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蕾 《声屏世界》2022,(1):51-52
随着我国网络综艺节目形式的不断变化,选秀类综艺节目开始兴起并拥有极高的关注度和争议性,但因选秀类综艺节目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很多传播伦理失范问题.文章以《青春有你第二季》为例,分析我国网络选秀类综艺节目中存在的传播伦理问题并进行思考和反思.  相似文献   

2.
王杰 《新闻爱好者》2011,(3):112-113
选秀节目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茶,并开创了选秀节目的衍生物——中性风潮。本文将出现在中国选秀节目中的两种中性现象进行深刻对比.以李宇春和刘著这两个典型的角色为研究对象,以传播的舆论导向为切入点.呼唤国人对中性的理性看待和选秀节目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时代的虚拟特质,使新闻信息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下新闻传播伦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虚假新闻信息的泛滥、媒介审判现象、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和价值导向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向上的氛围,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后区前置”媒介情境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失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5,(23):54-58
媒介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的媒介情境,打破了不同信息系统的分离状态,出现"公共情境"合并"私人情境"的现象,极大拓展了媒介的"前区"空间。伴随着信息处理、接受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一系列要素都在经历深刻变化。本文结合媒介情境理论,探析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日益严重的伦理失范现象,分析媒体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和成因,以期构建新媒体传播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歆 《传媒》2014,(17)
正选秀节目作为真人秀节目的一种,以歌唱类选秀节目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其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英国电视台的《流行偶像》,随后美国很快推出了全球闻名的《美国偶像》。而我国选秀节目对西方优秀节目的引进和效仿也从来不曾停止,受《流行偶像》和《美国偶像》的影  相似文献   

6.
王敏 《今传媒》2020,28(5):16-18
当前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对新闻伦理失范的关注点很少触及以传播正能量为目的的"暖新闻"。因此,本文结合"新冠"肺炎期间具有争议的"暖新闻",发现其存在缺乏人文关怀、过度消费女性及忽视公众情绪的问题,这可能引发负面传播效应、报道框架僵化和假新闻泛滥等问题。"暖新闻"的伦理失范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伦理困境,本文则为学界和业界的新闻伦理构建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7.
电视真人秀的火热,随之而来出现的是过度娱乐化、人文关怀缺失、忽略节目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等传播伦理问题。本文试以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真人秀节目,如《爸爸去哪儿》、《一年级》等为例,对其中呈现的伦理失范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6年,电视选秀活动进入群雄混战,很多的电视媒体都推出了选秀类的节目,2006年的电视娱乐已经被冠上了“选秀大年”的称号。选秀节目为何在时下获得较高收视率,成为最热门的节目形态,本文拟从选秀节目的自身特点对这一问题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以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为主的移动新媒体迅猛发展,但因其隐秘性、自由性强以及强社会关系等特性,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传播伦理失范问题频频发生。本文以微信为例,阐述了移动新媒体伦理传播的失范现状,分析其失范原因并提出重构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黄攀 《采.写.编》2016,(4):110-111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选秀类节目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选秀节目侧面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和艺术事业的发展现状.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电视节目积极重视舞蹈的艺术价值,开展舞蹈选秀节目有利于吸引人们的眼球,充分发掘我国民间的舞蹈人才,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文章从我国选秀节目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舞蹈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我国舞蹈选秀节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流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与传播媒介有着紧密而深刻的关系,电视媒介中的音乐选秀节目对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将着力探寻音乐选秀节目中流行音乐的传播特征,并为流行音乐在媒介融合时代音乐选秀节目中的传播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吴莺 《青年记者》2012,(30):67-68
电视选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出现后,便以不错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引起广泛关注,并快速在全国范围内衍生和发展。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不断自我反省,开始注重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笔者结合目前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提升电视选秀节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公益传播的模式,为整个社会营造出一个"人人可传播、人人可公益"的大环境,推动公益在全社会的普及.但是,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存在明显的伦理困境,各种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分析我国社会化媒体公益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公益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健康的新闻事业通过新闻伦理的软约束规避失范现象,树立良好的职业声誉。全国"两会"关系国家形象,新闻采访的伦理问题,与其说是新闻界自身的问题,不如说是整个国家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两会"采访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对象选择的伦理问题、行为选择的伦理问题以及语言选择的伦理问题。探讨这些具体的伦理失范现象,其现实意义超出了学术研究本身。  相似文献   

15.
新的传播手段的运用、新的传播理念的产生以及传播领域的扩展,在促进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诱发和加剧了更多的媒体伦理失范问题.本文对当前涉及媒体伦理失范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至今,中国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已走过三十个年头。本文将结合我国音乐选秀节目三十年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变化,探讨各个阶段评委角色身份的定位和变化及其在节目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媒介融合不仅是一种媒介设备提供多种媒介功能的技术过程,更代表互动文化转型。从2005年《超级女声》开启选秀节目热潮到2016年以网络选秀节目为模式的新超女,不同媒介的沟通与融合,受众的互动性、参与性被深度挖掘。从而带动了由下而上的多样性的互动传播实践。本文将从2016年《超级女声》节目模式、互动传播特色、节目问题及借鉴意义、网络选秀节目发展趋势方面对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选秀节目互动研究,并提出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朱萍 《新闻世界》2008,(11):94-96
在国内,电视选秀节目从兴起到红极一时到渐渐黯淡,不过经历了三四年的时间。其中的关键症结就在于缺乏后续的支撑。此外,资本不足、缺乏经验、缺乏资源整合能力、没有版权保护等也都不同程度导致国内选秀节目的迅速衰落。如何促进这一类型节目的发展和延续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都将这一节目形态引入高潮,可随之而来的大量复制和节目炒点的庸俗化使得电视选秀节目也难熬七年之痒,但2012年推出的《中国好声音》无疑是电视选秀节目史上的一次扭转点,这一成功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分析的,本文便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去分析《中国好声音》是如何成功的。本文借鉴大众传播心理学与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受者的心理,并总结出传者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传播心理学层面对《中国好声音》进行分析与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所有电视选秀节目来说,它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为每一档节目的性质和定义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其受者的心理原型与情节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儿童电视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各种儿童节目层出不穷,但问题也纷至沓来,如成人化等。本文对儿童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儿童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及不利影响,并解析了节目中出现伦理失范的原因,包括媒介盈利目的、节目定位和大众的窥视欲,最后针对目前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