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     
你一定很奇怪,1加1还能得多少,不就等于2吗?其实你错了,生活中1+1能有许多答案,你相信吗?老师告诉我1+1=1,一份辛勤的汗水加一份自信,就会有一次令人满意的成功。是的,1+1=1。妈妈告诉我1+1=3,一个妈妈加一个爸爸,家庭中又多了一个快乐的孩子。是的,1+1=3。我在生活中寻找1+1的答案。于是,我走进了生活……看见一位老爷爷正与一位小朋友在春天的微风中放风筝,一位中年的母亲正看着一位专心学习的孩子,一位成功的商人扶着白发苍苍的父亲散步。我明白,1+1=生活,爱。看见一位老师正与一位学生讨论问题,看见一位学者正在鼓励年轻的学生去创造,看…  相似文献   

2.
1 1=?     
你一定感到很奇怪,1加1不是等于2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能难倒你吗?其实你错了,生活中1 1有很多答案。你相信吗? 爸爸说,1 1=2。爸爸笑着说,你的一份快乐加上我的一份快乐就是两份快乐。遇到高兴的事应该共同分享,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教子的困惑     
“妈妈,今天某某又打我了。”儿子委屈地告诉我。“痛吗?”“有点痛。”“你还手了吗?”“没有。”“好孩子!你告诉老师了吗?”“没有,今天是王老师代课,告诉她也没有用的。”正在一旁看报纸的老公插话:“你为什么不还手?下次谁打你你就打他!……”我打断老公的话:“你怎么能这样教育孩子?”并拉过儿子“消毒”:“不要听你爸爸的,好孩子不打架,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什么不要听我的,我早就看不下去了!现在还有哪个家长像你这样教  相似文献   

4.
外国幽默     
生日不做作业老师问一名学生:“为什么你不做家庭作业?”“您不是说过,节日期间不安排作业吗?告诉你,今天是我的生日!" 妈妈没空老师:"别佳,为什么你的家庭作业总是由你父亲代傲?"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2009,(15):59-59
老师:你能告诉我渔网是用什么做的吗,安?安:把许多小孔用绳子系在一起就成了渔网了。9月1日,乔治放学回到家里。"乔治,你喜欢你们的新老师吗?"妈妈问。"妈妈,我不喜欢,因为她说3加3得6,可后来又说2加4也得6。"  相似文献   

6.
40 40≠80     
40 40=?相信即使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足以告诉你一个让数学老师满意的答案:80。从小到大,无论爸爸妈妈还是老师都告诉我们:1 1=2、2 2=4……似乎成为了我们固定的思维模式。然而,当40只猫加上40只老鼠,当40个爸爸加上40个妈妈,当40分钟加上40分钟,答案则截然不同了。40只猫加上40只老鼠,试想一下,猫能和它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老鼠融洽相处吗?所以最后答案是只剩下40只猫了;40分钟加上40分钟,岂不正是不多不少两节课的时间?因此答案应该是2;而当40个爸爸加上40个妈妈的时候,情况似乎更有趣了,你想想看,按照每一对父母生一个孩子,那不就是有40个孩子了吗?其实,除了在特殊的情况下40 40并不等于80以外,实验也足以给40 40和80之间划上不等号。不信可以试一试把40毫升的酒精加上40毫升的水,结果肯定不等于80,要么77毫升,要么76毫升,要么78毫升,至于为什么嘛,那你得问一下你的化学老师了。答案不是唯一,方法不是一定,凡事都有例外,凡事都没有绝对可言。只要不被惯性思维的条条框框绑住手脚,你就能走得更远,看得更多。(指导老师罗盈)40 40≠80$广州市东风西路小学六年级@黄沂  相似文献   

7.
新年后第一天上班,一大早,倩倩的妈妈就带着倩倩来了。我们相互问候时,我说“没想到倩倩来的这么早”。她妈妈告诉我,倩倩这几天在家,夜里曾在睡梦中喊着“赵老师!赵老师!”而哭醒。问她,说是想赵老师了。爸爸问她:“想赵老师?赵老师喜欢你吗?”她说:“喜欢!”爸爸又问她:“赵老师喜欢你,为什么不请你做指挥呢?”倩倩妈妈问我:“您猜倩倩怎么说?”我有点尴尬,刚想解释一下,可倩倩妈妈紧接着说:“她说‘不是就只能有一个人当指挥吗?要是请两个肯定有我!’您瞧,这孩子还挺自信!”看着倩倩妈妈  相似文献   

8.
我为什么活着?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我为什么会生病?地球还会转动多久?为什么会有战争?什么是政治?为什么1+1=2……认真想想,这些问题,你答得上来吗?如果一个孩子突然问你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 事实上,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经常提出过让大人很为难的问题。我们有时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大人们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内容是《年、月、日》。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把2月份定为平月呢?把1月份定为平月不是好记一些吗?”授课教师回忆道——当时这一问题难住了我和其他同学,我说:“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很难!现在老师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这个问题留待你们课后去研究,看谁最先能找到答案告诉老师。”第二天有十余位学生兴致勃勃地找到我,急不可待地告诉我问题的答案。该教师描述的教学场景在最近两年常见,一点都不新鲜,这可算作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的“对问题延时处理”。通过教师假设自己“不知”来鼓励学生去求知,本无可厚非,但是该教师面  相似文献   

