准中依然存在着种种"普职割裂",这将是英国高中教育普职融通深度推进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