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思想和中国古代藏书楼物质的双重基础上诞生的。它与旧式藏书楼有着根本区别。近代图书馆馆刊,是为了适应新式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之需出现的,在宣传先进图书馆思想、研究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业务、揭示馆藏、交流经验,促进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中国近代重要的图书馆刊编为《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出版。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图书馆联合世界多国的知名图书馆与文化机构,于1934年10月和1937年4月,先后在中国主办的"世界图书馆展览会"与"世界百科全书展览会",分别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专题展览会和第一次国际性百科全书展览会。两次展览会以汇通观摩世界先进文化、发扬中国文化、鼓励和发展中国图书馆事业为宗旨,促进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学术界的进步,传播中国文化,也给当前我国图书馆建设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西学”对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研究的影响,认为“西学”是中国近代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外因,它对中国现代图书馆的文化建设 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出中国应不断地学习西方先进的图书馆理论,以实现中国图书馆文化的再度复兴和繁荣。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对中国近代图书馆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定性,认为它是一个对国民进行终身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基地。蔡元培采取多种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和推动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并参加活动,举荐贤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图学理论,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对中国近代图书馆进行了及时准确的定性,认为它是一个对国民进行终身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基地。蔡元培采取多种措施从制度上保障和推动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并参加活动.举荐贤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图学理论,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卓越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是在新、旧、中、西文化思潮的争辩和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是各派思想激烈冲撞和不断调和的结果。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经历了新民学说的产生和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调和以及世界图书馆学思想的融汇贯通。在此过程中,中国近代图书馆学思想打上了文化保守主义的烙印。参考文献9。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虽于1912年才成立社会教育司,但在清末已基本形成社会教育的氛围。在启民智的过程中,人们都将图书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从而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之初,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与社会教育不可分割的态势,中国近代图书馆承载着广泛的启民智的社会教育功能。因此,中国近代图书馆是在社会教育的整体氛围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建立,是一个从启蒙介绍到行动尝试的过程,是一个从政策制定到实体成型的过程,是一个从萌芽初发到形态完备的过程。本文以西方图书馆思想的影响为线索,阐释我国近代图书馆建立的基本阶段,对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建立过程做出清晰的梳理,并对西方图书馆思想在我国近代图书馆建立中的作用做出界定。  相似文献   

9.
民众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研究》总结了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是一百年来民众图书馆运动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史论结合、观点独到、颇具发现。虽然在文章结构、内容注释和行文逻辑方面还存在不足,但该书丰富了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成果,为中国图书馆专史研究增添了绚丽风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梁启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诸多学术领域中"开风气之先",亦成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早期的图书馆实践多出于政治活动的需要,流亡海外期间他考察西方图书馆并实地接触了解其先进的图书馆理念,退出政坛后他开始致力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并为之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