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子不用买     
①此文宽题窄做,而后点化。文章主要篇幅——“爱心”的镜子不用买,只在结尾时用“人生的路上所有的镜子都不需买”点化,提升题旨。这样着墨,一发提起千钧。特别难能可贵的是,用结句“有心就能发现:镜子就在身边”照应前面的“(镜子)在我们的心里”,点明了“镜子不用买”的根本原因。②此文用例基本上有代表性。写父亲代表家庭,写班主任代表社会,这基本上可以概全。但是,由于父亲和班主任都是自己必然的接触者,如果增加(或更换)一个在社会上的偶然接触者,其用例就更“必要而充分”地揭示了“镜子不用买”的主题。希望作者和读者再作训练。  相似文献   

2.
左手     
文章凸显“合作”主旨,不是将倒数第二自然段“左端碗,右夹菜;左按纸,右写字;左压弦,右拨键”展开写——那是大路货的写法,而是构建“父母”同“我”关于“用左手与否”的矛盾——情节独特。“我为左手鸣不平”,而左手指出“我的‘鸣不平’成了多余”——有戏剧性。前后两个“鸣不平”——从展开矛盾到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3.
碑文     
编者推荐:此文“一以贯之”——从写事到写景,再从写碑文到写感受,都贯穿“充实”“关爱”两个方面:思路十分清晰。看来,写“思想转变”的作文也不一定就必然是“大路货”——作者在碑文内容及其主人的选择上严格遵守了第一自然段的要求。但是,此文命题宜只就某一个方面进行续写,以使文章内容及其主旨更集中。  相似文献   

4.
此文有两笔出彩:其一是“我弄痛了你……可你没有咬我”——显示“花花”与“我”感情相通;其二是“再到我上晚自习回来”——显示“我”牵挂之深。但是,此文在写小狗时,仍有“大路货”的笔墨——“抓到了一只小老鼠”和“跟着车跑”。升格的途径是,用超常举动的细节替换一般化的细节。此文标题,宜更名为“花花”。  相似文献   

5.
题目很形象,概括为“很爱书”。文中写了许多个性化的细节,从而扣紧了“很”字;如果只扣“爱书”二字,就是大路货了。第五自然段写“友人借书”做了由点到面地拓展, 但是所在位置还须斟酌。倒数第二自然段,对具体书本内容, 点到为止;如果长篇引述,就不是好文章了——习字而已!  相似文献   

6.
取与舍     
一 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不资焉?  相似文献   

7.
围墙里的花     
升格前作文,用大段文字“空发”常人能想到的“议论”,是“检讨反省”的大路货。升格后的作文从表现形式到文章主旨都得到了提升——采用童话体裁表现奋发向上的主旨。它有两个出彩点:第一,小花要像鸟一样“飞”——向上者须超越空间。第二,小花依附围墙向上“长”——向上者须利用原本的障碍物作为攀登的工具。升格后作文创建了“小花”的意象。告别了升格前作文的“空泛”。  相似文献   

8.
2003年嘉兴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作文题“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沟通彼此的桥。请你以“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见闻、看法、信念,也可以编写  相似文献   

9.
中师课本《阅读和写作》第六册第四单元有《〈茶馆〉节选》一课。此课中的“舞台说明”独立成行、成段者,用括号中的六角号标示其性质,而且只用“前括号”不用“后括号”。这样,就引发出几个疑问:一、写“舞台说明”是否一定要用括号来标示其性质?  相似文献   

10.
“CDT无代码数据库开发工具”软件中的“CDT”含义:C-中国,D-数据,T-工具,连起来就是中国数据工具,是用C++从底层做起的不用写代码数据库开发工具软件,具备独立的数据库平台和接近自然语言符合华人思维习惯的查询方式。  相似文献   

