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体育新闻报道应把握“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兴起过各种各样的“热”,但能引起各阶层关注而又经久不衰的恐怕要数体育热。体育热为体育新闻的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也使体育新闻越来越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根据本人近年来阅读大量报刊的体育版和在地方晚报编辑文体版的体验,窃以为地方报纸的体育版面在报道中要注意把握“四性”。  相似文献   

2.
体育报道,特别是体育竞赛报道,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报道之一。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论男女老幼,都可能有所爱好。体育竞赛,对抗性强,竞争激烈,有巨大的吸引力。人们喜爱体育运动,也必然要看体育报道,关心竞赛的胜负,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关心整个运动水平的提高。自然,体育报道不仅仅是满足读者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它还具有以下功能: 1、通过报道,宣传体育对增强人民体质,发展智力,振奋精神的作用,促使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这在实践中是看得很清楚的。震动全国的乒乓、排球、体操、围棋等的夺魁报道,就曾激起普遍的“乒乓热”、“排球热”、“体操热”、“围棋热”……如今连中老年人也重视身体锻炼了,这和新闻媒  相似文献   

3.
厦门马拉松赛拉开了2015年马拉松赛事的序幕,参赛者热情高涨,马拉松热连年升温,势不可挡!与此同时,体育营销热也一路风生水起,赢得不少企业的青睐,2014年底众多知名企业将体育营销方式提升到了公司品牌战略宣传的重要地位。体育营销受到企业热捧的主要原因是:体育营销是一种"有温度"的营销,直接面对消费群体的O2O精准客户营销模式,配合新媒体时代所特有的传播属性,体育营销散发新活力。"马拉松热"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永忠 《图书馆》2007,(6):99-101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容量大,对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体育信息是网络信息的重要内容,体育信息网络化也有助于体育文化的传播。我国目前的体育信息网络化传播无论从规模,还是传播速度上都与国外体育信息的网络化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体育信息网络化发展的现状,了解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推进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在二○○○年建成世界体育强国,需要新闻宣传助一臂之力。然而,新闻界怎样为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发挥舆论作用呢? 近几年,一股蕴蓄着巨大能量的体育热在我国兴起。同时,体育宣传热也随之而生。体育宣传已成为我国报刊、电台、电视台宣传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报道在许多报刊上的“领地”也越来越大了。以前,我国仅有一张专业性的体育报和一份专业性的体育刊物,即《体育报》和《新体  相似文献   

6.
黄岩 《记者摇篮》2005,(2):18-18
许多人把体育传媒比喻为体育世界和普通人之间的一座桥梁。现在,中国体育媒体越来越多,体育报道越来越丰富,大家对体育世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应该说,体育传媒已经成为体育推广、普及和发展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信息产业发展道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对比法,通过我国体育信息产业的范畴、特点、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发展前景、发展对策几方面论述了我国体育信息产业发展道路,旨在为发展我国体育信息产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世纪之交的年底年初,笔者注意收集阅读了上百份国内有代表性的主要报纸,发现在副刊这个领域,如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新现象、新形式、新经验比比皆是,颇值得加以研究总结。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还是三四十年代,副刊在中国报纸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文学史中的大批杰作,最早往往是刊登于报纸副刊的,比如鲁迅的绝大多数作品,从杂文到小说。解放后直到80年代,副刊在文化界一直是一方重镇。但是90年代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由于报刊业与出版业以及影视娱乐业的发展,一时间副刊似乎不再那么受重视,与报纸的特稿热、体育热、证券…  相似文献   

9.
“体育热”、“摄影热”给摄影记者的采访活动带来了团难。体育活动的主管部门,为保证竞赛正常进行,不受干扰,往往采取限发场内采访证的方法,限制、压缩比赛场内的摄影、采访人数。作为摄影记者或体育摄影爱好者,想要拍摄某项比赛实况,领不到场内采访证,不能靠近运动员,确实叫人  相似文献   

