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滕丽民 《广西教育》2010,(36):98-99
丁善德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不同体裁的多种领域,其中《第一新疆舞曲》就是突出反映其创作特色的作品。本文通过对《第一新疆舞曲》认真、系统的分析,总结出其所特有的旋律曲调和多变的节奏、曲式结构、和声等音乐学特点。  相似文献   

2.
薛晖 《儿童音乐》2013,(6):49-51
例9:《青春舞曲》《青春舞曲》一课由湖南省益阳市赫山中学盛英设计,是一节初一年级的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轻松活泼的情绪,感受新疆音乐节奏特点;初步了解我国新疆的地理与风土人情,能对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导言:有谁可以告诉我,上课之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它属于哪个地区的民歌?(生回答)说得很好!这首歌曲是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大阪城的姑娘》。新疆,是  相似文献   

3.
通过欣赏《新疆之春》,演唱《青春舞曲》.让学生能够感受、体验音乐的情绪及艺术特征,并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间音乐有感性认识;通过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其动手创作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美的产物,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音乐又是情感的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努力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美,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体验音乐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创设舞台,让学生在律动、舞蹈中体验音乐美 在音乐的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尽情地用律动、舞蹈表现音乐,在律动和舞蹈中全身心地体验音乐带来的美的享受,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我在教唱《青春舞曲》这首音调甜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新疆民歌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遍《青春舞曲》.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意图 "加沃特舞曲"是一首AB结构的音乐,A段音乐节奏欢快,乐句明显;B段音乐圆润滑翔,乐句的分辨较含糊.如果不借助具体形象来感受音乐,对中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  相似文献   

6.
肖邦是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爱国作曲家,被世人尊称为"钢琴诗人"。他的整个创作都与自己的祖国——波兰的民间音乐息息相关,尤其是乡土气息浓厚的玛祖卡舞曲。肖邦在玛祖卡舞曲的创作中把爱国情怀同祖国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波兰人民的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运用波兰民间最常出现的玛祖尔、库亚维亚克和奥别列克三种舞曲形式,并把它们加以高度的艺术化,形成了两种风格类型的玛祖卡舞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肖邦音乐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肖邦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突出表现在,肖邦在对音乐体裁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尤其把波罗奈兹舞曲、玛祖卡舞曲、叙事曲、夜曲和练习曲体裁等音乐的形式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曲家采用贯穿始终的固定节奏和两个交替演奏的固定旋律,写成了这首规模庞大的变奏曲."波莱罗"是西班牙的一种民间舞曲的名称,然而拉威尔仅仅是借用了这个名称,其音乐的性质与同名舞曲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教材:《青春舞曲》选自七年级13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1、能够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的特点。2、能够根据维吾尔族音乐的部分特点,创编表演形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玛祖卡舞曲是肖邦音乐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体裁,该体裁的创作几乎贯穿作曲家的一生,肖邦将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进行加工和提炼,创作出极具波兰民族性的玛祖卡舞曲,这些作品像是波兰民间音乐的缩影,在音乐史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本文通过对肖邦早期创作的玛祖卡舞曲(Op.7 No.1)的解析,探寻肖邦音乐作品中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社会制度,清历朝皇帝认为它是“国家之根本”。因此,由官方先后编纂了两部重要文献,分别命名为《八旗通志初集》和《钦定八旗通志》,两部文献既有关系,又有不同。因此,笔者利用有关档案文献、历史文献及学者研究成果,明确了清朝八旗制度方面的重要文献《八旗通志初集》之“初集”称谓的来历和产生的具体时间,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称谓的产生与嘉庆年间成书的《钦定八旗通志》没有直接关系。再次,针对《钦定八旗通志》被称为是M《八旗通志初集》的续编或二编的看法,提出了两部《八旗通志》既有联系又是完全独立的两部文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监理工作中,事前控制是关键性的环节。通过有效的预先防范,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建设行为的发生,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在总结江苏省如皋市武定苑小区的监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加强监理工作中事前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强化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设f(x)在区间[a,b]上满足Dirichlet充分条件,则f(x)在[a,b]上既可以展开成正弦函数,也可以展开成余弦函数。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应概括为“至乐自然”。“至乐自然”是《庄子》评判音乐美的标准。美好的音乐有籁乐、至乐、天乐;不好的音乐有失性之乐、屈礼之乐、不适之乐。“至乐自然”反映了《庄子》对音乐本源的认识,音乐是“道、心、物”三位一体的产物。“至乐自然”规定了音乐“和”的功能。“至乐自然”肯定“有声”、“人为”之乐。“至乐自然”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活动历程。庄子是道家音乐的伟大旗手。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能力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十分重要。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应是一个有机的能力指标体系,它以其声乐演唱能力为基础,以声乐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声乐拓展能力为动力,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国家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声乐演唱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中小学生对音乐教师的声乐能力有较强的心理需求,中小学校对音乐老师的声乐能力有全面要求。但当前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培养现状不尽如人意,表现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音乐教师的配置重视不够,师范声乐教育存在着较大缺陷,在职进修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为此,应进一步明确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的评价指标,定期进行培训,为中小学教师创造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加强教师之间经常性的教研活动等,加强中小学音乐教师声乐能力培养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音乐综合感知能力又称“乐感”,它是人类从事音乐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素质,而对于从事音乐专业工作和学习的人来说,显得更为重要。缺乏良好的乐感对于音乐学习和表演都会造成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人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是有差异的,无论是生理上对音乐刺激的反应能力,还是心理上对音乐内涵的领悟能力,都因人而异。通过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知识的学习、音准、节奏的系统训练等多种手段,乐感的培养和提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室内乐的现状、特点及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乐是声乐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声乐教学演唱的特殊性,更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在我国声乐教学中较为薄弱。室内乐学习可以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演唱风格;可以强化学生丰富而细腻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配合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室内乐学习应引起国内声乐教育界对这一领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一定的音乐文化本体,使音乐教育自身呈现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只有对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给予更多关注,将音乐教育研究置于音乐文化大背景中,音乐教育才有生命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音乐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9.
民族音乐是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然而,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的高师,对弘扬民族音乐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针对民族音乐在高师日渐式微的现状,弘扬民族音乐,对其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强化高师中的民族音乐教学,使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适应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继前人的研究,对《太古传宗》乐谱中尚较模糊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境遇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该谱是元明以来北曲音乐的遗存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其处于南音竞艳斗芳的时代,因此,该谱南音化的倾向也不容置疑。但其南音化程度尚属早期,所以,《太古传宗》乐谱对于北曲音乐的研究仍是现存较早的不可多得的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