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学概念运用的精确性是避免引发教育学理论困惑的重要前提,以"教育实践"这一重要的教育学概念为例,分析其在日常语用中存在的矛盾与不严谨,指出运用通用定义、约定定义及描述性语言来表达教育理论,可以实现教育学概念表达的精确化,并避免产生理论困惑。  相似文献   

2.
新书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文献普遍缺乏明晰性。与其他大多数学科相比,教育学被模糊的概念以及不准确和内容空泛的假设或论点充斥着。如果说澄清教育科学基本概念,规范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是作者的初衷,那么通过对概念的层层分析所折射出来的逻辑思维和求真思想,则是作者无意中奉献给读者的最宝贵的礼品。而译者的再创造,无疑为读者带来了更多清新的感觉。或许这是一个作别“罐装”,走进真实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中国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教育学思想理论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学主要有五个科学概念:教育、教育创造、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并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教育创造是贯穿于统一整体的灵魂。建构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概念既是认识和理解教育实践的基本需要,也是构建教育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问题以及如何认识教育学中已有概念问题,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这会促逼着人们理性和科学地认识教育学科的人文社会性,而非僵硬的把教育学变得科学化、工程化和技术化。其实,没有非科学主义的人文主义教育学,也没有非人文主义的科学教育学。不能以一种"原罪论"推定形式,认定教育学核心概念体系是糟糕的,并以一种形如赫尔巴特式的科学主义的"法度"来度量今天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决不可简单套用某种逻辑规范,教育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可能有统一的定义。教育学主要还是一类主观性学科、价值性学科,是一类人文学科。教育学研究中的结果决不能简单地用"对与错"或"好与坏"的术语来衡量,只能用"差别与影响"来概括,这也是人文学科研究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曾是教育科学体系当中一门显学。但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多年来却不断受到质疑,尤其随着社会思想的变迁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教育学的学科定义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破了我们多年来习惯使用的一些教育学范式,并对许多基础性的教育概念提出了疑问。近年来探讨教育学体系和研究范式的转换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比较教育中的本土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土化研究是随着实证主义的“普适性”在社会科学中受到挑战和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中心主义做出反抗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理念,而比较教育学在教育科学的“本土化”过程中常常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进行一般性的空泛的讨论,而是要建立一些适合本国社会脉络的理论、概念和架构,去探讨教育国际化下的中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体系问题,是一个很有意义但是却也颇为棘手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当努力开拓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并不全面探讨其各个方面,只是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思考和争论。进而能有助于科学的教育学体系的建立。有关问题基本概念的混乱,往往是在许多问题的讨论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一个重要根源。对教育学体系问题的讨论,应当避免重走其弯路,一开始就将有关问题的基本概念例如“教育学体系”概念弄清楚。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学体系问题的研究,我想对“教育学体系”这个概念作一下初步的辨析。1、“教育学体系”与“教育科学体系”在日常用语以及不少学术著作中,“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体系”与“教育科学体系”这些名词常常混用。在教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大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是教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件大事。关于教育学名词定义的方式,定义的科学性和实然性,如何处理概念的多义性,以及名词选择的标准和范围等问题,都是应该探讨与明确的。做好教育学名词审定工作意义重大,必将对我国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理论界,人们对于教育学的认识还存在着分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学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学科?也就是对教育学的认识问题及教育学体系问题。澄清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科学、学科、教育学各自的概念,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语言学角度来把握这些术语是我们理解他们的一个前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中对“科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认识体系,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每门科学通常  相似文献   

10.
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的法国教育家朱利安是最早提出比较教育学概念的人,但他并没有给比较教育学下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只提出了它研究的大致范围.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的难点在于其中内在的矛盾,中国教育研究中又存在非同一般的特殊矛盾。其一,教育学双重功能的冲突,实际上是因为科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的区别而产生的逻辑鸿沟。其二,教育学研究对象中的内在矛盾,即“教育”与“教养—教学”之间的逻辑鸿沟。其三,对具体的“教育”进行客观的研究较为困难。其四,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理论性质不同,解决的是不同的“教育问题”。其五,在各种教育价值学说中,往往各从某种价值取向出发,重新定义教育,以致如今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多种“定义”或“拟定义”。其六,科学的教育研究是从大量教育事实中抽象出逻辑范畴,进而形成概念系统,再以逻辑范畴为比较项重新解释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中的教育现象。其七,中国教育学何时越出“西学东渐”时代依旧是“教育学的迷茫”。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数学教育界关于数学教育学概念的几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提出了数学教育学与数学教育科学是同一概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术教育功能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的基本概念,能有效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的框架。当前学术界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相关概念分析多从教育学中借鉴,缺少职业技术教育学的针对性。本文对职业技术教育功能概念进行定义,并将其分类。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学开始复兴,据说,十多年间出版了一百多本(种)教育学。在已出版的一百多本教育学中,编写者无一不在“绪论”中承诺自己编写的是科学教育学,可是,一旦我们用科学标准来衡量,事实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教育学中的科学概念、命题 概念、命题是构成教育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概念不严谨、命题不科学是我国教育理论水平不高的  相似文献   

15.
文摘要览     
源头创新:原始性+惟一性赵蒙成在《读书》上撰文认为,教育学对自身性质的认识是模糊的。实际上,教育学决不仅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德国“元教育理论”研究者布雷岑卡把教育理论划分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教育行为学。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陈桂生进一步把教育理论划分为教育技术理论、教育科学理论、教育价值理论和教育规范理论四类。教育学的理论是多元的,教育科学不能代替教育学。由于对自身理论的性质与成分认识不清,在各种教育学著作中,陈述方式与内容错位的现象相当普遍。譬如自称“科学”的教育学却以纲领性定义与规范性命题为主…  相似文献   

16.
诺尔斯成人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诺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1932年开始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工作,1950年出版第一部著作《非正规的成人教育》。1967年提出“成人教育学(andragogy)”的概念。1970年出版了其成名之作《现代成人教育》实践:成人教育学和儿童教育学的对照(TheModernPracticeofAdultEd-ucation:AndragogyVersusPedagogy)。在诺尔斯的理论论著中成人教育学被定义为“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其理论的出发点是区分成人与儿童(包括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在身心发展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质的差别。通过分析成人教育中成人学习活动与儿童学习活动的差异,诺尔斯提…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中概念泛化的趋势、危害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课程、教学、教育技术等概念定义的演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教育学中出现的愈演愈烈的概念泛化(概念的内涵越来越抽象,概念的外延越来越大)问题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剖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教育学科学化问题的重新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著作解读出发,揭示其由科学探究而人文引领的教育学研究路径。从科学教育学的起步、成型,到哲学视角的凸显,再到其教育人文思考的全面深化,先生独到的科学一人文主义的学术发展理路,对当前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实指定义在逻辑学和哲学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实指定义属于外延定义的一种,对语言的"前理解"是运用实指定义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比科学概念的小学定义与科学定义,分析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运用实指定义的原因,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从外部表征的角度体验、感受、认知事物,因而实指定义在小学科学概念的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为学生提供多种可感知的同类典型材料,增强学生头脑中概念原型的准确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学研究的偏向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基德  王萍 《教育科学》2004,20(3):12-14
我国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着概念定义的泛化、文体表述的哲学化、理论研究的表面化、评判标准的西方化等偏向。其主要原因是研究者在给概念下定义时,不按定义的逻辑规则,用理念代替概念;在进行研究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脱离中国实际,热衷于做纯学术研究;在进行理论论证时,研究者的文化自卑情结,导致一切“以洋为标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