10.
胡艳霞 《大观周刊》2013,(1):241-241
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以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这以不适应现代体育发展要求,随着全面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现行体育制度以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很大程度是被动适应,学习兴趣、个性得不到发挥,多数人自我锻炼能力没有形成,一旦体育结业则体育之缘也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1.
《体育热文明兴——宁夏吴忠市马莲渠乡“家庭队”调查(下)》和《搞体育能致富——宁夏吴忠市马莲渠乡“家庭队”调查(上)》(见2月20日和19日新华社新闻稿)这两篇稿子都是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体育运动新貌的。然而其差别却很明显,《体育热文明兴》尚可成章,《搞体育能致富》却给人以不可成章的感觉。发展体育运动,是增强人民体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体育运动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调查(下)说的,“体育活动是集体的活动。‘家庭队’在球场上培养了集体意识,并注重集体荣誉,讲究‘球德’。体现在生产活动中,就是热爱集体、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健身热和娱乐体育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健美操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富于艺术性的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0对我国体育信息产业的影响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书 《图书馆论坛》2003,23(3):109-112
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统计法、对比法,论述了国内外体育信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加入WT0以后对我国体育信息产业产生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发展的相应对策,旨在为加入WT0后我国体育信息产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了解家庭体育目前发展的现状,对家庭体育在新时期的作用做了阐述,分析了家庭体育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家庭体育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晓英 《兰台世界》2007,(6S):49-49
体育科技成果档案是体育科技人员在各种体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发现与发明的历史记录,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加强体育科研的发展,要求大力开展协作,准确、及时地互通情报,进行新技术传递和学术交流。体育科技成果档案就是这种继承、传递和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加强体育科技成果档案的利用,则有着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李淑芬 《青年记者》2006,(14):80-81
随着我国体育运动在世界体坛上的出色表现,人们对体育新闻、体育信息的需求大大超过以往,刺激并催生体育报刊、体育广播、互联网、体育频道报道量的几何增长。尤其以体育专业杂志和电视体育频道为代表的体育媒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目前体育依托最多的媒介仍然是电视。2003年央视一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布的“中国体育和体育赞助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9成以上居民主要从电视媒体上获得体育信息从体育报纸、体育杂志、广播电台和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比例均在5成以下。现代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或“联姻”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体育宣传应注意克服不良倾向——兼谈体育宣传导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宣传应注意克服不良倾向———兼谈体育宣传导向问题孙友深体育作为一种运动遍及全人类,而体育新闻作为体育传播的载体,更是随着体育的发展必普及,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和受到欢迎。一场赛事过后,人们在欣赏之余,往往关心的是:看看报纸是怎样分析评介的?看看电台、...  相似文献   

18.
牛辉 《大观周刊》2011,(38):182-182
本文通过“国培计划”——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体育学院研究生实习总结的反馈,得出了农村现状下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此种境况下,如何运用教学策略,使得农村体育课堂在有限的资源下达到最佳效率,从而使农村中小学生获得公平体育的机会,并为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以达到以身体活动为中心、增强体质、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本质。  相似文献   

19.
周果 《新闻前哨》2001,(1):33-35
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被称之为“跳动的光和影的诗”,蕴含着一种张力。在“体育热”的时代里,人们对体育照片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赛场上的高难度造型、知名球员的英姿、竞赛中有情趣的细节,甚至啦啦队及看台上观众的反应,都是读者的兴趣所在。体育新闻图片是赛场内外的形象纪实,赋予了体育新闻以可信性和实证性的品质,能满足读者“眼见为实”的心理需要。 体育比赛的流动性很大,报社限于人力、财力等因素,往往难以同时委派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同赴一地追踪采访。因此,楚天都市报自1996年12月创刊以来,对文…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新闻向读所展示的应该是体育的和谐之美,力量、速度、美、情感的和谐共存,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感受到体育的独特魅力,为体育与社会的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体育新闻报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满足人民群众丑益增长的体育参与和体育欣赏需求。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