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采用自编的心理耐挫力量表和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大学生耐挫力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施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耐挫力状况良好;大学生耐挫力水平整体呈负偏态,高于平均水平;大学生耐挫力水平在年级、健康状况、相貌自评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耐挫力与社会支持有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耐挫力的重要因素。了解大学生耐挫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王蓓 《考试周刊》2009,(20):149-150
学生挫折承受的能力已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挫折承受能力亦即耐挫力,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尝试从明确耐挫与耐挫教育的概念入手,分析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优势,重点从教师操作层面,探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耐挫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耐挫力相对城市学生较弱。对边远农村中学生耐挫力脆弱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农村中学生耐挫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耐挫力     
关于“五力”(适应力、承受力、耐挫力、抗诱力和调控力)问题,我曾写两篇文章,分别讨论了适应力与承受力。在这第三篇文章中,专门讨论耐挫力问题。一、耐挫力的基本涵义(一)什么是耐挫力顾名思义,所谓耐挫力,就是人们耐受挫折的心理力量;或者说,它是主体在耐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因素之一的耐挫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必要的,首先要使小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耐挫能力教育,其次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最后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具体的耐挫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魏芳 《教师》2011,(4):69-69
耐挫能力,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某一孩子耐挫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将来的发展与成就,某一民族儿童心理耐挫能力强弱则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因此,培养幼儿的耐挫能力,对今天的幼儿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  相似文献   

7.
王敬 《天津教育》2009,(4):35-3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出现烦恼和压抑心理的占40.3%”,一些中小学生因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而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杀害同学或亲人的恶性案件经常见诸报端,这些充分说明了学生的耐挫能力较差,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对学生进行耐挫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代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学生耐挫能力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师生“双主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学生耐挫力的培养,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见,耐挫力的培养是尤为必要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家庭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在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耐挫力,势在必行。本文简要叙述了小学生耐挫力差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的方法和策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耐挫能力,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某一孩子耐挫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他将来的发展与成就,某一民族儿童心理耐挫能力强弱则关系到一个民族未来的兴衰。因此,培养幼儿的耐挫能力,对今天的幼儿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  相似文献   

10.
智力开发是一个被广大民众广泛认同的教育理念。如今,智力的外延又得到了大规模的拓展,它作为个体为了适应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心理结构,涵盖了人类适应的各个方面,因而笔认为智力中也应包含“耐挫智力”。同样,现在提出“耐挫智力商数”(以下简称“耐挫商”)这一概念也就合乎逻辑了。  相似文献   

11.
当前,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较为薄弱,培养耐挫心理素质对保障高职大学生心理安全、促进社会化和塑造良好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原因,既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又有个性特征与身心疾病方面的个人因素,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重视生命意义教育,实施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本就心理耐挫能力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探讨增强心理耐挫能力的办法;正确认识自我;制定合适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完善自我个性特征等。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其耐挫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已势在必行。耐挫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合理的锻炼而得到培养、提高的。首先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树立克服挫折的信心;其次,教师可运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也应注意●耐●挫●教●育●郭从晓挫折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可能遇到的。然而,面对挫折,有的人能够受到教育,从“挫”中悟理,执着而进;而有的人却不知所措,灰心丧气,对学习产生畏惧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耐挫教育,使学生遇“挫”而不“折”呢?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国外兴起,在体育活动中实施耐挫教育,能培养学生乐观精神及耐挫的能力,这对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完善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以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初中生心理耐挫力中的干预效果,将心理耐挫力问卷总分在0-12分的16名初二学生随机分为两组,8人为实验组,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参加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共8次;对照组同时进行日常的心理活动课。采用心理耐挫力问卷、自尊量表在干预前、后对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被试在干预前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无显著差异,在干预后的心理耐挫力和自尊量表得分显著提高。研究表明以提升自尊为切入点的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是提升中学生心理耐挫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培养耐挫能力,是促进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我国少年儿童耐挫能力差的现状,本文从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学科渗透和实践磨炼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对小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培养他们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韦 《广西教育》2023,(4):29-32
本文立足小学生挫折体验匮乏的现状,通过研究耐挫力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耐挫力不足的原因,从学生、教师、家庭三个方面探索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耐挫力的培养策略:首先,学生应明确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树立挑战数学难题的信心和决心;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耐挫力的培养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家长要以家庭为实践场,张弛有度地对孩子进行耐挫力训练。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学生耐挫力普遍较弱,为使中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耐挫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民族地区高中优等生承受挫折的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几种策略,提高他们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很多家庭是"4+2+1"的家庭结构模式,孩子在6位长辈的庇护之下成长.然而,过于顺利的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耐挫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是当前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对耐挫力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积极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设计耐挫力运动干预方案,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案设计探讨增强小学生耐挫力的有效途径,用运动干预的方式建立学生对挫折的积极认知,进而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合理调控情绪,从消极防御转化为积极构建,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