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124-125
八连沟一金庄地区长6-长4+5油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到粗粉砂长石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物类型主要为绿泥石、方解石及石英次生加大及浊佛石。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隙、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溶蚀填隙物微孔隙及微裂缝孔等5种类型;储层孔喉结构以中排驱压力-中喉道型及高排驱压力-细喉道型为主。储层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胶结作用是该区最主要的成岩作用,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姬源地区长8段储层以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导致其砂体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分别损失26%和6%左右的孔隙度,而溶蚀新增溶孔约1.1%,绿泥石环边的生长和早期石英弱次生加大对原生孔隙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厘清马岭油田长8段岩性油气藏砂层的叠置关系,认识其储层发育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通过野外露头调查、岩芯描述、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和物性测试等方法研究长8段的沉积相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和储集空间类型,并分析沉积相类型、岩性组成、成岩作用、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等对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8段砂岩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相,坨状砂体随着湖岸线不断迁移、砂体位置和厚度快速变化;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其中粘土矿物是主要的填隙物,以孔隙式胶结;孔喉结构为小孔-微细喉,孔喉连通性较差,储集空间类型为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压实和胶结等成岩作用降低了储层的原生孔隙度,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和裂缝(隙)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异常超压和构造运动减弱了储层的压实和胶结作用,有利于储层的保存。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是马岭长8段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辉彩 《内江科技》2008,29(4):103-104
本文从储层微观特征出发,分析了基山砂体的成岩特点,确认了基山砂体现今处于晚成岩A期。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及粘土矿物的转化及交代作用的共同改造,其储集物性呈规律性的变化。早期受压实作用和方解石、白云石的胶结作用,孔隙急剧减少,后期由于长石的大量溶蚀,在3100m~3300m形成了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5.
对苏里格气田召10区块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以岩屑质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粒度较粗,磨圆为次棱角状,分选中等。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溶孔等。孔隙演化模式分析表明,机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原始孔隙大量损失,后期溶蚀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一定改善,不同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共同影响造成了现在研究区低孔低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物性分析等资料,对临兴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用定量指标划分了该区成岩相类型,建立了其与测井响应的特征关系。研究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该区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成岩相类型可划分为中压实中溶解相、中压实弱溶解相、强压实中溶解相、强压实弱溶解相、中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强胶结相和极强压实相7种成岩相带。相对优质储集层主要集中在中压实中溶解相和中压实弱溶解相,优质成岩相带主要受沉积环境控制,主要集中在曲流河河道砂体中,在平面上呈带状展布。  相似文献   

7.
嘉陵江组主要属陆表海局限台地沉积。为一套灰岩、云岩及石膏地层。该层位是赤水地区重要产气层段。储集层主要岩性为溶孔颗粒亮晶灰(云)岩,溶孔粉晶云岩,有效储集空间以各种溶蚀孔隙空间为主。嘉陵江组经历了(准)同生期、旱成岩期、中成岩期、晚成岩期和表生期5个成岩阶段。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是主要的储层建设性成岩作用,构造破裂作用使储层的渗透性得到了改善;压实、压溶、充填、胶结作用为储层破坏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8.
下寺湾油田延长组长9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研究程度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探明研究区延长组长9段致密油的勘探前景,从岩心样品分析入手,通过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并进行压汞曲线分析、以及岩心样品物性分析测定等对下寺湾油田长9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段储层岩性以灰色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结构及成分成熟度均较低;填隙物以胶结物为主,胶结物以绿泥石、伊利石、铁方解石为主;孔隙类型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孔喉大小分布不均,分选性较差,总体吼道半径较小;浊积主水道及绿泥石环边胶结相对优质储层发育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雷  王瑞丽  郝德峰 《内江科技》2011,32(11):139-140
在对琼东南盆地三亚组一段沉积相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该区三亚组一段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根据胶结物含量和溶蚀量这两个主要因子把研究区三亚组一段戍岩相划分为5类,并深入研究了其类型、特征,进而阐述了不同成岩相的平面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戊岩相对储层的形成与发育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是我国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的代表层位,盆地东南部相比于盆地北部勘探程度较低,但也显示出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溪组、山2段、山1段和盒8段为研究区上古生界主要的致密砂岩发育层段。结合大量的钻井资料、岩芯观察、岩石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储层物性测试数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储层段的沉积环境与分布规律、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成岩作用、物性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得出研究区从本溪组到盒8段,砂体发育规模逐渐增大;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以中~粗粒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岩屑砂岩次之;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残余粒间孔与微裂缝,其中溶蚀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成岩作用,沉积环境和物源等因素共同控制着致密砂岩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
利用岩芯、测井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运用储层沉积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及成岩作用等相关理论,从储层低渗透宏观及微观成因方面详细总结了BZ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低渗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是决定储层物性好坏的先决条件;压实作用是储层物性好坏的主导因素;胶结作用是储层好坏的关键因素,使孔隙度、渗透率进一步变差;溶蚀作用使次生孔隙发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的物性。综合研究认为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这为认清该油田储层致密原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储层埋藏深,物性差,属致密油藏,砂岩结构成熟度和成份熟度均较低。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早期的压实作用和后期的胶结、压溶作用。孔隙类型有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泥质微孔、微裂缝,孔隙结构以特小孔、微细吼为主。储层微观特征主要受沉积相类型、成岩作用、绿泥石包膜和微裂缝的影响,其中微裂缝的存在是储层局部得以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南翼山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是在南北两翼同生断层挟持下形成的同沉积背斜,整体岩性较细。系统总结了南翼山浅层油藏N 22碳酸盐岩的成岩史中的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对于研究区N 22储集岩孔隙形成和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彦秋  范俊强  姜永 《内江科技》2010,31(12):134-135
根据大量的钻井资料及岩心、薄片分析探究了江汉海相探区志留系储存发育的控制因素,指出沉积作用、成岩作用是控制志留系储层成岩演化和储集性质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构造因素。在影响储层物性的众多因素中,沉积作用形成的有利砂体类型,是有利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在宏观上控制着储层的分布。成岩作用是改变储层物性的关键因素,其中压实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最大,胶结作用仅在局部地区成为重要的控制因素,溶蚀作用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构造作用是储层高产的重要条件。研究区内志留系的沉积环境决定了其原始的储层物性较差,通过后期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的影响导致了志留系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  相似文献   

