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应当前核心素养的召唤,我们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中,要以民歌教学为抓手,着眼于"人"本身,立足于音乐本体,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央,通过歌曲教学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民歌的旋律美、形式美、文化美,让植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音乐课堂流淌着浓浓的音乐味、厚厚的文化味和甜甜的儿童味。  相似文献   

2.
四川民歌再现了四川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其中有不少代表作享誉世界,成为经典。为了传承与弘扬四川民歌,成都市棕北中学初探了如何将四川民歌走进初中音乐课堂之路。即,从不同视角来编写校本教材;应用不同的形式欣赏四川民歌,采用用不同方式演唱四川民歌;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来表现四川民歌等。通过四川民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四川民族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体裁、内容、特点,用情感唱出四川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歌鉴赏教学是让学生认识、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高中学生听到的、嘴里哼唱着的几乎都是流行歌曲、情歌和摇滚,对传统民歌的学习与鉴赏不是很感兴趣,觉得传统民歌"土气",更谈不上喜欢和热爱,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高中民歌鉴赏课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和演唱传统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民族发展依赖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主义精神。我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要想传承发扬音乐文化乃至其他传统文化,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音乐教学。音乐教育是促进传统文化传递的重要路径,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民歌进课堂,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民歌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的实践。从感、歌、创等方面优化民歌教学效果,加强民歌教学实践的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创新媒体应用、创优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活动、创生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适宜学唱民歌的情境,能够成功激活学生学习民歌的热情,促使学生并在不断学习感知体验之中自觉参与民歌文化传承行动,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一些民歌文化比较丰硕的地方,为了保护与传承当地的这份宝贵遗产,先后将地方民歌引入到教学当中,忻州师范学院地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民歌则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地方民歌,有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将通过河曲民歌融入高校声乐课堂的重要意义、河曲民歌在高校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现状及河曲民歌进入高校课堂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以促进地方民歌得以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7.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歌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更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载体.当前,民歌教学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中,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民歌教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歌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8.
民歌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民族精神、凝聚着集体智慧。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场所,具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责任与义务。本文中,教师在民歌教学通过比较学习,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特点、演唱的风格、民歌的韵味,把握住民歌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树立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正>核心素养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品格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实现终身发展。为加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本土音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本土音乐文化,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我们对环县革命历史民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进行收集整合,作为校本教材让环县民歌走进中学生音乐课堂,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地方音乐,传播和传承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0.
揭冰 《广西教育》2009,(30):104-105,108
在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应利用本地区得天独厚的人文、音乐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丰富高师声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展视野.加强民族性,突出办学特色,并通过教师这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对本土的少数民族民歌起到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本文结合广西本地的实际.对本土民歌融入高师声乐课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民族音乐的一种类型,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它既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审美积淀,也体现了各民族艺术的精华。文章根据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及要求,结合实践,将优秀的传统民歌引进中学音乐课堂,让学生感受民歌之美,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体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民歌教学在音乐风格层出不穷的今天,面临着很大的冲击,面对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痴迷与对中国经典民歌的麻木,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生机盎然的民歌教学课堂,以激发学生演唱民歌的兴趣,并利用民歌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因为民歌是最好的材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热爱民间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拓宽教材、利用大众媒体,为民歌教学课堂输入新的血液、师生共同参与实践三个方面,让学生真正感受民歌之美,让我们的民歌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往往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包括课堂教学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与教学引导策略(教学实施路径)。我在面向高中生的"赏析江苏民歌《茉莉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从《茉莉花》的音乐文化之美、音乐形态之美、音乐情韵之美、音乐足迹之美等四个方面去架构课堂,依据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关注、体验、比较、探究等课堂活动去认识《茉莉花》的艺术、文化价值,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现在的小学生对民间音乐知识知之甚少,普遍认为民歌很“土”,学习民歌的兴趣不高。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发现民歌的美,进而热爱民歌呢?笔者以河北民歌《对花》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39):27-28
乡土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另外,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本中也增加了很多民歌相关的内容,通过学习乡土民歌,学生可以更加了解乡土民情以及家乡的民谣、语文文化等,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6.
修辞学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龙岩山歌是龙岩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龙岩方言传唱的民歌。龙岩山歌中常用回环、比喻、比拟、对偶、同异、设问、顶真、摹状等修辞手法。在龙岩本地的中学课堂里讲讲龙岩山歌,用龙岩山歌帮助学生学修辞,既传承了龙岩山歌文化,又培养了学生学习修辞的兴趣,可以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现状民歌一直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几乎在各个年级的音乐教材中都有。然而我们的音乐课堂在教学民歌时,常常采用简单生硬的教学模式:听录音机范唱——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唱——学生自由练习唱——集体展示唱。这样的教学忽略了民歌独有的音乐特色,也无法激起学生对民歌的演唱热情,淡化了民歌的情感功用。课堂中学生情感游离,演唱生硬,教学效果低下。反思与改进《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  相似文献   

18.
白云小学以冷冉先生"情·知教学"为理论支撑,构建以"四轮驱动以情优教,五环聚焦以学定教"为主要特点的"和乐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引导教师结合不同学科、课型、师生实际应用基本模式,提炼了十几种基本模式下的不同教学样式。课题研究改变课堂的同时,逐步改变了学校文化,尤其是与课堂密切相关的学习文化、学生文化和教研文化。  相似文献   

19.
国际教育界一直重视"微观改革",即课堂层面的变革。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是教师的"培养基",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与成长。读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标志。聚焦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课堂,以"参与观察法"为出发点,借助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课堂4要素20视角68观察点来解构课堂教学,可以优化教师教学进而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可以提升教学有效性及课堂文化品质,进而作用并影响学校文化品质、教育文化品质。这不仅关乎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命运,更直接关乎整个社会的教育质量和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20.
<正>一、学习民歌的重要性1.以自身的传承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个民族的歌曲中具备传承性和可读性的民歌,可以作为当前音乐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发展和传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养。2.树立学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世界观,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学习和弘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