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晖 《图书馆学刊》2011,33(7):80-82
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献整理的关系基础上,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整理方法,并指出数字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型地方文献整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记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对地方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历史及现实价值。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分散进行,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积累、保存、利用和合理布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档案馆、图书馆应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保护体系,在政策法规的规范及保障各权利主体利益的前提下共同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设。  相似文献   

3.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关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就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一系列阐述.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对于地方文献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展。本文主要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阐述其方法和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5.
民族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保护与传承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职责。文章在论述建立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的意义及介绍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设承德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特色数据库的内容组成。最后提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特色数据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区域文化特色,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度开发,将活态文化变成有载体记载的文献,用新思维、新概念、新技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服务的品牌,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放获取文献资源为例,采用互联网实证文献资源调研的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及其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关的记载资料,它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目前,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已经开始着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指出,非遗和典籍文献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要活态传  相似文献   

9.
广西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跨国的特殊性,造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设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通过以档案学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广西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探讨了广西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蒙  许鑫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4):15-21
[目的/意义]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组织以网站为载体,多采用传统树状或星状链接进行导航,且以地域分割,无法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弱化了其价值。采用新技术合理组织非物质文献遗产信息资源对非物质文献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主题图理论和方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模型,并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昆曲为例,辅以Ontopia主题图开发工具,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主题图的生成及组织效果。[结果/结论] 主题图不仅能够合理、全面地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还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流派发展等特殊属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尤振 《档案管理》2020,(3):78-79
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深入研究了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模式和保护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广西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河南濮阳市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情况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以及分布特色,明确图书馆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以此推动濮阳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地方高校图书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和管理具备的条件和产生意义及如何采集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作为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作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中心,图书馆应当注重此类文献的开发与整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分类及价值谈起,通过对国家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藏现状及入藏意义的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建议:体系化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建立专藏数据库、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藏书目录。图2。表4。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其前景令人担忧。笔者就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明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的在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立法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何秋 《文化遗产》2014,(1):41-46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其前景令人担忧.笔者就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明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的在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立法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袁军 《晋图学刊》2016,(3):51-55
在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优势,并对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参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有利于保护珍贵文化档案,维护文化遗产资源安全;有利于积累地方特色档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地方档案馆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的收集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档案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利用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收藏及利用现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利用的新模式,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利用新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