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逐渐放开,“媒体上市”是当下传媒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传媒上市的利弊谱系——传媒上市的利弊分析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媒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逐渐放开,"媒体上市"是当下传媒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证券市场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兼具资金融通、体制培育和资产重组三大功能。眼下有很多传媒公司寄希望于上市以图摆脱"拐点"的压力获得更新、更快和更好的发展。但  相似文献   

3.
任雪萍 《新闻窗》2013,(6):86-86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使自己立足于行业中,传媒企业举起了上市的大旗,掀起了上市的高潮。就我国目前而言,已经上市的传媒企业已超过20多家,比2000年增长近5倍多。之所以这么多传媒公司争着上市,是因为它们知道,公司上市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才可以更好地扩充自己的力量,立足于传媒行业。在此,就传媒企业上市后的经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7年底,国内首家实现内容生产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传媒类企业——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登陆A股市场(简称“出版传媒”,证券代码601999),2009年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传媒上市令国内学者欢欣鼓舞,甚至有学者将之视为中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坚冰已被打破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影视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当前影视制作阵营中的重要力量。产业涉足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等领域的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传媒”)2011年8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正式上市.这是继华谊兄弟、华策影视之后第三家在内地上市的影视娱乐公司。十多年来,光线传媒依托“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独特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何必 《青年记者》2010,(19):14-14
我们在和一些传媒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发现目前传媒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传媒企业性质和整体上市的运作模式特点研究,总结了中国传媒企业整体上市过程中存在的特殊性问题,讨论整体上市对中国传媒企业的影响,以及本轮传媒企业整体上市浪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传媒企业整体上市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时超 《青年记者》2012,(16):20-21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国内仅实现上市的涉报企业就有9家,分别为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北青传媒、华闻传媒、新华传媒、粤传媒、新华悦动、中南传媒和浙报传媒;另外,还有多家报业集团正积极筹备上市.此前上市的传媒企业更倾向于将经营业务与采编业务分拆上市,即将经营业务注入集团旗下子公司,再运作此公司IPO.然而,此类模式将报业的价值链人为割裂、资产完整性存在瑕疵、后期发展受到制约,特别是在如今传媒业IPO热潮下,中宣部等主管部门以及证监会自然要"优中选优",传媒上市审核正在趋严.笔者发现,资产上市整体性较强的方案将更受青睐.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出版传媒第一股”上市后的第一个年头,上半年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呈明湿稳健增长的良好势头。已经公开公告披露的“半年度报告”表明,辽宁出版传媒上市后已显现坚持主业发展和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辽宁出版传媒公司上市半年来,充分利用在全国出版业首家上市试点获得圆满成功的先发优势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骆正林 《声屏世界》2006,(10):42-44
当提到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上,媒体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让成长中的中国媒体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因此,能否上市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梦想。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发行和买卖证券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它能够直接使资本从没有投资机会的人那里,转到能够把握生产性机遇的人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因此,对传媒来说,只有在证券市场上有所作为,传媒资本市场才能显示出活力,传媒发展才有后劲。中国传媒上市的模式选择上市公司涉足传媒业,和传媒公司上市融资,是一个最敏感的…  相似文献   

11.
王亮  申玲玲 《新闻大学》2023,(3):104-118+123
论文以沪深两市上市的46家传媒公司为案例,运用必要条件分析(NCA)与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从商业模式执行和商业模式创新出发,结合技术创新,寻找并解释影响上市传媒公司绩效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研究发现,作为商业模式执行能力之一的价值获取能力,是影响上市传媒公司绩效的必要条件。高绩效上市传媒公司有5种充分条件组态,非高绩效上市传媒公司有4种充分条件组态,高绩效上市传媒公司的条件组态和非高绩效上市传媒公司的条件组态存在不对称性。文章认为,传媒公司在关注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更要重视商业模式的执行。  相似文献   

12.
邹民生 《青年记者》2012,(16):16-17
就传媒类公司而言,改制上市将面临来自经济、社会、专业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其中最核心的是对传媒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挑战,是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媒角色的挑战,是对传媒类公司的经营、业务、流程、人员等一系列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再造的挑战.传媒类公司的上市实质上是一次寻找其固有属性的回归之旅.对此,要有足够认识.  相似文献   

13.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12,(16):14-15
前段时间,知音传媒上市的消息一出,网上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低俗"等道德审判的大棒四处挥舞,这一切与当年网游类企业上市的情况多么相似!从这些争论和喧嚣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传媒企业上市的关注,对于企业上市标准的认识模糊.那么,传媒企业上市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对于传媒企业上市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  相似文献   

14.
金哲夫 《新闻界》2004,(6):4-6,86
近年在我国兴起的传媒公司的上市热,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资本市场对于传媒企业的重要性。那么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于传媒的影响是在哪些方面呢?证券市场除了满足传媒企业的融资需求外,更重要的在于对企业的治理机制的建构及影响作用。对于传媒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在现今还缺乏足够的研究热点,历数近年来的该类文章,只有寥寥几篇,学者常永新对此问题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截至今年6月30日,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动用上市募集款为4.959亿港元,有将近一半的上市募集款尚未动用。9月4日,北青传媒发布中报称,公司在2004年上市时共筹得8.89亿港元,计划用于发展周末报章、投资北京电视行业、收购其他传媒业务等五个项目。  相似文献   

16.
辰目 《传媒》2008,(1):1
最近,业内的几个改制与上市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正值十七大闭幕不久,更是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一是辽宁出版传媒整体上市,二是深圳发行集团整合海天出版社.三是江西出版集团控股中国和平出版社等等。与以往相比.这些单位改制与上市是由下而上的,而并非由上而下的.彰显了新闻出版业领域市场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同时也再一次表明了领导机关引领改革、谋划发展的意志与决心。在肯定和高兴之余.也觉得有必要对传媒单位的改制与上市有所提醒,这可以看作是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的表露吧!  相似文献   

17.
李薇 《出版广角》2018,(4):28-30
2017年我国出版传媒上市企业的整体业绩表现良好.文章对2017年我国出版传媒上市企业的发展进行总结,重点对出版传媒企业上市、企业经营规模与业绩、多元化经营及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阐述与点评,最后对我国出版传媒上市企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辽宁出版传媒此番上市,最受证券市场关注的是首次将编辑业务与经营业务整体上市,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以"出版传媒"编辑业务上市为标志,中国出版业真正融入了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9.
香港上市传媒公司业务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正茂  赵晶 《传媒》2006,(2):40-43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所谓范围经济是指传媒公司在生产多种传媒产品时,通过共享资源和技能来降低单个产品的成本)是传媒产业经济的两个基本特点.传媒要经营成功,必须不断追求规模经济性与范围经济性.其中范围经济性获得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业务结构,使得相互之间能充分共享资源、活动与技能.而规模经济的获得关键在于能否筹集大量资金,公开上市是筹集大量资金的主要途径之一,合理的业务结构也是上市公司获得机构和公众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到2020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传媒上市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实践显示,无论是传媒的剥离上市,还是整体上市,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只有通过传媒上市后建立其现代产权制度,才能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