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相似文献   

2.
走进书境     
清末大学者 王国维在他的 《人间词话》中提 出了读书的三种 境界:第一境好 似晏殊在《鹊踏 枝》中写的“昨夜 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即 如欧阳修《蝶恋花》中写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相似文献   

3.
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台学的三种境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语引自晏殊的《蝶恋花》,指做学问要另辟蹊径,独上高楼,开阔视野。这是对研究对象的选  相似文献   

5.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语引自晏殊的《蝶恋花》,指做学问要另辟蹊径,独上高楼,开阔视野。这是对研究对象的选  相似文献   

6.
石祥 《教育文汇》2014,(4):36-37
诗随时代豪情在,歌追梦想志满怀。文心雕龙真善美,清辞丽句百花开。吟读安徽词家时先明的歌诗集《昨夜西风》,我写了这首赞诗,并自然想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上的一段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7.
原 文《人间词话》之二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③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④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⑤。然⑥遽⑦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注 释①罔:无,没有。②诗句出自宋代词人晏殊词《蝶恋花》。诗句的意思是:昨夜一夜西风,碧树尽凋,西风肃杀。独自登上高楼,凭栏远望,不见斯人,百感交集,无限惆怅。王国维引此三句…  相似文献   

8.
教学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183;晏殊《蝶恋花》)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若以此三重境界来看,我们会发现,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历程与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在某些方面有着共通之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喻为一种"执著的教育追求和质朴的教育情怀"。大音  相似文献   

10.
《学子》2003,(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说:“学习有三种境界。”对此他引用了三首宋词加以形象说明。第一种境界:晏殊《蝶恋花》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初学阶段,就犹如人从平地登上摩天高楼,顿时心旷神怡,眼界大开,从而意识到过去所学的知识少得太可怜了。第二种境界:柳永《凤栖梧》里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  相似文献   

12.
李志进 《广西教育》2015,(5):120-121
纵观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但凡学有所成者,大都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笔者经过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感慨此三种境界应用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妙析】概括了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云:古今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著名学者王国维摘引宋词中的语句,形象地归纳为做学问的“三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咏《凤栖梧》)  相似文献   

15.
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要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6.
季羡林 《教育》2010,(12):60-60
王国维在他著的《人间词话》里说了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17.
写写画画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高三沈怡雯123写写画画$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凡是能成就大事、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读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谈到了治学经验,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