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蒲松龄在《莲香》和《封三娘》中写了女性同性情谊。这种女性同性情谊会由友情上升到爱情。选择这种主题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超越和突破。但是,作者在描述这种情感时,始终不离传统异性爱情婚姻,让这种情谊与异性爱情共生共存,但遭到异性爱情妁过分干预后则悲壮地香消玉殒。这种对传统异性爱情婚姻的超越和妥协反映出作者的深层创作动机:女性同性间的情谊喻示理想的同性的知己之交,但是,女性同性情谊不为社会现实所容,必须在现实的正常的异性爱情和同性友情的掩护下才能暗中存在。而在现实中,理想的知己之交也很难找到,当现实的俗务干扰了知己之交,也就不存在真正的知己。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情感故事分为三类:一种是异性之情。第二种是同性之情。第三种则是"反理"之情。这三情的故事之中,有着大量的栩栩如生对于人物体态、声色与言语的身体描写,尤其是小说中人物身体的形态语言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由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作为出发,进一步发展与延伸,微探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于人物身体的描写的精妙与丰富,领略中国古代文学身体美学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西江月.梅花》是苏轼为纪念他的侍妾王朝云而作。这首词以花喻人,含蓄空灵。通过描写岭南梅花特有的形状特点,写出了王朝云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表达了词人对这位与自己患难与共、心心相通的红颜知己深深的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4.
《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细腻准确的语言既有说明和描写,又有恰如其分的想象,犹如把读者带到了秦兵马俑的现场,字里行间体现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无比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1.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入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造林工人的赞颂之情;增强保护鸟类、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相似文献   

7.
胥小伟 《考试周刊》2011,(85):23-24
梅花作为特定的意象,历来为文人墨客喜爱。对梅花的描写有三个层面,一个是把梅花作为自然物象来歌咏.有描写梅香、梅影、梅花的不畏严寒秉性、梅花作为报春使者等。二是将梅花作为喻体,寄托自己独特的情怀,有思乡之情、相思闺怨之情,以及通过赞颂梅花来彰显自身高洁的品质和凌寒不屈的意志。第三是以梅花意象来构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中国的梅花诗大都营构出一种轻盈透明之境。一种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忆江南>千古传唱,是写江南景色的名篇之一.这首词以红蓝两色为主,描写了江南春景.历来人们认为这首词是在赞颂江南春天的美好,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深厚感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对一个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这首<忆江南>并不只是热情的赞颂,其感情色彩可以理解为表面以红色调为主,看似是明快的,写出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赞颂之情;但其本质是在描写脉脉的蓝色,深层内涵是悲愁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慨叹,对美好事物、理想境界的可想而不可即的哀愁.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内容,是老舍先生写的又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  相似文献   

10.
《故乡情》是从报告文学《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中选出的两节。原小标题分别为“将军的私事”和“他与故乡同在”,课文改成现在的题目,简洁而生动。一个“情”字,是本文的“文眼”,突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老前辈对家乡、人民之深情,这实质上也是对民族之深情。作者以生动的笔墨赞颂了他们细腻的人情美和可贵的品质。给读者以回肠荡气之感。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的《忆江南》千古传唱,是写江南景色的名篇之一。这首词以红蓝两色为主,描写了江南春景。历来人们认为这首词是在赞颂江南春天的美好,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深厚感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对一个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这首《忆江南》并不只是热情的赞颂,其感情色彩可以理解为:表面以红色调为主,看似是明快的,写出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赞颂之情;但其本质是在描写脉脉的蓝色,深层内涵是悲愁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慨叹,对美好事物、理想境界的可想而不可即的哀愁。  相似文献   

12.
《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堪称南北朝时山水小品文的双璧,两文都用细腻的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旖旎壮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二者写作手法不乏相同之处,但景物描写和心理感受也有不同之点。将之对比鉴赏,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闺怨诗的思想内容有:描写儿女情长,歌颂美好爱情;表达闺中孤寂,抒发思念之情;感慨青春易逝,向往自由生活。这些闺怨诗的艺术特色有丰富的意象呈现、细腻的心理描写、浓重的感伤色调。在闺怨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音乐激趣法、诵读品情法和比较赏析法。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15.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爱情故事,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观,其中“知己之爱”写得最为出众,《连城》就是代表作。小说描写的连城和乔生的知己之爱,可追溯到中国传统的交友之道——“士为知己者死”,作者就是把这种交友之道置换到爱情上,将它进行了变形处理。从分析《连城》知己之爱的几种表现形式来看,这部作品实可当作一篇爱情哲学来阅读。  相似文献   

16.
布宁的长诗《落叶》并不是某些研究者所认为的“平庸”之作,而是本世纪初俄国诗坛上的一首名诗。它一反普遍对秋天的空泛赞颂,同时又摆脱了当时流行的悲秋、伤秋的哀怨俗调。诗人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俄罗斯大自然作为咏叹秋天的寄喻,堪称独树一帜。全诗描写细腻,充满动感,不愧为布宁的代表性诗作。  相似文献   

17.
《西洲曲》基调哀怨缠绵,情感细腻委婉。诗歌巧用修辞,以美丽的意象和优美的意境来叙写主人公的孤寂与哀怨,把具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动作描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极为深挚而委婉地表达出了缠绵悱恻、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使读者在优美的江南水乡图中感受到朦胧惆怅的哀怨情思。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写于一九五五年,后来收在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五七年出版的《小记十篇》里.这篇约两千五百字的说明文,有事有情,容量很大.它说明了景泰蓝的全部制作过程,揭示了景泰蓝的制作特点,同时对我国手工艺工人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洋溢着热烈赞颂之情.文章笔致细腻,文字朴实,语言通俗,读来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中写了宝玉的同性之恋,分为宝玉与秦钟、蒋玉菡、柳湘莲等人的"情友"真情、"密友"柔情、"侠友"慕情等几种类型。贾宝玉同性之恋的根源,在于自恋的心理与孤寂的情感需求,他在同性友人的发现了反礼教求自由、重情重义等与自己相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20.
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诗人徐志摩为了表达对"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的康桥的留恋惜别之情以及理想破灭后的伤感,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的词语,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