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代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征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注重学生的主体教育,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这就意味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打造新的小学数学课堂。对此,本文着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温勃 《学周刊C版》2020,(12):118-119
新世代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征是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注重学生的主体教育,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这就意味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打造新的小学数学课堂。对此,本文着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施巍 《宁夏教育》2005,(7):100-10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介绍两节课堂事例,从课例中看发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理念碰撞。  相似文献   

4.
张叶飞 《考试周刊》2014,(59):57-58
构建"生态课堂"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趋势,高中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关注教学的生态、和谐运作课堂教学的各元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结合生态课堂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高中生态型课堂的四项策略,提倡民主、开放、活动及分层教学,让学生在生态型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打造出基于学生的数学理想课堂。因此,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6.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好的课堂教学应能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教学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合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思维:本文就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结合生活实例"汽车从车站出发……"来讲有理数,把枯燥的数学兴趣化。在课堂中形成"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达到发展创新的目的。把数学文化渗透到课堂,激发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开放性课堂,通过教学实例知道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改革期待追寻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绿色"的原生态中去,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同时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征,让数学课堂教学处处荡漾关注生命、润泽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要提高课堂实效,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感悟知识,在试问质疑中引发数学思考,并最终达到数学与说的有效整合。如此,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以有效的教学来成就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8,(34):9-10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数学课堂打造成充满活力、畅所欲言、彰显个性的空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学习的天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是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园地。而课堂组织是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的规定性得以体现的状态和规则。构建一种和谐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秩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关注学生的发展。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回归生活"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指教学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生活的兴趣及体验知识的养成.也即是说,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价值,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然而,时下的一些课堂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还有一些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等……如何使教学回归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笔者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而艺术地构建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于不同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所不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来开展教学,让课堂不仅仅是知识讲授的课堂,还是学生能力和素养提升的场所,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注重短期教学效益转化为关注学生长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巾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的价值在于真正落实"让所有的学生亲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体验"的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更是师生双方共同的生命经历。课堂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需要从师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方案,用合理的投入(即师生时间、精力和资源耗费等),取得最大教学效益,即促进学生的素质获得最适合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实现课堂教学价值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体验,追求教学效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树立"生命化课堂"的观念.生命课堂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创设出新的生活经验,使生命融入新质,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生命化教学意识,创设良好的和谐氛围,改进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使生命化教育寓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改的新理念要求广大教学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来设计导学案,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学课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合理设置、使用导学案,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差异,处理好课堂细节,形成精彩的魅力课堂,开发学生潜能,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焕发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赋予数学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教师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1.小学数学生活化让课堂充满活力就小学生而言,生活中的已有经验是他们认识新事物的基础。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