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档案文献鉴辨和档案鉴辨形似则义别。文章从鉴辨对象、目的、标准和方法四个方面对档案文献鉴辨和档案鉴辨进行了辨析,以对鉴辨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档案文献鉴辨学,是以历史的观点考察伪误档案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总结运用传统的经验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档案本身的真伪、档案内容的正误及档案的形成时间、文字等进行鉴定与辨别的学科。 凡是与档案有关的鉴辨问题均属档案文献鉴辨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如:鉴辨档案本身的真伪;鉴辨档案内容的真伪;鉴辨无时间或时间不全、不确的档案;鉴辨档案文  相似文献   

3.
王星 《档案时空》2003,(6):11-12
一、档案文献鉴辨学释义 档案文献鉴辨学,又称档案考据学,是从考据学发展而来的,为了区别于原有的考据学,而将之命名为档案文献鉴辨学。 档案文献鉴辨学,是以历史的观点考察伪误档案产生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危害,总结运用传统的经验方法并结合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档案文献鉴辨工作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两汉、唐宋至明清以降逐步发展成熟,为后世留下了丰硕成果,形成了系统、科学的鉴辨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方法的演进脉络及演变特征,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方法新体系的构建,该研究对今后档案文献鉴辨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晨 《档案学通讯》2015,(2):96-100
王庆成先生在太平天国档案文献的搜集、编纂、校勘和考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在60余年的治学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档案文献研究方法。在档案搜集方面,他重视海外实地发掘和利用人脉搜集;在档案编纂方面,倡行以事类和丛书体例为主的编纂方法;在档案考释方面,补充和发扬了史家不足的档案外部考订法,但不孤立地采用某种方法,而是注重宏观和微观结合,外部考订与内部鉴辨相结合。王庆成先生关注档案文献体系构建,重视理论思维,强调学术研究现实关怀的学术经验和严谨求实、笃诚质朴的崇高品格值得历史学界和档案学界的研究者共同分享、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荣孟源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著作颇丰,他在整理和研究档案文献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献辨伪思想及方法,即从来源角度、制作角度、形式角度、印章角度、文字角度、文体角度、著录角度、记载角度等八个方面对档案文献进行鉴辨,标志着我国系统的、科学的档案文献鉴辨理论的诞生,对今天档案鉴辨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档案文献鉴辨的萌芽,后经两汉、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步成熟,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鉴辨方法。在此过程中,历代档案学者及历史学家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身体力行地开展档案文献鉴辨工作,在档案文献鉴辨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我国档案文献鉴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档案文献鉴辨的萌芽,后经两汉、唐宋的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步成熟,并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鉴辨方法。在此过程中,历代档案学者及历史学家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身体力行地开展档案文献鉴辨工作,在档案文献鉴辨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星 《兰台世界》2006,(22):4-6
档案文献文字鉴辨在编研工作中经常碰到,特别是在整理公布史料与编辑汇编的时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应对其进行专门研究,总结归纳鉴辨经验,积累鉴辨知识,从而提高档案文献文字鉴辨的能力和水平,指导编研工作实践,这样有利于编研工作水平与编研成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其内容真实可靠,具有权威性.但档案产生的因素非常复杂,一些伪造、篡改的档案亦混杂其间,以假乱真,给档案利用带来不便.因此,档案管理者应具备一定的档案鉴辨知识.档案鉴辨是指将传统鉴定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从档案的载体形态、字迹特点、措辞用语、署衔铃印等档案的外部特征,鉴别和判定档案的真伪.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纸质档案的外形鉴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评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图书馆自动化评估宗旨及指标体系的分析,阐明评估推动了高校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档案鉴定工作缺乏科学、具体的理论指导。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从分析档案鉴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出发,结合国内外档案鉴定工作实践,提出解决我国档案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彻底废除档案鉴定工作3个阶段中的“销毁鉴定”之主张,以求教于档案界同仁。  相似文献   

13.
《“备以查考性”是档案的—般属性非本质属性——兼与伍振华教授商榷》一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1.严重误解“备以查考性”的原文原意;2.基本概念模糊,论述自说自话;3.立论欠明确,驳论论据不足.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国内外的档案学词典、标准、教材和论著中摘引了关于档案鉴定概念的多种表述,并对这些概念的实践基础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指明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概念对于档案工作的定性、定位以及推进档案鉴定工作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性。为适应现代文件与档案管理及档案鉴定实践发展需要,本文提出广义档案鉴定概念,为档案管理的全面鉴定和全程鉴定提供理论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广义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提供基本的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16.
档案鉴定学是研究档案价值及其鉴别方法的一门科学,是档案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由于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匮乏和理论研究的不足,档案鉴定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尚不具备形成一门成熟学科的条件。因此,档案鉴定学期待着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全面开展和鉴定理论研究的深入、系统化,期待着对外国先进的档案鉴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借鉴,更期待着档案界同仁的充分关注和着力建设。一、建立档案鉴定学的紧迫性唐宋时期,我国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已经创造出粗旷而朴素的档案鉴定理论。到了近代,我国档案鉴定理论与实践双双落后,极不如人意,其表现是…  相似文献   

17.
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提高用户满意度.在逐一介绍了参考咨询服务的几种常见形式的基础上,总结了用户对所授予参考咨询服务感到满意(过程满意和结果满意)的各项评价指标,并就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霍英 《山西档案》2000,(2):26-27
长期以来,我国的档案界对档案鉴定工作的开展及其研究远远落后于档案管理的其他业务工作.从实践上看,自70年代末期全国档案工作恢复调整开始转入正轨后,各级档案保管机构为丰富馆藏非常注重收集工作,之后一段时间又把工作重点放在达标升级上,结果重此轻彼,导致进馆档案数目剧增,甚至"鱼目混珠".日积月累,使鉴定工作成为严重负担.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职能鉴定理论的产生动因,对“文件社会价值”和“文件形成者职能”两概念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揭示了“职能鉴定论”的逻辑合理性,并谈到了如何在实际档案鉴定工作中贯彻实施这一策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数字图书馆员素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水森 《图书馆》2003,(6):61-63
数字图书馆员素质是数字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馆员素质评价理论和实践的探究,应该成为专业理论工作者、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明确馆员素质评价的原则、意义、及其影响因素,是作好馆员素质评价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