10.
雷泳熙  谭琼 《红领巾》2008,(2):32-33
你见过有人在头上画画吗?嘿嘿,很少见吧。告诉你,我见过。我妈妈就在我的头上画画,而且她画的画还是有生命的。不信,每天中午只要你推开我家的门,就会看见我妈妈正拿着一只水粉笔在我头上很专注地画画呢。想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在我头上画画吗?呵呵,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1.
数学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任务:设x,y,z是3个连续整数的平方(x相似文献   

12.
星星姐姐, 我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我有一个烦恼,我想请你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我的妈妈非常喜欢打麻将,有时候第二天早上才回来, 我不知道该怎样劝妈妈,我不干涉妈妈的业余爱好,可我希望妈妈每天能早早地回来。玩到6点就好了。星星姐姐,你能告诉我应该对妈妈怎么说吗?  相似文献   

13.
阿达 《教育文汇》2003,(12):54-54
我为什么活着?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为什么我忘记一些事情,而不忘记另一些事情?我为什么会生病?地球还会转动多久?为什么会有战争?什么是政治?为什么1+1=2……认真想想,这些问题,你答得上来吗?如果一个孩子突然问你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那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妈妈摸摸头说,好好学习才能有好成绩啊。于是上小学的我就会"哦"一声,好像知道答案了。上了初中,我就反问老师,我干吗要好成绩啊?老师说,这样你才能考上重点啊。于是我又"哦"了一声似乎明白了。再后来上了高中我会问自己:"上了重点又是为什么?""考个好的大学啊。"这回我开始自问自答了。等到考上大学之后,有个声音问:  相似文献   

15.
一次下班回来,我看到女儿在做数学作业,做着做着,她突然对我说:“妈妈,如果你不是老师该多好?”我听了一惊,忙问为什么。孩子神秘地告诉我:“因为,我们班级的同学在课后要议论老师的。”“是吗?那么,你说说看,议论老师什么呢?”今天,我们老师教了简  相似文献   

16.
笑话专列号     
《新作文》2007,(Z1)
偷水果农夫巡视果园,发现一个小男孩攀上了苹果树。“小捣蛋,你等着瞧,我要去告诉你爸爸!”男孩抬头向上面喊道:“爹,底下有人要和你说话!”移动电话有一天,小明看到爸爸用手机打电话,边走边讲,就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爸爸打电话要走来走去呢?”妈妈对小明解释说:“那是因为爸爸用的是移动电话呀。”相最少差小明夹着奖品回家了,妈妈问道:“亲爱的,学校为什么要给你奖品啊?”小明说:“上自然课,老师问鸵鸟有几条腿,我说有三条腿,老师就奖给我了。”“可鸵鸟只有两条腿啊!”“现在我知道了,可班上其他同学都说有四条腿,我的答案相差得最少,…  相似文献   

17.
像我们这么大的孩子,应该谈不上有什么秘密,因为老师曾说过,有了青春期的烦恼可以向父母、老师倾诉。可我们有这个胆量吗?像我,就有一个小秘密。好几天前我就百般考虑,要不要告诉妈妈。那时我真想告诉她,可当我刚要开口时,又不知怎么开口,害得妈妈和我一起着急。今天吃午饭时,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我酝酿了好一阵,终于鼓起了勇气。“妈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当然!”妈妈说。“你……你,上初中时……”我又打住了,经过片刻的犹豫,终于,连我自己也没察觉地说,“有喜欢的男生吗?”说完,头也不敢抬起,只是用余光偷瞟着妈妈,看她有什么反应。…  相似文献   

18.
1+1=?     
有一曲充满疑惑的歌:1+1就等于2吗?你加我就等于快乐吗?爷爷加奶奶就等于一辈子吗?天空加海洋就等于湛蓝吗?  相似文献   

19.
老师教我们唱《小天使之歌》时,告诉我们天使长了一对翅膀。我觉得很奇怪,就问妈妈:“为什么小天使要长翅膀呢?那天小姨叫我小天使,为什么我没有翅膀呢?”妈妈告诉我:“小天使是童话故事里的娃娃,他代表可爱,小姨叫你小天使,是因为你很可爱。”哦,我明白了!  相似文献   

20.
我休完产假一回到二年级A班教室,学生们立刻欢呼:“张老师回来了!张老师做了妈妈又回来教我们了!”学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对我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公园远远见你抱着孩子,想跑过去看看,你又不见了。星期六我想去你家做客,看看可爱的小弟弟,却不知你家在哪儿?能告诉我吗?”我灵感一闪,一个培养学生随意学习的设想冒出来了。我说:“我可以画个路线图,你看了就会去我家了。但是我也想知道怎样去你们的家,今天放学请你们留意观察,也画一个怎样去你家的路线图,让老师也能去你们家做客,大家欢迎吗?”“太好了,非常欢迎!”他们异口同声地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