11.
[提示]所谓“文言特殊句式”,是指古代汉语的句式跟现代汉语的句式相比,有明显不同的句式。主要有:(1)判断句式。其基本形式是:“……者,……也”,也可不用“者”,或不用“也”,或“者”、“也”都不用。副词“乃”、“则”、“皆”、“即”,动词“为”等也可表判断。(2)被动句式。它除了用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内容,“被”表示被动外,还有几种表示被动的形式,如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动词前面加“见”;既用“于”,又用“见”;用“爱……于”;用“为……所”等。(3)倒装句式。它表现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结构后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书法,爸爸为我练字买纸买墨花了不少钱。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我寻思,能不能制作一支不用墨水的“毛笔”,既达到练字的目的,又少花钱呢?你还别说,这不用墨水的“毛笔”还硬是给我做成了。这支“毛笔”在纸上写不了字,却能在水泥地上写,因为这笔用的墨水是自来水。  相似文献   

13.
我所要漫谈的是初学古诗的人可能碰到的一些“拦路虎”。(一)《论语·卫灵公篇》:“子曰:辞达而已矣。”这里“辞达”就是文辞要达意的意思。从辞达这一要求来看,我国当前的新诗是用简化字写的,是用白话体例写的,不用专家训释,就能懂得。但我国的古诗是用繁体字写的,是用文言体例写的,有些非经专家训释,不能懂得。这对于初读古诗者来说,更是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除加强古诗训释工作外,出版界还把新版的古诗就其可改的繁体字,都改为简化字。这样做,青少年读古诗就方便多了。可是我国古诗浩如烟海,出版界无法全部新版,这且不  相似文献   

14.
《诗经·卫风·氓》中的“垝垣”,有的古人释为“毁坏或倒坍的墙”,今人也有沿袭此说者。其实,古代“垝”“危”可通,均有高义;“垝”还指高处,也指垣墙或像墙的东西。从语言文字和全诗的思想内容来看,《氓》篇中的“垝垣”当指高墙。  相似文献   

15.
说说通假字     
何谓通假字?简言之,通假字就是通用字和假借字的简称。通假字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有时不用本来该用的那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所以又称同音通假。这种现象类似现代人写别字。所不同的是写别字是个人用了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不合乎规范的字,而用字通假,则是用  相似文献   

16.
“香料书”可不是用来闻的,它是地地道道的一本“烧菜书”。不但书上写着做莱的方法,连香料都自备了——它的每一页都是用不同的香料做成的。专业美食家或调酒师用它米练习嗅觉,而第一次烧菜的你,根本不用担心忙乱之中找不到调料或者放错调料了,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相比较,有其特殊的格式。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必须用判断词“是”,它同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判断宾语;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充当谓语。(一)判断句的格式一、用语气词“者”、“也”表判断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格式。又可分为三种。1.主语后边用语气词“者”表提顿,谓语后边用语气词“也”帮助判断。译  相似文献   

18.
1.形容population的“多”或“少”习惯用large和small,而不用many(much)和few(little);询问“有多少人口”时,疑问词必须用what,而不用how many(much)。例:  相似文献   

19.
教师写“下水文”并用其作为范文去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鼓励学生写好文章,这是多年来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课上坚持使用的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出现了教师范文一拿出,学生就机械模仿,写出的文章同老师的范文大同小异的现象。因此,部分教师产生了写范文容易使学生选材千篇一律,束缚学生思维,难于提高写作能力的想法。索性不写不用范文了。使用“下水文”,难道说真的有弊病吗?用还是不用?怎样用?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我们的作文教学,面对的是在写作的长途中刚刚学会走路,阅历浅,知识贫乏的小学生。如果在作文指导课上不指给学生“一条路”,把他们“扶”到路口,又怎能谈得上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呢?所以,不但要写好“下水文”,  相似文献   

20.
“的”字结构在汉语中极为常见;有时,不用“的”字而用“之”字,或者“的”字隐而不现(如“圆心”)。“的”字结构可以表示所属关系,这时包括所有物和所有者两部分;有时表示定性关系,这时包括中心词和修饰词。用英语写作或进行汉英、英汉翻译时,处理好“的”字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