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十年代初期,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又多了起来。许多家报纸都设置了专栏刊登读者来信。1964年春夏之交的一天,胡乔木在评读报纸的时候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的特点在于包含反馈信息,也就是说,它不是由传播媒介向读者,而是由读者向传播媒介,提供议论和意见。报纸、杂志上刊登读者来信的专栏以及电台、电视台的来函节目,至少使某些人在某些时候能获得向公众和传播媒介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这个栏目具有社会“安全阀门”的价值,而对传播媒介自身立场来说,有时也能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读者来信专栏由编辑或社论撰稿人主管,而其具体任务通常则由新来编辑部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报纸要重视刊登读者来信。为什么?道理是很明白的。可是这项工作,还有一些报纸做得不够。这里,就我查阅到的14家报纸1980年11月份刊登读者来信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4.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04,(10):29-32
中国女排在相隔17年后,2003年11月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杯女排赛中再次夺得世界冠军。国人为之振奋。正当人们很想了解这新闻背后的新闻,很想了解女排队员、教练员及有关人士夺冠后的心情、感受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一档直播节目《中国女排再创辉煌》(简称《再创辉煌》)。此时,中国女排刚从日本大阪赛场回到驻地,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许多媒体千方百计去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很容易被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富矿。 各新闻单位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所以能够赢得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专栏或专版依托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读者来信所蕴含的信息是非常广泛而宝贵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的话     
当人类迈入新世纪的时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八十岁的华诞,全党欢庆,举国振奋.……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8日,《经济日报》在头版二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封题为《铁路会不会拖小康建设后腿》的读者来信,并配发编辑点评《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这是多年来在报纸上很少看到的喜人景象,令读者为之感动。读者是报纸忠实的受众,报纸理应充分反映读者的建议和呼声。很多报纸开辟了《读者来信》专版,使之成为连接读者的纽带和桥梁。但是,往往一些很有新闻价值的“读者来信”,却被圈在了固定的专版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影响了“读者来信”作用的发挥。“读者来信”是一座“新闻富矿”,尚需慧眼的编辑们去开采。《经济日报》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  相似文献   

8.
天津日报有四位同志负责处理和编辑来信。每天的信件由他们分头阅读。每周至少开会一次,研究来信的内容和处理办法:那些可以发表,那些可供参考,那些可以综合编用,那些可以压一下,和以后同类来信一起发表。还在会议上研究最近一期专栏的版面安排,除确定内容外,还研究撰写什么小评论,插什么画,用一些什么小栏目等。为了对读者来信中所反映的重要问题进行核实并作进一步的了解,编辑同志常到基层去做调查研究工作,如最近读者来信中反映了有关劳逸结合、生活安排、基层商业工作、农村春耕准备工作等方面的问题,编者感到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就到有关工厂、商店、农村去了解这方面情况,掌握更多材料。《读者来信》栏还辟《读信随笔》发表短评论。这个栏目的评论每篇一二百字或三四百字,每期有一篇或两三篇,写法比较活泼、编辑在编发来信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开封日报今年提出了“头题学辽宁(辽宁日报),标题学羊城(羊城晚报)”的口号。几个月来,有些标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读者来信说:“近来开封日报上出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好标题,实在可喜可贺。”一位读者在来信中谈到开封日报3月20日的头题新闻时说:“看后令人欣慰和振奋。标题观点鲜明,用词洗练诱人。消息的引题是:《昔日园荒  相似文献   

10.
陆莹 《中国广播》2009,(7):10-11
今天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日子,中国广播联盟正式成立了!这是我们广播人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它开放的姿态和团结起来做大事的气度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它的明天会很美!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广播还是弱势媒体,但弱势媒体通过有效的、科学的运作也可以变成相对强势的媒体,这一方面要眼睛向内挖潜改革,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外寻求支持。在我们探索广播发展道路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这次川版书在北京参加全国书展,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首都各界读者的好评,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当我漫步在书籍的海洋中的时候,当我在天安门广场看见读者购买书展门票排着的“长龙”的时候,当我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看见人们抢购川版书的时候……我和许多同志一样,感到激动和振奋,内心深处漾洋着一种自豪  相似文献   

