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新课程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个性的发展。基于此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也必须创新,使语文教学充满学术氛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为学生营造自由研读的环境,搭建质疑平台,在质疑中强化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一、营造情境,鼓励质疑引领学生自主质疑的前提,是教师敢于跨越权威观点和先行认知,不盲从不迷信。用教师自我质疑,给学生以质疑勇气,培养学生树立质疑意识,大胆解读。《西地平线上》课堂实例:师:文章第三段为表现落日之"大",作者描述为"像勒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没有质疑就谈不上探究,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可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点燃质疑的火花,让学生敢于质疑1.营造民主、宽松、自由的质疑氛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质疑,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  相似文献   

3.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到心灵的自由和放松,学生越敢于想象,勇于质疑.就越能激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种心理自由的空间和心理安全的氛围。在没有斥责、猜疑、批评的压力下,学生就会敢于放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大胆质疑,萌发创新的火花,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在倡导批判精神、营造课堂氛围、鼓励质疑问难的基础上,注重授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遇到的难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化学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增强问题意识。要积极营造课堂情境,创设问题氛围,让学生爱问;要诱发思维火花,让学生善问;要启发引导示范,传授发问方法,让学生会问。让问题走进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科幻小说远远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这与我们的创造力有极大的关系:几千年的文化塑造了我们循规蹈矩的传统。当前,我们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习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营造氛围,创设质疑求异的土壤学生们的学习总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天真单纯、幼稚、自尊心强,容易受伤害。特别是差生,总是担心自己问得太简单或问错了,被同学、老师取笑。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学习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的交流。另外,在课堂上还应实行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提问,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应该给予肯定,例如教《峨眉道上》时,有位差生问:峨眉山路有什么特点?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另外,对于那些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推陈出新不人云亦云的问题或见解,我们当教师的不能一棍子打死。在教《太阳》一文时,我让学生举出太阳对人类有益的例子,有位学生却提出太阳对人类也有害,比如说在太阳下得抹防晒露什么的,不然会得皮肤癌。这些...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有些教师埋怨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答”,那么怎样围绕教学目标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质疑呢?一、创设和谐的质疑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关键。首先,应让学生鼓起“问”的勇气。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践表明,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敢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提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各种问题。面对大胆质疑的每一名学生,教师都应当态度…  相似文献   

8.
<正>学起源于问,学和问紧紧相连。学习就是学习问题,学习怎样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经过训练、指导就会形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把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作为已任,使学习活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思维乐趣、积极有效地学习的过程。一、营造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敢于提问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兴趣,处理好师生间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说话、敢于质疑。同时,教师应在启发、引导学生的质疑中去培养他们积极思维与善于思维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启蒙阶段,培养勤思敢问的能力应从小时抓起,从问题意识的培养着手。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创设质疑思想,使学生敢问、提供充沛的学习思考时间让学生质疑、教给"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问"的习惯、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敢于提问五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的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