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惯用语作为其中常见的语言形式,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该文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惯用语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以此展现汉语惯用语多样的英译手段,为今后惯用语的学习和英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惯用语初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惯用语与日俱增,它以独特的形式,自立于现代汉语词汇熟语之林。它是词组,但跟一般自由组合的词组不同,它能自由运用,但又不同于一般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词。它习用日久,形式简炼,结构定型,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色彩分明,语义凝固,以完整的“现成话”,在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许有人认为成语典雅,是阳春白雪,惯用语通俗,是下里巴人。出于对成语的厚爱,而冷落了惯用语。当前有关成语的论著多得已不好统计,而有关惯用语的论著却是凤毛鳞角。因而加强对惯用语的挖掘,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惯用语是熟语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本从惯用语的本身特点出发,把它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进行比较,分析了惯用语的结构特点,即以三字格为主要形式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社会习用性的固定词组。本进而又分析了惯用语在语义上的特征,即具有意义上的完整性与时代性。最后对惯用语的修辞特色从语言简洁,口语风格,讥讽色彩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所谓"惯用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熟语的一种。常以口语色彩较浓的固定词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多用其比喻意义,如‘开夜车'、‘扯后腿'、‘卖关子'等。"现把一些常  相似文献   

5.
李婧 《林区教学》2012,(1):30-32
作为汉语中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惯用语在汉语庞杂博大的词语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以喻人惯用语为例,通过分类举例的方法探究惯用语产生的文化心理,阐释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以期探讨惯用语的语言学特征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秀建 《新作文》2004,(6):47-48
2004年考试说明中关于“正确使用词语”这一考点,明确指出包括熟语。关于熟语,《现代汉语词典》中揭示了内涵,没有揭示外延,《辞海》将这两点解说得很清楚: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且要以其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由此可见,熟语是个大概念,惯用语是个小概念,二是属种关系。作为中学生朋友.对成语、格言、歇后语了解较多,而对惯用语知之较少,故本专门解说惯用语。  相似文献   

7.
惯用语初探     
惯用语作为与成语、谚语、歇后语平行的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语史上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80年代,专家和学对惯用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远未达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阶段。章试图从意义、来源、构成形式、结构关系和语体风格等几个方面对惯用语和成语进行比较,把惯用语从成语中区分开来。通过比较,进一步发现惯用语自身的个性特点,如惯用语的感情色彩、特殊来源、发展变化、及其特殊的修辞功能等。从而使我们对惯用语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惯用语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来,惯用语范畴是由原型向边缘成员逐渐过渡的连续统一,它与相邻范畴之间的边界是交叉的、模糊的。笔者根据8部较权威的惯用语工具书,找到206个被普遍认可的惯用语原型,分析得到其特征是:口语体、语义双层、三音节、动宾形式、结构固定。以这些原型为出发点,随着在语体色彩、语义特征和逻辑形式等维度上的渐变,惯用语与词、非固定短语以及语汇系统内部的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习用语的区别性特征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
汉语惯用语是一种具有比喻意义的惯用的定型词组.本文以<惯用语例释>和<熟语大全--惯用语集锦>为语料库,阐述汉语惯用语语义的重要特点--"表意的双层性",即字面义和比喻义;并进一步探究隐喻在惯用语双层语义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惯用语的重新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惯用语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分歧。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来,惯用语范畴是由原型向边缘成员逐渐过渡的连续统一,它与相邻范畴之间的边界是交叉的、模糊的。笔者根据8部较权威的惯用语工具书,找到206个被普遍认可的惯用语原型,分析得到其特征是:口语体、语义双层、三音节、动宾形式、结构固定。以这些原型为出发点,随着在语体色彩、语义特征和逻辑形式等维度上的渐变,惯用语与词、非固定短语以及语汇系统内部的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习用语的区别性特征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1.
谈惯用语     
<正>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中,除了许多能独立运用的词以外,还有一些现成的短语,而这些常用定型的短语,统称为熟语。熟语的范围广泛,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其中以惯用语和成语的运用最值得注意。多年来,研究成语的学者较多,研究惯用语的学者较少。近年来,研究惯用语的学者逐渐多起来了,但意见尚不一致。就《现代汉语》教材来看,“惯用语”也谈得十分简略。  相似文献   

12.
唐健 《语文知识》2000,(11):32-33
成语和惯用语的主要区别如下:一、定义不同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二、形式不同成语以“四字格”为主,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三、特点不同成语的主要特点是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一般有明确的出处。惯用语的主要特点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一般无明确的出处。如“放空炮、磨洋工、开绿灯”等就能体现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62名留学生为被试,采用对多项选择题进行选择判断的实验方法,探讨了无语境、中语境和强语境三种条件下留学生汉语惯用语理解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无语境和中语境条件下,留学生主要从字面意义方面理解汉语惯用语;在强语境条件下,留学生主要从比喻意义方面理解汉语惯用语。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留学生主要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汉语惯用语,中语境对留学生理解汉语惯用语的比喻意义没有促进作用,然而强语境能促进留学生理解汉语惯用语的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极广,它作为熟语的一部分,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含义,渗透于中国人民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在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惯用语形象简洁,在形式上以三音节为主。因此文章主要论述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特点及结构类型,以此深化自己对现代汉语三音节惯用语的相关认识,使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惯用语的结构研究,我们可以从"语法构成"和"语音形式"两个方面加以讨论。汉语根据惯用语构成者之间的语法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主谓结构惯用语、动宾结构惯用语"等;日语根据惯用语的某个构成者的语法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动词惯用语、形容词惯用语、名词惯用语"等,但构成者之间的语法关系不能体现出来;日语助词能够体现惯用语构成者之间的语法关系,据此研究非汉语所能及;从音节角度可以研究汉语惯用语,但对日语惯用语的研究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语言成就极高,其间口语性强,富有特色的惯用语十分丰富,修辞艺术高超。通过对该书惯用语的修辞手段、辞格运用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红楼梦》中惯用语,节奏组合方式多样,富于变化,富有音乐美。其惯用语词语的选择,不仅体现了词语表达理性意义的功能,还突出表现了词语表达附加意义的修辞功能。在辞格的运用中,密切配合语境和语体的需要,有力地增强了话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左云方言惯用语意义丰富、精练短小、幽默有趣,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内涵。笔者以收集到的《左云县志》、《古今俗语集成》等文献资料以及人们口头流传的左云方言惯用语为语料,从结构、语义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分析、探讨左云方言惯用语的特点。这不仅将补充和丰富晋方言语汇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左云方言惯用语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肖蓉 《海外英语》2014,(16):267-268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是每个民族长期使用发展起来并逐渐固定下来的语言形式,通过它可以充分反映出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本质上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精髓。我国对汉语成语、谚语以及歇后语等语言现象的研究较多,对惯用语进行深入研究的却不多见。该文试图通过对汉语和日语中"虫"惯用语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对"虫"的相关认识,并藉此来探寻"虫"惯用语的产生根源及其背后蕴含的各自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惯用语是一种定型结构,它的构成成分一般都是不变的,但数词惯用语,尤其是"一一"对举的数词惯用语结构较为灵活。从《新华惯用语词典》所收的"一一"对举的数词惯用语出发,在惯用语的正体和副体的关系方面讨论惯用语结构的灵活性,以期对惯用语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惯用语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惯用语的形象标示功能、惯用语的态度功能和惯用语的风格标示功能三个方面可以探讨汉语惯用语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