12.
时下,许多媒体都在绞尽脑汁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而很容易被现代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资源,它所折射的新闻信息也取之不尽。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就因为这些专栏或专版紧紧依托了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日报于1952年10月1日创刊之后,就很重视读者来信工作。设立群众工作部,主管通讯队伍的建设,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在版面上,则设立“读者来信”专栏。这个专栏从各个方面反映群众的呼声、意见、建议、要求;表扬好人好事好风尚;开展批评、为社会伸张正义,也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信息,介绍科学常识,为读者生活提供方便。“读者来信”专栏设在二版下部,通栏52行高,每天见报。每次可容纳3000多字,约五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贯彻依靠群众办报的方针,有一部分报纸开辟过“读者来信”版,反映广大读者的呼声、建议和要求,曾受到读者的欢迎。可刚办几期,就悄然无声了。关心的读者,还写信到报社询问是怎么回事。有的报纸宁愿不断出整版广告,也不编发一期“读者来信”,使读者感到很费解,有的表示明年不再订这样广告充斥版面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改革中,读者来信应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突出读者来信,是我们劳动报在新闻改革中的一条重要方针。读者来信——不竭的信息源读者来信是新闻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有人把读者来信说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也有人把报社的群工部称之为第二新闻采访部。从我们劳动报每天收到的新闻来稿和读者来信看,的确是如此。有时,读者来信还超过新闻稿件的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收到贵刊转来的仲大军同志的读者来信,我们矿务局的领导和宣传部都很重视,因关系到淮南局的荣誉,特别要我介绍一下《深情》的拍摄情况,以消除误会。  相似文献   

17.
《北京晚报》科学卫生副刊《科学长廊》,天天都收到大量读者来信。提出各种问题,希望报纸帮助解决。我们除及时把这些信转给有关单位和专家答复以外,还在《科学长廊》上开设了一个栏目。《明信片》,把一些带有共同兴趣的问题和答复一起刊出。但是,转出去的读者来信,得到回复的并不多,尤其是一些疑难问题,往往是石沉大海。而且还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读者提出的问题很  相似文献   

18.
1987年起,我编著的三本书:《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致富农民的新观念》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实用大全》(共百余万字)陆续出版。一些同行问我:“你又要当总编辑,又要写书和文章,时间是怎样挤出来的?”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两条:一是要多研究问题,二是勤奋和毅力。写《揭开迷信鬼神内幕》这本书的起因,是一封读者来信引出的。一天早晨上班,一位编辑手里拿着一封读者来信,往我的办公桌上一放说:“有一封读者来信,问黄雀抽帖是怎么回事?信中说,这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改革中,读者来信应放到重要的位置上。突出读者来信,是我们劳动报在新闻改革中的一条重要方针。读者来信——不竭的信息源读者来信是新闻来源的重要渠道之一。有人把读者来信说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也有人把报社的群工部称之为第二新闻采访部。从我们劳动报每天收到的新闻来稿和读者来信看,的确足如此。有时,读者来信还超过新闻稿件的数量。我们在大量的来信中,经过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筛选后,选择真实新鲜、可读性强、有典型意义的来信编发每周一次《读者来信》专版。除此之外,还常把有重要新闻价值的读者来信上第一版乃至上一版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上的读者来信,是广大群众喜欢看的一个栏目,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直接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读起来亲切;因为它开门见山,文字简短,切中时弊,针对性强;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可是,有些报纸的编辑记者,却看不起读者来信工作,认为成天拆信,转信,编来信,接来访,工作辛苦,出不了名。有些报纸的领导不大重视这一工作,干部配备的少,且多是老、弱、病,影响了读者来信工作的开展。因此,很有必要通过讨论,提高认识,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