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同课异构:“变”与“不变”的定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得到空前关注。不同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建构抑或同一教师在不同环境中的一课两上,其最大特点为构思不同、教法各异,益于教师教材处理、驾驭课堂的历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研形式。研究它,如果以哲学的眼光审视“同课”在“异构”中“变”与“不变”的定律,或许能给参与“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以一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活动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相似文献   

3.
“同课异构”活动是学校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形式。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比较中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可分为一人同课异构和多人同课异构等形式,一般采取多人同课异构的形式。我们试图运用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科学课实施“同课异构”活动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以求探寻其客观规律,得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赵敏 《早期教育》2010,(3):43-43
“同课异构”活动由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进行不同的设计与构思.然后施教,最后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本学期,我园科学教研组以大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教研流程后,我产生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领域里,“同课异构”正在作为一个热词而进入我们的视界:大型的观摩教学,有“同课异构”的安排;校本的教研活动,有“同课异构”的探讨;报刊上也日益多见对同一课文乃至同一环节的不同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如果说,“千课一面”曾经是小语界的发展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那么,“同课异构”正是课堂教学走向创新研究的一道现代风景。  相似文献   

6.
以“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模式作为区域心理教研工作室的特色活动,通过教师个体间的磨课交流、思维碰撞,群体间的评课研讨、深入探索,都能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又或是针对同一活动,从不同的视角展开,呈现出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专业素质提升了,区域心理教育教研也得到了发展。同课异构教研模式以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探索课堂改革创新发展为目标,使学生在心理课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7.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以不同教学方式呈现。同课异构是近年来较多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也存在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本文是笔者对开展同课异构生物学教研活动的思考与尝试,供同行探讨商榷。  相似文献   

8.
次央 《西藏教育》2009,(10):33-33
一、“同课异构”活动是提升校本教研质量的重要平台 “同课异构”,意为同一个课题,由不同的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依据自己的教学构思和设计进行备课,促使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进行不同研究,再通过上课的形式将其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构思、不同教法,在比较中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采用“同课异构”可以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同课异构”,也Ⅱ旷同题异构”“同课异教”,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构思、不同教法,它和有责任心的课堂教学如影相随。基于师本教研的考虑,“同课异构”也是一种以教学理论为支撑点,以教师发展为着眼点,以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以教学案例为着手点,以教学评论为着意点的教研方式,一般采取多人异构的形式。从笔者参加...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位教师共同执教《比尾巴》一课。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设计。两位教师展示了不同的风格。通过比较,也带给笔者些许思考.咀嚼出了不同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周晓燕 《广西教育》2012,(26):17-18
“同课异构”是目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校本教研新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谓“同课异构”,可以是多人同课异构或者一人同课异构(以前者居多),可以是学校内部的教学业务大比武,也可以是校际问更为丰富的教学研讨。它一般指定同一学科和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执教,  相似文献   

13.
广西2012年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为了交流课改经验,各种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纷纷举行,在我市开展较多的教研活动就是同课异构。所谓同课异构,就是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由于不同的教师所备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自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通过不同教师的展示及专家点评,参加活动的教师可从中得到不同的教学体验,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作为“广西黄剑锋特级教师工作坊”的主持人,笔者曾参与举办了多次区内、市内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践证明,同课异构给参加活动的教师带来了许多启示,对全市乃至全区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以笔者最近参加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音乐教师勇于探索,努力追求优质、高效的音乐教学课堂。构建优质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就是有效方法之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2009年以来,我校全面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在此谈谈音乐课程中同课异构活动的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解芳  夏大庆 《考试周刊》2013,(75):16-17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让不同的教师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课根据自己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更好地反思,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教学能力,所以同课须当异构。  相似文献   

16.
“同课异构”是最近几年在我国中小学校本教研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形式。是提升学校教研水平,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一项新举措。思考“同课异构”的理论基础、客观依据、实践价值以及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要处理好的关系,是保证“同课并构”活动质量,真正实现教师间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教学策略讲授同一课题的一种教研活动.同课异构通常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在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进行.由于执教者来自不同的学校,生源情况与教学风格不尽相同,因而同课异构常能折射出不同的教学理念,进而使观摩者可以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正因如此,  相似文献   

18.
仇振辉 《考试周刊》2014,(85):129-129
<正>一、问题的提出从"同课异构"活动说起,"同课异构"活动是一种高效的教研活动,通过两位或更多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各自独立地备课、上课,然后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促进所有活动参与者在教学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确实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活动很难经常开展。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得到的教研启示如何在日常化的教研中得到实施呢?如在"同课异构"中课堂被摄录下来,可以重复观察,可以研究教师的组织能力、提问能力、板书能力等,那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能否也这样研  相似文献   

19.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各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活动。这一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它可促进幼儿活动的优势互补,老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从而构成教师的群体合作学习。同时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李建生 《教书育人》2008,(12):41-42
“同课异构”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独立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异构——交流——实践——研讨——反思——创新”的螺旋式进程中互相比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同课异构”以打造个性化教学、彰显教学本色、张扬教师风采、体现学生个性为特色,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