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6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随机抽取20%的学生,悄悄地对有关老师“撒谎”说:“这是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上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旺盛。  相似文献   

2.
木雨 《家长》2011,(7):36-37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实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一天,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的老师,叮嘱他们务必保密,  相似文献   

3.
若干年前,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学校,从1年级~6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之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并叮嘱他们保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心理学家对这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  相似文献   

4.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对1——6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并声称“通过测验可预知儿童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然后向任课教师提供“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约占各班人数的20%),使教师从内心也相信这些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实际上,这个名单完全是实验者随便抽取提供的,根本没有根据他们的学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什做过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他们先对某校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然后任意在各班抽取了20%学生(不根据测验成绩),故意告知每班教师:这20%的学生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八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了同样的智力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未来的花朵”,在智力上比其他人有明显的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受到了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希望,而且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和行为方式,将这种期望传达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8月27日《现代快报》报道,山东一小学按血型分班,校方称有利于因材施教。 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罗森塔尔的成功就在于“教育期待”,它的权威性结论让教师对名单上的孩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促进了对孩子的潜力挖掘。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工作与“罗森塔尔效应”阎粉莲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1986年到一所小学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根据“测验结果”,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该校的校长,并对校长说“名单上的这些学生经过八个月之后,成绩一定比其他学生有显著的进步。”果然,八个...  相似文献   

8.
“关键人物”期望效应助推新教师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对1—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为智力测验)后,随机在多班抽取20%的学生,宣称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把这些学生的名单交给了任课教师。8个月后,再对全部学生进行了一次同样的测验,结果发现这些“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果然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求知欲更强。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对某些学生抱有高期望,并以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塑造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学会赏识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选了18个班的学生首先作了一番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最佳发展前途”的名单悄悄地交给校长和教师,8个月后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这个“权威性的谎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个“谎言”坚定了教师的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心理效应——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为了考察期望的心理效应,在美国一所小学进行一项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在这次测验中,他随意抽取了一些学生,将学生名单悄悄交给教师,然后对教师讲,他们是“最有发展前途者”,并要求多加关注。八个月以后,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有强烈的求知欲,与教师的关系融洽。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变化,原因在于教师受到心理学家“权威性谎言”的暗示,使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充满信心和期望,并通过行动塑造了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越…  相似文献   

11.
一、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早在 196 8年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R.Rosenthal)和雅各布森 (L.Jacobson)就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一所小学 1— 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实为智力测验 ) ,而后随机地 (不根据测验成绩 )在各班抽取 2 0 %的学生列成一个名单 ,并故意告诉每个班的教师说 ,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很有发展潜力。 8个月后 ,再对全校所有学生进行一次测验 ,结果发现 :名单上学生的智力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在一、二年级尤其显著 ;而且教师在评定这些学生时 ,说他们“求知欲更强”,“…  相似文献   

12.
8月27日《现代快报》报道,山东一小学按血型分班,校方称有利于因材施教。这让我想到了教育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罗森塔尔的成功就在于“教育期待”,它的权威性结论让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效应原理,有意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可以克服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一、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可布森对小学1~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们随机地在各班抽取20%的学生,并故意告诉每个班的教师,说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有很大的“学业冲刺”潜力,8个月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真的在智力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大的提高。研究者认为,教师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这些“未来的花朵”抱有…  相似文献   

14.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的实验中: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知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很优秀。  相似文献   

15.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教育史上颇令人惊奇的心理现象之一。最早实验证明这种效应存在并给其命名的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罗森塔尔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对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言语能力与思维推理能力的测验。然后分别从各个年级随机抽取了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交给了老师,虚报说这些学生成绩优良,预示他们有可能比其他学生学得更好些。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全体学生的一个随机样本,并不优于另外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八个月以后,罗森塔尔再一次对全体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这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普遍显著提高了成绩。罗森塔尔认为这与古希腊神话中的雕刻师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情节相似。皮格马利翁雕刻一尊偶象,倾注了心血,终于使偶象获得了生命。因此,罗森塔尔称实验效应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期望”是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而发展智力、提高数学成绩的激励力量。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以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有意义的实验: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测验,然后随机抽出20%的学生的测验成绩,由教师虚报为优于其他80%的学生,并满怀信心地说,这20%的学生有可能比其他学生的成  相似文献   

17.
暗示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心理实验。他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一所校园里的真实的故事。 一天,著名教育学家罗森塔尔先生走进学校,拿出一份名单,告诉该校的教师,通过他的测试,发现这几名学生特别有潜力将来定会大有成就。教师们接过名单,发现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在他们的眼中是表现平平的,有的甚至是十分笨拙的。教师们惊呆了,想不到这几个孩子身上竟然有如此潜力。连教育家罗森塔尔先生也认为他们将来会大有成就。从此以后,教师们改变了对这几个学生的看法,这几个孩子也从罗森塔尔的话中得到自信,变得积极起来。情况正像罗森塔尔语言的那样,这几个孩子进步神速,很快便崭露头角。几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这所学校,教师们纷纷对罗森塔尔的预见表示钦佩,罗森塔尔却笑着对大家说明,这几个孩子的名字是从该校的名册上随便选的,他没见过这几个学生。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测试,这只是他进行的一个心理实验。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2004,(10):10-10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选了18个班的学生首先作了一番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以赞赏的口味将“最佳发展前途”的名单悄悄地交给校长和教师,8个月后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这个“权威性的谎言”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这个“谎言”坚定了教师的信  相似文献   

20.
196 8年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美国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十八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 ,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 ,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 ,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 ,这是一个权威性谎言 ,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但是八个月后 ,复试结果出现了奇迹 :名单上的学生 ,各个成绩有了较大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望盛 ,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正是罗森塔尔的科学家身份的权威性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感情。他们掩饰不住的深情通过眼神、笑容和嗓音传递给这些学生 ,在学生身上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