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学校体育》一九八九年第一期、第二期相继刊出了陈钢同志“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不妥”和“再谈怎样认识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两文。读后颇受教益,现就两文的一些观点谈淡我个人的不同看法,以求教于陈钢同志。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学为主体陈文认为“教师和学生同样是‘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括动的人’,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认识主体。”并进一步指出“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发挥主体积极性作用。”一句话,就是认为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认识主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从一般认识过程来讲就是  相似文献   

2.
体育旅游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生态体育旅游的研究基础还相对薄弱。生态体育旅游包含了多层级的主客体关系,不同主体的价值诉求差异较大甚至相互背离,如何实现多主体间的价值共创,是生态体育旅游研究应有的题中之义。通过梳理生态体育旅游概念内涵,从价值论角度分析生态体育旅游价值产生的基本动因与价值表现,需要将生态体育旅游价值关系统一到最高层级的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之下,实现不同主体利益博弈中的平衡、协调与价值共创,促进体育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从创新体育旅游产品和管理模式、培育和经营体育旅游市场、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生态体育旅游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华中师范大学张文魁规律是什么,用列宁的话,即规律就是关系.据此,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从下列关系着手,来认识体育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一、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实质上是教授和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是体育教学实践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笔者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分析的方法对这两个问题谈点认识。一、对教学过程主要矛盾的再认识传统的教学论认为教与学(即教师与学生)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但我认为学生与教材才是体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其依据有三: 第一,教学的社会特点决定了这一主要矛盾。教学作为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设法使个体的认识尽快达到社会历史的现有水平,以保证社会持续进步。因此,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个体认识和社会历史认识之间的矛盾。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是以教  相似文献   

5.
体育价值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方祥 《体育与科学》2004,25(3):50-51,64
本文从哲学观点出发,探讨了体育价值的本质、体育价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认为体育不仅是人的需要。也是人的权利,体育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和完善。体育价值活动中的反价值问题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 体育教学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辨证关系,是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而被逐渐认识和理解的。过去,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上,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又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的研究。因此,对体育教学中主客体的关系缺乏辨证统一的认识,既影响了教师主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的社会学研究之价值与展望陈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福州350007)1前言长期以来,我国对于体育教学社会性的认识基本上是以受制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为基调,而忽略了体育教学存在特殊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未从社会学理论上加以系统认...  相似文献   

8.
论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天民 《体育科学》2004,24(10):17-20
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是对竞技体育产生需要、并且与竞技体育发生价值关系的人,是在竞技体育的价值活动中主动地作用于对象的人。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主要有训练主体、竞技主体、欣赏主体和管理主体;影响竞技体育的价值产生的主体因素主要有主体的需要与利益、主体的生理素质、主体的心理素质和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组成;竞技体育的价值客体由物质客体层面、人自身的活动客体层面组成;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和竞技体育的价值客体分别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中,主客体之间表现出特有的主客体一致性、主客体对应性等关系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目的是要完成三项任务,即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三项任务,是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加强发展体质和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的关系研究显得更为重要。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来讲,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学生身体直接参与运动实践,来实现教与学的客观统一。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把握以及各自限度的认识影响着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如何调试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以论述。研究认为:(1)目标的确定性和导向性、内容的封闭性、过程的控制性和方法的程序性是体育教学中预设的基本特征,目标的开放性、深度体验运动知识、关注教学过程的价值、教学评价的过程性是体育教学中生成的基本特征;(2)控制与自主、结果与过程、确定与偶然、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等方面的关系是体育教育实践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具体表现;(3)单向度地偏于预设和生成都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既需要预设来把握目标,也需要用生成来实现学生运动学习的意义,二者需要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达成平衡方可使得学科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发挥体育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倡运动项目学习的游戏精神、强调运动技能教学的完整性、创建师生共构的教学文化是把握体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平衡和实现二者相互统一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贾齐  李捷 《体育与科学》2003,24(4):36-39,48
运动学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在运动学习领域中,身体既是认识工具又是认识对象。学习者学习新动作的过程与其他类型的认识一样,都是为了实现主体与世界之间统一关系的建立,并且成为这一关系的存在者。运动学习的过程是主体(=心)与客体(=身)由分离走向统一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瑜伽现代化过程中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与推广模式转型及其影响。瑜伽在传统文化环境中是印度本土宗教中实现宗教目的的修行方式,是传统哲学中达到自我完满状态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离群苦修达到“梵我合一”的手段。在现代化过程中,瑜伽通过融合心灵哲学、引入世俗目标、融入现实生活等方式实现了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在现代瑜伽推广过程中,通过增强主体的多元性、形式的时代性、内容的功能性等方式实现了推广模式的转型,为世界“瑜伽热”提供助力,也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陶茜  陈国强 《体育科研》2015,(5):1-4+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助公共关系中的公共传播理论及CIS理论,对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的形象塑造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北京、厦门及国外知名马拉松赛,从理念层面、行为层面和视觉层面,提出建立赛事形象识别系统的建议。本文认为存在于赛事中的特定体育公共关系,能够促使赛事主、客体通过传播与沟通达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进而为赛事形象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推进赛事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速度滑冰技术能力决定因素由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个主要因素构成。主体因素从决定速度滑冰运动员自身的技术能力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涉及专项动作结构、运动感知觉、运动员个性心理、不同阶段训练内容。客体因素从影响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涉及竞赛规则、技术环境、器材设备和场地三个方面。通过对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决定因素的分析,为完善和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技术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为我国速度滑冰训练指导和运动员的技术完善提供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论田径运动审美中的主体与客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超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72-173
田径运动广泛展现美的题材,有美就要有人欣赏。章运用一个谚语恰当比喻了田径运动审美活动中广泛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论述了田径运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2 1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对当今大学生健康认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健康认知对健康心理不但有影响,而且影响是整体的,比之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心理具有更高的解释程度,彰显认知的元作用。建议把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健康认知对健康心理的影响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得出更全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论武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套路教学的原则是依据教学规律、从实际出发形成的行为准则.因此必须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积极性相结合,直观教学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系统性与专题教学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巩固提高与训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而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全国航空管理系统篮球赛14个队的知行能力获胜率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知行统一观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比赛是知行能力的竞争,知行统一是通变的基础;比赛中知的核心是知已知彼的认识过程,行的原则是避实击虚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9.
民俗体育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洛克的经验论哲学,对民俗体育的认知缘起、途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即首先研究了民俗体育认知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途径,感觉和反省;通过对民俗体育的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以及第1性质和第2性质的比较分析,进而研究它们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相互联系、相互共存以及实在存在.藉此促进对民俗体育认知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对民俗体育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0.
了解西方学者对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状况是武术深度国际化研究的重要一步。只有了解以至理解他们的范式,才能知道用什么样的话语更好地与之交流,完成"走出去"的战略。目前,西方学者借助自身的哲学方法和话语,从主体性哲学视域出发,将中国武术阐释为一种具身化的身-心技术和教育,这其中包括:(1)武术修习对整体自我意识的构建和自信、自尊、自律等身体素养的养成;(2)通过与师父、与师兄弟和对手的身体"对话",具身地将伦理情感和共同体意识印刻在自我实践当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将共同体所预持的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融合到了身体认知之中;(3)通过武术修习,将人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超越性自我释放出来,助人明心、见性、从容中道。在西方哲学家的阐释中,中国武术实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技术",这种自我技术体现了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价值主体和超越主体。通过阐释西方哲学家的中国武术研究,能够以他山之石克服国内武术研究的"庐山之蔽",对中国武术未来回归身体教育和实践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镜鉴意义,也为我们的武术研究进入西方学术话语提供了研究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