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尹志勇 《出版科学》2009,17(5):10-13
从四个方面阐述出版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培养青年编辑.出版社应向编辑灌输本社的战略定位观念;培养青年编辑的市场意识;出版社青年编辑的培养应以科学和创新的机制为保障和平台;出版社应该培养青年编辑的职业经理人意识.  相似文献   

2.
总结出版社不断成长壮大的经验,我想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出版社在60年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理念,紧跟历史流变,在时代大潮中坚守为青年服务的宗旨,厚积薄发,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3.
张华 《编辑学刊》2021,(6):116-120
大学出版社作为高等院校附属机构,承担着服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责任与使命.在2010年完成转企改制后,许多大学出版社在企业发展理念、队伍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落后于时代发展,以致编辑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大学出版社务必搭建吸引青年人才、培养青年人才、留住青年人才的平台,进一步打造高层次、耦合型、梯队式的编辑队伍,才能为高校出版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学科分化综合速度加快、编辑技术手段革新、新兴媒体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出版社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对青年编辑的培养。本文从导师制的角度,浅析对青年编辑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二、创造经典,打造个性团队 的确,编辑应该关注经典,关注名家。然而,经典与名家并非生来就是经典与名家。除了传统的经典、名家之外,经典要靠作者与编辑共同来打造,名家则要靠编辑从普通的作者中来挖掘。因此,出版社要舍得花本钱努力为编辑与作者搭建很好的沟通平台,让编辑从自己的作者队伍中发现有潜质的优秀中青年作者,把他们的作品锻造成为经典,把他们塑造成为名家;反过来;这些名家又可以为出版社创造更好的效益,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出版社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但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6.
6月12日上午,中国版协校对工作委员会换届暨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交质量大赛部署会议在京召开,来自新闻出版部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各省市区版协和中央在京出版社的领导和代表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渠道要广泛 营销渠道是出版社与青年读者沟通的桥梁,这座桥梁在青年读物的营销中起很大的作用.图书销售渠道的多样化是图书发行行业的发展趋势,出版社要考虑开辟多条图书营销渠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大赛圆满落幕。大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总署、版协、韬奋基金会、出版界专家的大力支持,对促进全国编校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希望全国出版社以编校大赛为契机,组织编校人员认真学习,努力提高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9.
筱麟 《出版参考》2007,(10S):16-16
从刚刚结束的“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技能竞赛”传来喜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刘冬梅、安徽人民出版社编辑陈娟、安徽科技出版社余登兵3人组成的安徽出版集团代表队,在激烈的角逐中,力拔头筹,一举获得团体竞赛和个人竞赛第一名,取得了安徽省出版参加全国性竞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周奇 《出版史料》2006,(4):61-65,66-70
1981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党组交给我一项任务:主持创办《青年文摘》杂志。到1985年11月调离中国青年出版社,我主编《青年文摘》杂志整整四年。这四年,是我在“中青”三十年编辑生涯中最有意义的四年。“中青”决定创办《青年文摘》,还是1980年的事。那年夏天,时任副总编辑的阙道隆率组到天津调查研究,在青年座谈会上,青年们都希望青年出版社创办一种综合性文摘刊物,把报刊上的好文章集中起来介绍给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花很少的钱、用很少的时间,阅读更多的好文章。调查组带着青年们的建议回到出版社。出版社党组听了调查组的汇报后,决定创…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科普读物市场态势及出版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10月共青团中央和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了“1997全国农村青年最喜爱的科普读物”评选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广大农村青年的积极响应,31个省(区、市)989个县(市)的12106名农村青年投了有效票,在43家出版有农业科技图书的出版社的350种推荐读物中,选出了150种最佳读物。这次活动是一次极好的农村青年读者读书情况的调查,对我们农业科技图书编辑及相关出版社图书出版发行工作有较大的启发和促进作用。我们以此次活动的结果为依据,试对全国农村青年科普读物市场及其编辑出版对策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09,(7):54-54
2009年6月12日上午,中国版协校对工作委员会换届暨第二届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质量大赛会议在京召开。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谢明清,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处长王彤、徐胜帝等领导出席了大会。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版协和中央在京出版社的代表一百五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编辑黄伊     
黄伊是出版社的一名普通编辑。他出生于1929年,广西人,毕业于中山大学文学院。曾在中国青年和人民文学两家出版社当过文学编辑,已从事编辑工作40余年。他为人淡泊名利,不计职位高低,正直豪爽,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这些都在出版界受人称道。  相似文献   

14.
《编辑之友》2008,(1):71-72
[编者按] 2007年8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了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技能竞赛,全国80个代表队、282名选手参加了这项旨在提高出版物质量的竞赛活动.在这场参赛试题并不简单的竞赛中,来自安徽文艺出版社的青年编辑刘冬梅夺得冠军,她所在的安徽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晓阎 《出版科学》2001,(1):80-80
2000年9月20~23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举办出版社青年骨干编辑培训班。王建辉副局长在培训班上作了题为《我省缺少什么样的编辑》的讲演。他指出,在新的时代,我省缺少十种编辑,即缺少有高度敬业精神的编辑,缺少有影响的有一定知名度的编辑,缺少有某一方面专长或者说突出才华的编辑典型,缺  相似文献   

16.
郭光  王化兵 《出版参考》2007,(8X):15-15
2007年4月17日,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投资的伦敦分社成立,这是中国在英国注册的第一家以出版英文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成立课题调研小组,就出版社以编辑为重点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状况开展调研。两年来,课题组召开了出版社党政领导、青年编辑骨干、发行及印刷企业负责人等7次座谈  相似文献   

18.
2007年9月2日至16日,来自全国59家出版社的149位青年编辑齐聚北京,参加了由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第十一期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班。通过培训,年轻编辑们不但学到许多编辑出版理论知识,而且对编辑出版工作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特刊发参加培训的部分学员心得摘录,希望对广大编辑特别是新编辑有所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兵弱弱一个,将弱弱一窝.所以出版社社长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出版社的整体实力.社长的作为,对于一个出版社而言,确实至关重要.——中国编辑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邵益文人如其名胡守文长期坚守着出版这块文化阵地,倡导“回到出版,立足出版,开创出版”.其专著记录了他多年从事出版工作的理论体会和实践经验.读罢此书,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作者倡导的是回到本真,回到朴素,出版工作者要勇于承担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对话金融危机》(权元七梁启东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出版)是一部剖析“金融海啸”的书,是一部视角独到、警示浓浓的书,是一部青年学者精诚合作、形式新颖的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