15.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演化过程中,压实及胶结作用对储层性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探讨致密砂岩储层压实-胶结作用演化路径,对恢复地质历史时期致密储层孔隙演化及制定合理勘探开发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致密砂岩储层压实及胶结作用演化路径及相应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岩演化早期,岩石物性及力学性质变化主要受压实作用影响,胶结作用不显著;而成岩晚期压实作用对岩石物性及力学性质变化的影响较小,此时胶结作用起最主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成岩作用的进行,致密砂岩内部孔隙逐渐均一化,并且有趋近于圆形的趋势。剥蚀过程中地层岩石应力的降低幅度要大于沉积过程中地层岩石应力的增加幅度。因此,对于发生过强烈剥蚀作用的沉积盆地,其内部发育的致密砂岩储层往往具有相对好的物性条件及油气开发潜力。致密砂岩压实-胶结作用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孔隙度及力学性质的变化,深入探讨其相互间作用关系,可以为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及甜点区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为基础,结合X衍射、储层物性分析以及压汞实验等资料,深入研究了延长气田山西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特征。认为山西组储层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发育改善了储层的储集特性;储层物性较差,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和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是造成本区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原因;微裂缝的广泛发育有利地改善了储层的渗流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双家坝气田是位于川东平行褶皱带七里峡高陡背斜南端东翼断层下盘的一个潜伏断层高点。通过对研究区铸体薄片的鉴定和孔隙类型的统计,将双家坝气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其中,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去膏去白云石化作用等。本文在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将双家坝气田石炭系黄龙组成岩相划分为5种类型,并编制了成岩相平面展布图。  相似文献   

18.
李世文 《内江科技》2012,(1):150-151
本次研究以大量铸体薄片为研究基础,对高邮凹陷庄2断块储层成岩作用进行研究,庄2断块储层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一般呈次棱、次棱-次圆状,分选较好,颗粒接触方式以点-线接触为主。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胶结、交代作用以及溶解、溶蚀作用等。压实作用明显,以颗粒变形和破碎为主,胶结作用多表现为碳酸盐胶结,交代现象主要是方解石交代碎屑组分,溶解作用发育,易溶矿物被溶解成粒间孔和粒内孔,粘土矿物多以晶体较粗的自生矿物形式充填在孔隙中,含量高,在油田开发中应适当加入粘土膨胀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子洲气田山23亚段气藏是上古生界最为有利开发层段。山23亚段储层岩石主要类型为石英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为主,具有特低孔、低渗特征。影响储层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沉积微相、成岩作用与成岩相、构造作用等因素。研究区中西部的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石英砂体带是研究区最优质储层相带。最后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从机理上看,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涂抹作用、碎裂作用及成岩作用。其中成岩作用是静止期断层逐渐封闭的主导因素,其类型主要包括:压实和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二者对断层的封闭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及试油等基础资料,运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断裂内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百口泉断裂内压实和充填作用强烈,致使该断裂的封闭性较好,对油气具有良好的封堵作用。加之受胶结作用的影响,使断裂带与相邻围岩相比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最后通过断裂带结构划分,结合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初步认为百口泉断裂内成岩胶结作用的影响范围约为100~12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